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从军行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从军行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x、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练习docx、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docx、视频素材《从军行》王昌龄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小学 xuekeedu.cm
我还(hái)有一本书要还给( huán )图书馆。
从军行唐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盛唐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听读诗歌《从军行》,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从军行》唐朝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此为第四首,全诗写了守边战士戍边的凄苦孤独与悲凉,但是将士们有着奋勇杀敌的决心以及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
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意思。(1)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2)长云:层层浓云。(3)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4)孤城:即玉门关。(5)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6)破:一作“斩”。(7)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8)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理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结合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这一句描写了几个景物?( )(2)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怎样呢?( ) (3)一个“暗”字,给人以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读出沉重压抑之感。
理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结合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 )(2)这句意思:
这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
(3)“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4)指导朗读:读出孤寂、忧伤的语气。
“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
边疆这样艰苦,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齐读末句,读出激昂、坚定的语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从军行图文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赏读诗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品赏诗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从军行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军行,学习古诗的方法,青海湖,祁连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学演示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