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1流水地貌(基础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湘教必修第一册)

    2.1流水地貌(基础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湘教必修第一册)第1页
    2.1流水地貌(基础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湘教必修第一册)第2页
    2.1流水地貌(基础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湘教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流水地貌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流水地貌综合训练题,共7页。
    基础知识·达标练习一、单选题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上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搬运、侵蚀、堆积 B侵蚀、搬运、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2上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 B洪积扇 C河漫滩平原 D河口三角洲牛扼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扼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4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 图1为“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探究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步骤模拟实验:①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②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③将小米或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④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图2为“某一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5图1地貌景观多形成于图2中(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6导致图1中地貌景观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变质作用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7造成上图所示河岸变迁的动力是流水的A侵蚀与搬运作用 B搬运与沉积作用C侵蚀与沉积作用 D侵蚀与风化作用8上图中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晚于虚线所示河岸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沉积作用最强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下图为贵州绥阳阴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形壶穴形成阶段;Ω”形壶穴发育阶段;形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壶穴形成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0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甲、丙 D乙、丙、甲二、综合题11读“河流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2)图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岸,原因是________。 (3)A、B、C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__________。(4)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参考答案【答案】1.B    2.D【解析】1.图中a位于河流的上游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b位于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c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平坦,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B正确。2.图中c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平坦,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河口三角洲,D正确;瀑布一般形成于地势落差大的地区、洪积扇形成于出山口、河漫滩平原形成于河流的中下游。【答案】3.A    4.B【解析】3.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虚线框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4.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增加,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排除C。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水流动速度增加,不利于河道淤积,排除D。所以选B。【答案】5.A    6.C【解析】5.图1中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为冲积扇,该地貌景观多形成于图2中甲处山麓或山口的位置,A正确,BCD错误。故选A。6.图1中地貌景观从扇顶到扇缘沙粒的移动速度逐渐变缓,搬运作用逐渐减弱,搬运的物质颗粒逐渐变小,故C对。而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变质作用没有明显的分选作用,故ABD错。故选C。【答案】7.C    8.B【解析】7.造成上图所示河岸变迁的动力是流水的侵蚀与沉积作用,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沉积,逐渐使河道位置发生变化,C对。搬运作用是泥沙移动位置的动力,不是河岸变迁的动力,A、B错。风化作用是指露出地表的岩层受到的物理作用,D错。8.上图中在凹岸处受侵蚀,结合图中凹岸形状,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B对,A错。甲、乙、丙三处中,甲处是凸岸,侵蚀作用最弱,C错。甲、乙、丙三处中,乙处位于凹岸,是河流凹岸,侵蚀作用最强,D错。【答案】9.B    10.C【解析】9.根据材料,“壶穴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因此壶穴主要是由流水侵蚀而成;图示大水潭的枯水期水位低于壶穴分布区,不可能对壶穴产生影响;则壶穴形成的季节应该是河流的丰水期;贵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夏季为丰水期。故选B。10.材料显示壶穴形成演化分为“碟”形、“倒Ω”形、“锅”形三个阶段;结合图示形状,甲图为“倒Ω”形,乙图为“碟”形,丙图为“锅”形,故其形成顺序为乙、甲、丙,可推断C正确。【答案】11.(1)乙  下蚀  溯源侵蚀(2)D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具体表现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3)C地 (4)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河口处沙洲因左岸堆积最终与左岸相连。【解析】(1)图1中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山区,落差大,流速急,河流侵蚀强烈,并且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形成“V”型河谷河谷剖面,所以乙图正确。(2)在D、E两处分别位于河流的凸岸和凹岸,受离心力影响,河流在曲流凹岸流速快,侵蚀强烈,水位较深,E处为凹岸。D处为河流凸岸,流速较慢,泥沙淤积,水位较浅,最有可能形成浅滩。(3)A、B、C三点中,C点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最易形成聚落。(4)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流向右偏,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左岸水流慢,泥沙堆积为主。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侧相连。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课时训练,共5页。

    高中第一节 流水地貌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流水地貌同步训练题,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