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句子默写
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5)《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我忐tè( )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座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
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1)以上文段选自散文集《_____》,父亲让“我”背的书是《____》。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忐tè( ) 冷水 ( ) 肇( )
(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 ___。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不得改变原意。
三、综合性学习
3.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2021年10月8日,701班班委会决定组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活动,希望你积极参与,并出谋划策。
(1)请你为本次活动选取两个与读书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2)为了更好地组织开展本次活动,班委会决定邀请语文王老师前来指导,小明同学代表班委会拟写了一则邀请函,但在内容和格式上有些错误,请你帮助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
您好!
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我班将于本周三下午在学校多功能厅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活动,诚邀您参加并指导。
2021年10月7日
701班班委会
①邀请函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改正。
②邀请函中有一处内容交代不明确,请提供修改意见。
(3)在好书交流环节中,主持人让你推荐一本好书并阐释理由,你会怎么说?
四、现代文阅读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旨。
5.文中第④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第⑤段划线句子反映了全家人_________的品质,体现了__________的家庭关系。
7.说说当“我”面对分歧时,为什么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8.文末一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含义,请说一说?
俯向大地的身影
曹春雷
①一场春雨后,我回到乡下帮母亲种花生。母亲的地块小,用不上机器,只能人工种。
②田里,母亲光着脚,来来回回。我也脱了鞋袜,用脚亲近泥土。但脚下的土地显然已不认识我这双习惯穿皮鞋的脚,不时用小石子硌一下我,或者用蒺藜扎一下我。我皱眉抱怨,母亲却笑着说,是你的脚太娇气了,不能怨土地。
③我知道,其实母亲的意思是,土地没错,是你离开这片土地太久了。是的,的确离开太久了,以至于都长了脚气。母亲说,你光脚在田里待几天,就能治好。我信,没听说哪个种田的人有脚气。
④我负责点种,但花生总不肯听我的话,有时这一粒与那一粒像是有仇,离得很远,有时三四粒花生挤挤攘攘挨在一起。母亲说,你站得太直了,要弯一下腰。她在我身后撒肥,每一次俯身都大于九十度。
⑤这种姿势,似乎是在向大地致敬。
⑥对土地,母亲是虔诚的。记得小时候,我曾在一块田地前,学大人的样子估摸能产多少斤粮食,显然,我估摸的数字远远少于母亲的预想。母亲“嘘”了一下,示意我闭嘴。她说,这片田地若听到了会生气。我调皮地追问,田地生气了会咋样?母亲说,打的粮食就少了,你想想,谁不愿意听好话啊。
⑦母亲还常说,你对地好,地就对你好:人勤地不懒。她总是把田地整理得像豆腐块,坚持用农家肥。到了丰收的季节,村人经过我家的田地时,总要夸赞几声。
⑧每年种完花生后,母亲都会在田边地堰上种上几棵向日葵。向日葵成熟后,籽多且饱满,但多半会被鸟啄去,或者被路过的人摘食。母亲却不甚在意,她说,谁吃还不是一样,种这个,只是因为地堰上闲着。
⑨秋日,若想在一大片花生地里找到我家的那块,很容易,边上长着几棵向日葵的就是。向日葵金灿灿的,那时我就认为,这是大地因为母亲的勤劳,而颁发给她的金色勋章。
⑩如今,70岁的母亲依然坚持种田。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将田地撂了荒,母亲觉着很可惜。好好的田地,瞎了啊!瞎了,就是浪费了。有人说种粮食不值钱,她就反驳,要是都不种粮食了,总有一天会拿钱也买不着。
⑪我担心母亲种地太累,也曾劝她别再种了,说她该退休了。但母亲说,我离退休还早着呢。她依然固执地、一次次地将身影俯向大地,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
⑫如今,在城市里,我不会浪费每一粒粮食。爱惜粮食,就是向大地致敬,就是向每一个俯向大地的身影致敬。这些身影里,有我的母亲。
9.联系全文想一想,用“俯向大地的身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10.“对土地,母亲是虔诚的”,文章中哪些内容表现了母亲对土地的虔诚?
11.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表达效果。
12.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链接材料:2021年5月22日,一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举国哀痛。年轻时的袁隆平院士曾下定决心,一定要研究出高产水稻。最终,他的“禾下乘凉梦”让无数人吃上饱饭。直至耄耋之年,他仍然坚持下田劳作。
五、课内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3.请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学而不思则罔( ) ⑵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⑶博学而笃志( ) ⑷切问而近思(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选文中逐渐演化并固定的成语有哪些?(写两个即可)
16.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很多观点,请在选文中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六、作文
17.请以“有你陪伴,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与提示】
(1)要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悟;
(2)为了内容的充实,不要少于500字。
(3)书写要工整、美观。
(4)请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和人名。
参考答案:
1. 水何澹澹 断肠人在天涯 受降城外月如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2.(1) 朝花夕拾 鉴略
(2) 忑 lěnɡ zhà
(3) 座 坐
(4)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不可能不一齐忘却在里面
3.(1)示例: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①落款的时间和署名调换位置。②在“周三下午”后加上时间,如“2点”。
(3)示例:推荐作品:《西游记》
推荐理由: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师徒四人虽性格不同,但他们最终团结一心、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团结一心,不畏艰难、不怕险苦,坚强地与困难作斗争,这正是《西游记》的经典之处。
4.通过祖孙三代一家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5.景物描写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渲染了一家人散步时的欢乐温馨的气氛,表现了我对生命的热爱,衬托了我为熬过严冬的母亲获得新的活力而喜悦的心情,为后文做铺垫。
6. 尊老爱幼 温馨和谐(欢乐融洽、和谐亲密)
7.因为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一切都取决于“我”,如果“我”处理不好,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体现了“我”(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
8.①从字面上看,写出了“我”和妻子走得很小心,可见我们对家人的爱护。
②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是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生命的整体,而“我”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赡养老一代,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应该是这样。
9.一语双关;既指母亲俯向大地耕种的身影;又指母亲对土地的敬畏;点明文章主旨。
10.①九十度俯身种地,似乎是在向大地致敬;②要对土地好好说话;③认真整理土地;④勤劳地将闲着的田边地堰种上向日葵;⑤七十多岁,依然坚持种田。
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整理的“土地”比作“豆腐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土地的整齐,体现了母亲的勤劳,蕴含了“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12.能够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从辛勤执着、珍惜粮食、坚持不懈、坚守土地、无私奉献等方面谈自己的感悟、学习精神品质即可。
13.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乐:以……为乐; 笃志:坚定志向 切:恳切
14.(1)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2)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5.温故知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16.示例:温故而知新。我们学习知识要及时去复习,这样才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并且在复习过程中还要结合思考,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体会。有时候我学了某个知识点,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就没有及时复习,等到要考试时才发现对这些知识似懂非懂。由此可知复习的重要性。
17.范文:
有你陪伴,真好
“哗啦啦”,风吹过,一片菖蒲欢舞,骨韧而身柔,风伴着香气,您伴着我,温馨而美好。“那不是芦苇,是菖蒲。”你笑着看我,慈爱温和。儿时的我因为母亲繁忙的工作,我便长期与外婆生活在乡村里。在您温暖的臂弯里,在您轻声的呢喃中,在您的陪伴下,我茁壮成长。
幼时初见暑气的夏夜,临水的院子里,人声、虫鸣混合着菖蒲的香气,在你的蒲扇下悠悠拂来,煞是清新。夏日晚上蚊虫多,你总是麻利地从抽屉里拿出枯黄的菖蒲,划一根火柴,点燃驱蚊。你总是笑着说:“还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夏夜的晚上,伴着氤氲在空气中菖蒲的气息,安然入梦。梦中总是会出现那个熟悉的场景,端午的日子,你抱着我与我一同将菖蒲插在门上。我握一端,你握一端,每插进一根,你就开心地笑。一次,梦中的我一直沐浴在蒲扇的清风下,在无数个儿时的夏夜,清凉着我的梦境。
您的的一颦一笑,句句叮咛,都陪伴我成长,真好!
年复一年,风吹菖蒲,可临水的院子里少了一个我。每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每笔尖流出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进血脉,都会带我重新回到那溢满菖蒲香气的家乡。
月光灿灿,星光淡淡,还是一个夏夜,我回家探望你,仍在那个临水的小院中,我们躺在院中的竹席上,仰望着满天的繁星。你还是像以前一样,摇着蒲葵扇,听我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几只调皮的蚊子嗡嗡地飞过,你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起身,然后吃力地一手按着膝盖,一手扶着竹席边的椅子,颤颤巍巍地走向那个熟悉的抽屉,然后眯缝着眼睛,在抽屉中摸索着,几片枯黄的菖蒲出现在掌中,划一根火柴,熟悉的气息就飘渺而来。你又笑着说:“还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一切仿佛与记忆重合,还是熟悉的气息,还是那种浓浓的爱,原来您的陪伴,一直都在。
汪国真曾说“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外婆您正是春天一样的存在,伴我成长。外婆,有您伴我成长,真好!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部分,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景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及综合运用,大胆泼辣而又蛮不讲理的虎妞等,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