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 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 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共6页。
教学目标: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观察上面的组合图形,你知道哪个平面图形是哪位小朋友看到的吗?请你连一连。
这就是以前学的观察物体的知识,观察一个组合体,能知道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二)揭示并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三)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1.根据一个面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1)出示探究内容,明确探究要求,学生动手拼摆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让我们来看一看,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生: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 的图形。
师: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想一想,要怎样摆才能达到要求?你打算怎么摆。
让学生想个1-2分钟,想好的可以举手。
师:你们想好了吗?把数学书放在桌子中间,请你们拿出4个小正方体出来在数学书上摆一摆吧。
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
师:摆好了吗?请你们摆好后仔细观察正面,验证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反馈,形成认识。
①呈现摆法。
教师:谁来说说你的摆法?(教师指定学生用数学书托着小正方体上台展示)
师:同类型的摆法请举手?
②观察验证。
教师:你还有不同的摆法吗?请你上台展示一下
请摆出不同类型的同学上台展示
师:你能帮他验证一下,他摆的对吗?
请同学上台指一指,如何验证摆的是否正确?观察一下,从正面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吗?
③揭示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摆了那么多不同的组合体,这些摆法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或者有一定规律呢?(出示课件第1排)
请学生试着说一说。
再出示第2排,再让学生说一说第2排之间的联系。
(4)应用体验。
教师: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保证从正面看还是三个正方形,你还会摆吗?
请学生自己先试一试,并上台展示说明。
小结
教师:我们刚才根据正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几何体,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小结:正面看起来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摆法是多样的。最后,我们发现虽然摆法很多,但是有规律可循。所以,只看一个面并不能确定组合的儿何体究竟是什么样子,还需要从更多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发现只看一个面摆小正方体的方法是多样的,同时体会不同方法的内在联系。最后增加的体验练习,让学生由依赖几何直观逐步过渡到空间想象。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联系比较、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获得基本
数学活动经验。)
(四)实践应用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下面你能用自己的发现来完成这个挑战吗?
1. 课本P3练习一第2题第(1)小题。
2.课本P3练习一第2题第(2)小题。
请学生动手摆一摆。
(五)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可以有不同的摆法。
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只有一种摆法。
《观察物体》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
复习导入,理清方法
课件出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如果是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
请学生想一下先怎么摆?再怎么摆?然后自己动手摆一摆,
回顾巩固一下如何摆小正方体,又方便又快。
二、根据三个面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1)出示探究内容,明确探究要求
教师:下面分别给出了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你能用小正方体摆出原来的形状吗?(出示课件教材例2)
建立表象,理清思路
教师:现在有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怎样摆呢?同学们可以先思考一下,和同桌交流后再动手。
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
学生开始动手摆一摆,摆好后同样可以自己验证摆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儿何组合体的经验,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成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还原的逆向思考
(4)全班交流反馈,形成认识。
教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摆法?(教师指定学生上台展示。)
学生1(边说边摆):我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用两个小正方体摆出这样的形状。然后再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在原米的形状上增加一个小正方体,这时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最后再看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发现这个小正方体应该往下挪。
教师:现在摆出的形状正确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引导学生从三个方向验证。)
学生2:我是先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先摆出来,然后发现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符合。
学生3:我先根据这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想象该怎样摆,然后摆好后再验证
...
教师:同学们,看看他们摆出来的图形一样吗?(一样)教师:通过拼摆,大家有什么发现?
预设1:从这三个方面观察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形状,而只观察一个面不一定能知道物体的形状。
预设2:这里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
预设3:不管哪种摆法,最后结果都一样。
小结:还原原来的物体时,我们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通过验证加以确认。通常,由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确定原来物体的形状。
(设计意图: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这里根据观察到的三个面摆小正方体的方法是确定的,体会还原过程的多样性,以及最后结果的确定性,注意引导学生由几何直观过渡到空间想象与分析推理。当然,有时候由三个面摆放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还需要结合进一步的
信息去确认,这里不作要求。)
(三)实践应用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下面你能用自己的发现来完成这个挑战吗?我们来动手,根据这三个面看到的情况摆一摆,并验证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
课本P2“做一做”。
教师:这是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怎样拼摆的?如果想不出,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视图通常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具体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课本练习一第4题、第5题、第7题
(设计意图:通过一定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通常,由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确定原来物体的形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 观察物体(三)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指导,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 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一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