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5《传统文化》课件(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5《传统文化》课件(含答案),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DB,答案D,考情总结,考点1对联,考点2书法,考点3古代称谓礼仪,考点4民俗文化,·角度一二十四节气,·角度二传统节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18·金华、丽水4题] 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2分)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1)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2) 备选答案: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白露 秋分
【答案】(1)惊蛰 (2)春分
【解析】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积累,并和对联知识结合起来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能力。答好此题,要注意所给出的对联的信息,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1)从“春雷动”“虫醒”“地气苏”等,可知是春天季节的节气,再对照平时积累的节气的物候特征,可知是“惊蛰”。(2)从关键词“昼夜等长”可知是“春分”或“秋分”,再从“新柳皆来扭绿腰”可知是“春分”。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句,结合平时的积累是做好此题的关键。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礼仪知识的了解和积累能力。先要知道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再结合所给的图进行匹配,图示像一个人两手抱拳,身子向前倾。“稽首”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不符合图示的意思。“万福”是古代妇女行的敬礼,两手轻轻抱拳,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鞠躬的姿势,也不符合图示的意思。“作揖”是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图示符合这个礼节的释义。“长跪”指直身而跪,不符合图示的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人书法作品的了解和积累能力。题目所给的提示是做好此题的关键。A项是篆书,B项是草书,C项是楷书,D项是行书。王羲之笔法逎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只有D项是行书。张旭字如龙蛇飞走,只有B项是草书。
4.[2018·台州4题] 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下列选项中所用的纪年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B.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记承天寺夜游》)C.崇祯五年十二月(《湖心亭看雪》)D.己亥之二月也(《满井游记》)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中的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指鲁庄公十年。 (2)年号纪年法。如题目中的A、B、C三项,“庆历、崇祯、元丰”都是年号。 (3)干支纪年法。如“辛亥革命”,辛亥是干支纪年。 (4)年号干支兼用法。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了解这些文化知识是做好题目的关键。此外此题也可以运用比较法,只有D项与其他三项不一样。
(1)命题趋势。传统文化知识在近两年的中考试卷中常常被单列为一道考题进行考查,2017年中考有金华、丽水、衢州、嘉兴、舟山、温州、绍兴7个地市单列考查了文化常识,2018年增加了台州、湖州两个地市,可以推断传统文化常识的考查在2019年中考仍然会是一个热点考题,且有全面覆盖各地市的可能。(2)考查范围。从2017年和2018年的中考题来看,传统文化主要考查了对联、书法、二十四节气、古代称谓、古代礼仪、古代年龄称谓及含义、古代常见意象的内涵、古代纪年法、古代典籍等。内容全部为语文教材涉及的常见的也是重要的传统文化。
(3)题型和分值。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考查,分值一般为2分。大都提供情境化的材料,把文化常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考查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和运用能力。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考查学生传承和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将成为今后命题的趋势所在。(4)备考提醒。备考时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经典古文、古诗词曲、民族音乐、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古代的礼仪、古代官职、古代称谓、传统节日、传统历法、二十四节气、传统医学、灯谜、酒令、歇后语,等等。然后要识记,识记传统文化知识是做好传统文化题的基础,复习时可以按传统文化的分类进行归类复习记忆。
【真题定位】 2017年金华第4题,2018年金华、丽水第4题,考查了此考点,分值一般为2分。命题重在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题型多为选择题。
对联属于考查频率比较高的传统文化知识,中考对于对联的要求为“宽对”,即满足下面四个要求: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要完全一致。结构相应:上联是ABBAABB的结构,下联也必须是ABBAABB结构。词性相对(核心):上下联的词性要一一对应,比如上联前两个字是形容词,下联前两个字也应该是形容词。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性应该完全对应。上仄下平: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
1.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1)山清水秀—( ) (2)粗茶淡饭—( )2.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名胜联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过大寿。请你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一副送给他(她)。( )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 坐北朝南画里新居B.红梅点点 春意浓浓C.福分洋洋如东海 鹤寿悠悠似南山D.古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
【答案】1.(1)月明风清 (2)山珍海味[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在成语中的运用。根据题目中对联的要求“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来思考即可,注意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山清水秀,“山”和“水”是名词,“清”和“秀”是形容词,对的时候结构和词性上要相一致,如“月明”对“山清”,“风清”对“水秀”。2.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根据题目要求和对联的内容特点来解答,题目要求是爷爷或奶奶过寿,选一副对联送给他(她)。只有C项最恰当。从C项“鹤寿”也能判断出。
【真题定位】2018年嘉兴、舟山第3题考查了此考点,分值为2分。主要考查名人书法的辨识,要求考生能掌握中国的书法大家及流派、字体特点。
从中考对书法文化的考查来看,题目考查面较广,形式也比较灵活,但也不是无章可循。整体来看,考查点偏重于书法字体的特点、名家的作品风格以及对书法家的名篇赏析这三个方面。而相应的,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针对这三类题型逐一攻破。
1.字体特点题中国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五种字体,而中考题型对字体风格的考查虽然形式多样却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掌握这五种字体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大致而言,篆书线条匀净,痩长圆滑,有庄严肃穆之感;隶书扁平,左右舒展,工整精巧,轻重顿挫富于变化;楷书横平竖直,整齐统一;草书纵横恣肆,有龙飞凤舞的艺术美;行书规整中有飘逸,统一中有变幻,是介于方正平直的楷书与纵任奔逸的草书之间的书体。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书法作品不计其数,却不出这五种书体范畴,所以无论鉴赏何种书法,只需对这五种书体特点了然于胸,便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整体的鉴赏了。
2.名家风格题一个书法家虽然在其一生中创作颇丰,风格上也多有变化,但是却大致有一个主要的书法倾向,这种倾向是他的书法区别于他人自成一家的依据和标签,体现着他独到的气象和风骨。王羲之风格平和自然、俊秀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独到的魏晋之风;颜真卿书法雄浑端庄,行书遒劲郁勃,体现出壮美的盛唐气象和他的悲壮人格;欧阳询书法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以楷书著称,又在行书上颇有成就;柳公权以骨力劲健见长。熟稔了书法名家的主要风格,便找到了鉴赏名家作品的钥匙。
3.作品风格题正所谓玉环飞燕各有态,传世的经典之作必然有其独到的动人之处。如《兰亭集序》的潇洒俊逸,《多宝塔碑》的工整细致,《玄秘塔碑》的骨力矫健,《寒食帖》的起伏跌宕。鉴赏书法作品应该从章法、字法、笔法、墨法四个方面去进行分析,这是一个由整体而及局部的过程,是对书法中字的结构、用笔的力度、泼墨的浓淡的全面鉴赏。在品味书法作品时,应该在对传世经典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辅之以这四个鉴赏要点,这样,一篇书法作品的鉴赏便能基本入门了。
【答案】1.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家书法字体的判断识别能力。王羲之擅长写行书,张旭是草书的代表人物,颜真卿擅长写楷书,据此推断选B项。 2.D [解析] 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字体,根据隶书字形的特点“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来判断D项是错误的。
【真题定位】 2018年衢州第4题、2017年衢州第4题、2017年嘉兴第3题考查了此考点,分值为2分。考查了“家君、子、甫、陛下”四个称谓,考查了“稽首、万福、作揖、长跪”四个礼仪词语的含义。
应对这一考点,前提还是要了解古代有哪些常见的称谓及礼仪,尤其是教材和必读名著中涉及的古代称谓和礼仪。平时要加强梳理和记忆。归类整理法。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要对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将相关常识分类,如:谦称、敬称、人的称谓、风俗礼仪等。真题训练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历年的中考真题,尤其要对那些经常出现的古代称谓礼仪的相关试题进行着重记忆,这就是考试的重点。积累背诵法。我们要在平时多做积累,把课文中涉及的年龄知识、谦称、敬称等方面的文化知识熟练记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B.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令妹”指别人的妹妹,“高足”指别人有才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D.汉语中常用“手足”代兄弟,“桃李”代学生,“鸿雁”代书信。
2.下列叙述中,有关年龄的内容按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人看来才是不惑之年,却已位居权臣,果真有呼风唤雨的本事。②我到弱冠之时,才明白要发愤图强,认真学习。③你看他健步如飞,神采奕奕,又怎么能猜到他已近耄耋之年。④她虽然还是豆蔻年华,却已经担负起了照顾家人的责任。A.③①④②B.①③④②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答案】1.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称谓常识的积累能力。A项中,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故A项错误。2.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年龄称谓的积累。古代年龄有特定的称谓,需要平时识记。本题中“豆蔻”指十三四岁,“弱冠”指二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耄耋”指八十岁,据此可选D项。
具体内容见Wrd版资源专题05 传统文化 (古代年龄、称谓、礼节用词)
【真题定位】 2018年金华、丽水第4题,根据所提供的物候特点判断节气,考查考生对二十四节气含义的了解及其物候特征。分值一般为2分。
熟记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以及每个节气对应的物候特点,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大自然的节气变化,了解生活中节气的常识、农谚等。
【答案】1.清明[解析] 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积累。根据诗句中的“烟雨”“春深”“青青柳色”“念念故人”可推知是清明时分。2.①冬至 ②清明 ③白露 ④芒种[解析] 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积累,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物候特征要熟记于心。①根据“梅花”“小寒”可推知是冬天了,再根据“梅花先趁小寒开”来推断这个节气应是在小寒前面,推断为冬至。②根据“寒食”可推断是清明。③从“露从今夜白”可推断是白露。④从“抛秧”“拔秧”可推断是芒种。
具体内容见Wrd版资源专题05 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歌)
【真题定位】 2018年宁波中考在积累题中涉及此考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给出四句诗,选出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分值2分,浙江省其他地市近两年都还没单独设题考查。但是传统文化题是不分地域的题型,尤其是浙江省某些地方考过的,其他地方也会考到。
传统节日主要考查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代表性事物、代表诗词等。平时备考要熟悉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相关的经典诗词等。
【答案】1.A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常识。A项贴春联是春节的习俗,故A项错误。2.C [解析] 本题把诗歌和传统节日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积累,应知道传统文化节日的日期。①诗中“桂花”“月明”“秋思”等关键词可推断是中秋节;②诗中从“万灯明”“正月”等关键词可推断是元宵;③诗中“清明”“欲断魂”即可推断是清明节;④诗中“坐看牵牛织女星”可推断是七夕节。然后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选择即可。
具体内容见Wrd版资源专题05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真题定位】2018年台州第4题考查了此考点,考查考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纪年法的了解和知识积累能力。四个选项均出自教材中的文言文,2分。
科技文化考查的范围比较广,包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地理水利、医药军事等。平时备考可对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教材中涉及的科技文化方面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识记。
具体内容见Wrd版资源专题05 传统文化 (古代计时知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传统文化复习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及考点检索,生肖文化,二十四节气,中国节日文化,练习巩固,古代礼仪礼节,常见的有,愚鄙敝拙,“舍”,古代敬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齐鲁青未了,素湍绿潭,行舟绿水前,一碧万顷,青树翠蔓,直挂云帆济沧海,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第04讲《对联及其他传统文化》课件(含答案),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滁西琅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