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科学2.2.4《神奇的纸》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936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教版小学科学2.2.4《神奇的纸》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936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教版小学科学2.2.4《神奇的纸》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936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上册4.神奇的纸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上册4.神奇的纸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神奇的纸【教材简析】通过第3课的学习,学生体验了制作物品的材料是一个不断演变和优化的过程。纸的出现,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更是成为了人们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纸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在本课中,学生将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本课中,安排了对纸的简单改造活动。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纸折叠成瓦楞状,然后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承载力、隔热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学生将发现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后,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时,他们还会产生继续改造材料以改变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聚焦板块,首先是观察一张普通的纸,观察它的特点,说说它的用途,然后想办法让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指向为改变功能而加工材料,也就是基于需求对材料性能进行加工改造。探索板块,在指导学生将纸折成瓦楞状并完成对比观察后,学生用“按一按”、“放一放”、“摸一摸”的方法,对比形状改变前后纸的变化。“按一按”指向的是弹性的对比,“放一放”指向的是承载力的变化,“摸一摸”指向的是隔热能力的对比。研讨活动分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在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后,就会有丰富的答案。第二个问题:“下面的物品为什么要用瓦楞状的纸”是将学生的视角延伸到生活中,认识材料新性能在生活中的运用。拓展板块,是通过给纸刷上一层油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纸的新功能。同时,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它材料,利用加工、改造的方法来增加新的性能,从而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 【学情分析】作为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材料,二年级学生对于纸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对于纸的认识较为单一,很少会对纸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在动手能力方面,“叠一叠”这个环节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或以录制微视频的形式指导学生折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瓦楞纸。【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2.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科学探究目标1.能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2.能用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的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2.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瓦楞纸杯、瓦楞纸套、防腐木、教学课件等。小组:普通的纸、订书机、杯子、热水、刷子、食用油、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出示白纸。提问:这是一张常见的白纸,说一说这张纸具有什么特点?(预设:白色、轻、很薄等)2.基于纸的特点,交流纸的用途提问: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呢?(预设:做成书本、包东西、画画、写字、做扇子)3.引发对纸的畅想提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呢?(预设:这个环节要允许学生发挥想象,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4.揭示课题:神奇的纸(板书)二、探索:纸的变化(预设20分钟)(一)明确改造纸的方法1.交流改造纸的方法。提问: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改造一张白纸?(预设:折叠、添加其它材料、刷油、染色)2.明确造纸的方法。引导:今天我们就用折叠的方法改造白纸,看看改造后的白纸会有哪些功能。3.学习折纸的方法。(1)教师示范折叠方法(或播放微视频),明确注意事项(2)指导各组学生完成瓦楞纸的折叠。(二)发现纸的新特点1.提问: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预设:纸的厚度、宽度发生了变化、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2.介绍:结合课件,向同学们指出,这样的形状被称为瓦楞状,这种形状的纸就叫瓦楞状纸。(三)发现纸的新功能提问:瓦楞状纸具有哪些新的功能和神奇的本领呢?通过三个实验来发现它们的新功能。实验一按一按: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纸,体验手心的感觉,将感受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实验二放一放:取两本字典(或厚一些的书)平放在桌面上,字典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将白纸放置在两本字典上,接着由轻到重将物体放在纸的正中间,直到纸塌陷为止。测试完白纸后,再测瓦楞状纸能承受多少重量。(预设:两张纸的承受能力差距较大,白纸要选择较轻的物体,瓦楞状纸要选择相对重的物体)实验三摸一摸:领取一杯热水,分别用白纸和瓦楞状纸贴着杯子,来感受冷热的程度差异,对比两者间的区别。(强调:注意使用热水时的安全,小心热水烫手)三、研讨:交流发现(预设10分钟)(一)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引导: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实验,同学们掌握了把纸折叠成瓦楞状纸的方法。肯定对纸折叠变成瓦楞状纸的变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发现。学生汇报,教师记录。(其它学生继续补充自己组的发现)(二)瓦楞状纸在生活中的应用1.观察纸箱中的瓦楞状纸提问: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瓦楞状纸,你能在这个纸箱里找到它们吗?引导:用瓦楞状纸做纸箱有什么优点?(预设:纸箱会变轻,能承受更多的重量,能使纸箱变得更加坚固)2.提问:那生活中杯套和杯垫,用利用了瓦楞状纸的什么功能呢?(预设:减弱热传递,防止手烫伤)四、拓展:做一张油纸(预设5分钟或课后拓展)引导:生活中还有一种叫油纸伞的工具,它使用的也是加工过的纸。让我们在纸的表面刷一层油做成的油纸,然后,分别在白纸和油纸上滴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呢?3.小结:生活中,像纸这样加工、改造以后,产生新的功能的材料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去找一找身边的例子,让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交流。【板书设计】 6.神奇的纸按一按放一放摸一摸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观察云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云的三种基本形态,科学零距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上册3.书的历史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