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7.地球——水的星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7.地球——水的星球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播放实验视频,播放水的来源科普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球——水的星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水的星球》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第五课,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课的主体活动分别是“观察地球仪”和“比较陆地和水域的面积”。两个活动的编排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先认识地球的地貌特征,从中直观地感受地球的陆地和水域分布,定性分析二者的比例,接着通过数格子的方式量化探索水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通过本课对地球上的水资源的重新认识,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到水资源对一个星球的意义和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水资源的观念。【学情分析】前五课都是在学习太阳和月球的特征,而地球与他们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地球上有生命,而有生命的要求是食物、空气和水等。但他们还没有深刻认识到水资源对于一个星球的意义。通过其他途径,学生能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且分布不均,但对于这些“液态水”到底占了多大的比例,他们并不了解。通过数格子的方式定量分析地球上的水有多少是本节课的难点,难在学生对数格子的操作不熟练,因此“确定好数格子的标准,用两种笔分别做标记,边数边标上数字,避免重复数或者遗漏”等操作要求的规定对于孩子们是否有科学的数据进行分析至关重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2.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3.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科学探究目标:1.能耐心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2.能用格子的方法定量探究陆地和海洋的面积。科学态度目标:1.观察细致,按要求数格子。2.认同以量化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的科学准确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知道水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领我们认识更多的地球秘密。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通过数格子的方式量化比较陆地和水域的面积,进而意识到水资源对于一个星球的重要意义。【材料准备】教师:课件小组:带有长方形地图的记录单、透明计算纸、两种颜色记号笔、地球仪视频来源:实验操作视频:宝安区碧海小学团队地球上水的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W411J7pL?from=search&seid=16624329660456262435&spm_id_from=333.337.0.0水资源存在对星球的重要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i4y1E7nM?from=search&seid=11571157281627830695&spm_id_from=333.337.0.0【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一 聚焦 1.情境铺垫:同学们,我们之前对月球、太阳和地球的特征都有了一些了解。你认为地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预设:地球上有生命、地球上有空气、水、温度适宜、地球不像太阳一样热,也不像月球一样冷······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特点。(板书:地球——水的星球)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可以调查学生自身对于地球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学生对太阳、月球特征的掌握情况。二、探索 (一)观察地形地球仪 1.教师:请小组观察地形地球仪,说说地球上有什么?讨论后汇报。预设1:地球上表面凹凸不平的,有高耸的山峰,一大片绿色的平原。 预设2:地球上有很多蓝色的部分,都是水。[PPT 出示地球上太平洋的一部分]2.教师提问:地球有很丰富的水,你可以看到那些地方有水呢?预设1:很大一部分水分布在海洋里,如太平洋,大西洋。预设2:也有一些水被冻住了,是固态的,分布在南北两极。预设3:还有一些水是分布在江河湖泊里,如黄河长江等。(板书:水体类型:海洋、湖泊、河流、冰川)教师提问:我们可以在这么多地方找到水,有固态的,也有液态的,那地球可真是一个“水球”啊!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相比,谁大谁小呢?(特别提示:只比较地球上的液态水面积和陆地面积,不算上南极和北极上的固态水。)预设: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到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追问:那是大多大呢?你怎么估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呢?预设:用手比,海洋大概是我的两只手掌那么大······追问:可是每个人的手都不一样大,有什么更准确的表达吗? 预设:可以测量海洋和陆地分别占了多大地方。6.教师提示:我们需要借助合适的工具,帮助我们用数字来表达面积大小。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地形地球仪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地貌特征,进而重点关注水域的分布。学生会发现海洋、冰川和江河湖泊都有水资源的分布,能够感受到地球“水球”的称号名不虚传,但对于如何定量的比较水和陆地在地球上所占面积的比例学生有不同的想法,通过引导,要让学生知道,比较面积大小需要一个科学的统一标准。(二)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1.教师:老师给大家提供一张透明计算纸,把它覆盖在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式来计算水和陆地分别占了多少格。2.教师:在观看实验步骤的同时要留心有哪些注意事项。【播放实验视频】预设1:将透明计算纸与地图对齐后,用回形针固定。预设2:数的时候用两种笔做记号,在对应的格子中填上数字。预设3:数格子时,不足半格不计算,超过半格记做一格。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学生做实验并完成记录。汇报和交流实验结果。 预设1:陆地占的面积大概比海洋少一半······ 预设2:数的时候发现,海洋面积更加集中,而陆地比较分散。师生总结:海洋面积大约占了地球的百分之七十,因此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板书:海洋面积>陆地面积)设计意图:精确地数出格子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要为学生做好示范。如在格子中填上数字,可以避免遗漏或重复统计。通过数据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三、研讨1.教师引发思考:你认为地球上丰富的液态水会带来什么好处?预设1:水是生命之源,动植物都离不开水。预设2:水还可以用来发电。预设3:人体的组成就有水。······[PPT展示不同场景中水的用处]2.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播放水的来源科普视频】3.看完视频大家是不是觉得地球上的水资源还挺多呢?可是能被我们利用的部分到底有多少?[PPT展示地球上不同类型水的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让学生意识到液态水对于地球上的生物的重要性。虽然地球是一个拥有丰富液态水的星球,水好像对于我们来说司空见惯,但真的能被容易获得且能被我们利用的淡水却只占到了很少的一部分,以数据的冲击唤起学生节约水资源的意识,也指向本单元的科学大概念——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四、拓展拓展:探索太空的重要任务是研究这颗星球有没有水的存在。【播放科普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科普,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地球上的水是这个星球能够生机勃勃、一派繁荣背后的原因。【板书设计(生成)】 【板书说明】以上均为打印 【学生记录单设计】 姓名: 日期: 月 日 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大小实验材料:透明计算纸,世界地图,双色马克笔,回形针实验要求:1 将透明计算纸和地图对齐重叠,用回形针固定; 2 数出海洋和陆地的格子数,记录; 陆地面积所占的格子数 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 )格 ( )格 在 上填写“> 、<、=”,在( )里填写格子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6.地球的形状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播放实验微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后附月球资料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科普动画,地球脉动,11集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