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对比阅读导学案
展开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
诗歌对比鉴赏 导学流程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鉴赏的基本方法、答题思路和答题规范
2.在比较阅读中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自主学习
命题特点:不同诗人作品的比较,同一诗人作品的比较。
课内与课外诗歌的比较,两首课外诗歌的比较。
命题考点:1、比较形象 2、比较语言
3、比较表达技巧4、比较内容情感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比较鉴赏,即“求同辨异”。
比较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
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
二是比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步骤。
比较方法:求“同”关键词 寻“异”关键词。
大部分的比较类诗词都可以借助关键词来更好地分析异同。
关键词可能是描述意象的名词、形容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表明情感的动词等,当然也有的找不出具体的词,要结合诗词的整体内容去理解。
简易口诀:读标题,解要素,看注释,推主旨,品语句,体情感,细辨析,找异同。
合作探究
阅读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当堂训练
【比较语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望”
【比较表达技巧】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张若虚诗“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与李煜词的末尾两句“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都是借月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它们表现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比较内容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题目。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②银胡觮③ ,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⑤ ,换得东家种树书⑥ 。
注:①锦襜(chān)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襜:战袍。衣蔽前曰“襜”。②夜娖(chuò):整理 ③银胡觮(lù):箭袋 ④金仆姑:箭名。⑤平戎策:指辛弃疾上书给皇帝为光复中原、抵抗金兵出谋划策的《美芹十论》、《九议》等⑥换得东家种树书:指归隐山林,过田园生活。
这首《鹧鸪天》的上片和下片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当堂训练参考答案
【比较语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参考答案: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以自己化身千万置身每个峰头这一奇妙的想象来收束全篇,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强烈怀念。
【比较表达技巧】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参考答案:李煜词采用视听结合、声色交融的方式,写出秋月的清光和断续的捣衣声共同触动了词人内心孤独的心弦,引发了他的满怀愁情。张若虚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月”。闺中思妇睹月生愁,但月光多情相依,卷不走也拂不掉,生动地表现了思妇内心无法摆脱的愁苦和迷惘。
【比较内容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题目。
参考答案:上片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的豪迈情怀。下片表达了词人韶华易逝的感叹,英雄空老的无奈。两相对比,更突出词人不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苦闷,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词人的人生悲剧色彩更加浓郁。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体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理解诗意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理解诗意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形象分析,语言鉴赏,概括定性,手法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 散文技巧语言鉴赏 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散文阅读---- 散文技巧语言鉴赏 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品味散文语言,鉴赏散文表达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