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演化(基础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湘教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943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地球的演化(基础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湘教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943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地球的演化(基础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湘教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943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
【基础知识·达标练习】一、单选题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回答下面问题。1.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 )A.20亿年前 B.14亿年前 C.0.7亿年前 D.6亿年前2.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生物是( )A.原核细胞生物 B.爬行动物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演变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促进了环境的演变 B.环境的演变促使生物不断进化C.生物大规模灭绝与环境的演变无关 D.环境的演变可能导致生物大规模灭绝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鱼类 D.两栖类5.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元古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6.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A.哺乳动物时代 B.爬行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陕西省神木市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1亿年前恐龙的脚印(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恐龙繁盛的时代是A.太古宙 B.元古宙C.古生代 D.中生代8.1亿年前,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A.干旱环境 B.地势起伏大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9.此时代,生物的主要特点是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B.鸟类高度繁盛C.两栖类动物开始出现D.出现大型哺乳动物10.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海陆分布以及地形起伏不断变化。下列山脉中,属于新生代形成的是( )①喜马拉雅山 ②安第斯山 ③大兴安岭 ④阿尔卑斯山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二、综合题11.从时间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回答问题。⑴地质时期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是: 、 、 。⑵就冷暖状况而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时间较长的是: 。⑶就干湿状况而言,新生代就要以 期为主。⑷恐龙灭绝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
【参考答案】【答案】1.B 2.D【解析】1.识记题,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故本题选择B。2.识记题,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故本题选择D。【答案】3.C【解析】生物进化和环境的演变是相互影响的,环境的演变促使生物不断进化,生物进化也促进了环境的演变,环境的演变也可能导致生物大规模灭绝,C项表述不正确。故选C。【答案】4.C 5.C 6.A【解析】本题组以动物演化进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鱼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出现繁盛的时代,考查学生对动物演化进程的掌握程度。4.图中显示,爬行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鸟类出现在新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早期,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中后期,因此出现最早的是鱼类,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5.材料信息表明,动物演化进程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宽度最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选项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古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种类较少,排除A。图中显示,元古代爬行动物还没有出现,排除B。图中显示,新生代爬行动物的种类较少,排除D。故选C。6.图中显示,新生代时,表示哺乳类的条带宽度,在各类动物中增长最为速度,哺乳类动物物种丰富且增长迅速,因此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哺乳动物时代,选项A符合题意。图中显示,爬行动物时代在新生代物种较少,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生藻类时代是古生代早期,排除C。裸子植物时代是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前期,排除D。故选A。【答案】7.D 8.D 9.A【解析】7.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可知中生代是恐龙繁盛的时代,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8.恐龙在该区域能够留下脚印说明该区域的地面是比较湿软的,这样恐龙才能留下活动印记,说明该区域的1亿年前的地理环境是比较湿润的,可知湿润的地理环境比较适合森林的生长,因此可知1亿年前,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森林密布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9.由材料信息可知此时代为恐龙时代即中生代,可知中生代生物的主要特点是裸子植物是极度兴盛的,A正确。鸟类高度繁盛、两栖类动物开始出现古生代,大型哺乳动物出现在新生代。BCD错误。故选A项。【答案】10.B【解析】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欧洲称新阿尔卑斯运动),形成了地球上横贯东西的高峻的年轻褶皱山脉,如北非的阿特拉斯、欧洲的比利牛斯、阿尔卑斯、喀尔巴阡,以及向东延伸的高加索、喜马拉雅等山脉。同时,环太平洋外带如北美西部的海岸山脉、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以及亚洲的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大洋洲的南岛和北岛等也相继褶皱隆起。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和阿尔卑斯山为高大的山脉,形成于新生代;大兴安岭为低缓的山脉,形成较早,时间大约是石炭纪和二迭纪。①②④正确。B正确。故选B。【答案】11.⑴三次大冰期:震量纪 、石炭纪一二叠纪、第四纪⑵温暖期⑶湿润⑷干暖【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全球气温平均值处于最冷的时间可判断。地质时期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是震量纪 、石炭纪一二叠纪和第四纪。(2)根据图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冰期较短,间冰期较长,即温暖期的时间较长。(3)根据图示的干湿状况,新生代正处于湿润时期。(4)恐龙灭绝是在中生代末期,从冷暖状况而言,处于温暖期;从干湿状况看,处于较干旱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课时训练,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练习,共7页。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