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第1页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本单元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本身之间的关系。本课将展开对另一个变量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通过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教科书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马铃薯的沉浮”;第二部分“观察比较两种液体”;第三部分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第四部分“阅读资料”。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但是学生对沉浮的关注,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科学态度目标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未知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难点:规范实验操作,完成调制液体和加热液滴两个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浓糖水1杯、石块1块、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小组准备:清水1杯、马铃薯一个、食盐若干、勺子1个、玻璃棒1 根、一次性筷子1双、毛巾1条、酒精灯1盏、火柴1盒、调羹2个(带塑料柄)、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清水1杯、浓糖水1杯、马铃薯1个]
    1.提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具体关系如何?(预设: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2.出示材料:清水1杯、浓糖水1杯、马铃薯1个
    提问:把同一个马铃薯放入两杯不同的液体中,是沉还是浮?(预设:马铃薯放入两杯不同的液体中都是沉的。)
    3.揭示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
    二、探究马铃薯的沉浮和什么因素有关(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清水1杯、浓糖水1杯、马铃薯1个、一次性筷子1双、毛巾1条]
    1.老师依次把马铃薯放入两个烧杯中(用一次性筷子夹出并用毛巾擦干),提问:
    (1)同一个马铃薯,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状况?马铃薯的沉浮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预设:马铃薯的沉浮可能和液体有关)
    (2)1号杯里装的是什么?(预设:清水,板书:清水)2号呢?(预设:盐水,板书:盐水)
    2.提问:大家都认为2号杯里装的是盐水,那么老师给你们食盐等材料,能不能调制一杯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预设:能)
    三、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预设18分钟)
    [材料准备:清水1杯、马铃薯一个、玻璃棒1 根、食盐若干、勺子1个、一次性筷子1双、毛巾1条、活动记录表1份]
    1.出示材料:清水1杯、马铃薯一个、玻璃棒1 根、食盐若干、一次性筷子1双、毛巾1条、活动记录表1份。
    (1)老师边出示材料边介绍材料的使用方法。
    (2)组织学生思考:
    ①如何加盐?(预设:1克1克加;2克2克加;1勺1勺加……)
    ②如何取、放马铃薯?(预设:用一次性筷子夹 )
    ③什么时候调制结束?(预设:等马铃薯浮起来实验就结束 )
    ④调制结束后我们该怎样做?(预设:整理好实验器材)
    2.出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及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先在这里写上组别,然后边调制边记录,比如第1勺,溶解完,马铃薯是沉的,记录下来,再加第2勺,直到能使马铃薯浮起来为止。实验结束后,还要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3.出示温馨提示,介绍说明:
    温馨提示:
    ①食盐一平勺一平勺的加,等第一勺完全溶解了,放入马铃薯观察,如果下沉、则把马铃薯拿出来,再加第二勺,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②用筷子取放马铃薯,并注意用毛巾把水擦干;
    ③实验结束,整理好器材,送回原处;
    ④做好组内分工。
    4.学生领取材料。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整理好器材并放回原处。
    7.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提问:
    (1)你们小组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预设:能 )
    (2)是不是只要水里溶解了食盐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预设:不是)
    (3)什么样的盐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预设:一定浓度的盐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8.小结。
    四、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液体(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浓糖水1杯、浓盐水1杯、酒精灯1盏、火柴1盒、调羹2把(带塑料柄)、滴管2根]
    1.出示2号杯子。提问:2号杯子里的液体真的是盐水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预设:尝、蒸发……)
    2.出示材料:酒精灯1盏、火柴1盒、调羹2把(带塑料柄)、滴管2根
    介绍给液滴加热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方法:
    ①用滴管从两个烧杯(教师提供的2号杯子和学生自己配置的浓盐水)中各取一滴液体,滴在调羹上。
    ②用酒精灯对调羹里的滴液进行加热。
    ③滴液变干后,观察比较调羹里留下的痕迹。
    (2)注意事项:
    ①加热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②实验结束后,把器材整理好放到桌子中间。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液滴进行加热,老师巡视指导。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1)两个液滴留下的痕迹一样吗?(预设:不一样)
    (2)2号杯子里面的液体是不是盐水?(预设:不是)
    5.教师介绍:2号杯子里装的其实是浓糖水。(板书:糖水)
    6.小结:
    五、资料阅读。(预设3分钟)
    1.PPT出示:(教材第18页:“淹不死的湖——死海”)
    2.学生带问题阅读:为什么死海淹不死人?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预设:死海里的海水含盐量很高,相同体积的海水比同体积的人重,人在海水里不会下沉,所以死海淹不死人。)
    六、拓展延伸(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马铃薯1个、浓盐水1杯、清水1杯、石块1块]
    1.把马铃薯放入浓盐水。
    提问: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杯子里的马铃薯沉下去?(预设:往里面加清水)
    2.教师演示。
    提问:为什么加入清水后马铃薯会下沉?(预设:盐水的浓度下降了,马铃薯也就沉下去了)
    3.出示石块。
    提问:我们能调制出一杯浓盐水使石块浮起来吗?(预设:能)
    4.请同学们回家后动手去做一做。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1号 2号
    清水? 盐水? 一定浓度的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糖水
    ……
    【作业设计】
    1.要想使浮在浓盐水的马铃薯下沉,我们可以在液体中( C )。
    A.加白糖 B.加食盐 C.加清水
    2.下面液体中,一定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是( B )。
    A.纯净水 B.浓糖水 C.食盐水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7.我们的“过山车”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7.我们的“过山车”教案,共4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日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日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