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一、沉淀转化原理
1.沉淀转化的过程探究
(1)实验探究AgCl、AgI、Ag2S的转化
(2)理论分析
①根据溶解度数据可知三种沉淀溶解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gCl>AgI>Ag2S。
②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时,溶液中的Ag+和I-结合生成了更难溶解的AgI,溶液中Ag+浓度减小,促使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其溶解的方向移动,最终AgCl完全转化为AgI。
AgI转化为Ag2S的原理相同。
③沉淀的转化示意图
④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AgCl(s)+I-AgI(s)+Cl-;
2AgI(s)+S2-Ag2S(s)+2I-。
2.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3.沉淀转化的条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幂之积大于Ksp
(1)一般是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两种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沉淀转化越容易。
(2)在特殊情况下,控制反应条件,也可使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
(1)向AgCl沉淀中加入KI溶液,沉淀颜色转变成黄色沉淀,是由于Ksp(AgI)
(3)沉淀转化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
(4)沉淀的转化只能由难溶的转化为更难溶的( )
答案 (1)√ (2)× (3)√ (4)×
1.在25 ℃时,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终出现黑色沉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B.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25 ℃时,在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不同
答案 C
2.根据第1题中的溶度积数据,计算AgCl沉淀转化为AgI沉淀的平衡常数,并从平衡常数的角度解释该转化的可能性。
答案 AgCl沉淀转化为AgI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AgCl(s)+I-AgI(s)+Cl-,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eq \f(cCl-,cI-)=eq \f(cAg+·cCl-,cAg+·cI-)=eq \f(KspAgCl,KspAgI)=eq \f(1.77×10-10,8.51×10-17)≈2.1×106>1×105。
由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则AgCl沉淀能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二、沉淀转化的应用
1.锅炉除垢
eq \x(水垢中的CaSO4s)eq \(――――→,\s\up7(Na2CO3溶液))CaCO3(s)eq \(――→,\s\up7(盐酸))Ca2+(aq)
(1)沉淀转化
由于CaCO3的溶解能力小于CaSO4,用碳酸钠溶液很容易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eq \\al(2-,3)CaCO3(s)+SOeq \\al(2-,4)。
(2)沉淀溶解
H+与碳酸钙电离的COeq \\al(2-,3)结合生成CO2脱离固体,使碳酸钙溶解。离子方程式为CaCO3(s)+2H+===Ca2++H2O+CO2↑。
2.重晶石转化为可溶性钡盐
eq \x( 重晶石BaSO4s)eq \(――――――→,\s\up7(多次重复),\s\d5(饱和Na2CO3溶液))BaCO3(s)eq \(――→,\s\up7(盐酸))Ba2+(aq)
(1)沉淀转化
虽然BaSO4比BaCO3更难溶于水,由于饱和Na2CO3溶液中的COeq \\al(2-,3)浓度较大,BaSO4电离出的Ba2+仍有部分能与COeq \\al(2-,3)结合形成BaCO3沉淀。用饱和Na2CO3溶液多次重复处理,可使大部分BaSO4转化为BaCO3。
离子方程式为BaSO4(s)+COeq \\al(2-,3)BaCO3(s)+SOeq \\al(2-,4)。
(2)沉淀溶解
用盐酸溶解碳酸钡,可使Ba2+转入溶液中。
离子方程式为BaCO3(s)+2H+===Ba2++H2O+CO2↑。
3.物质的提纯——除去Cu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3+
由于Fe(OH)3的溶解度比Cu(OH)2小得多,调节溶液的pH至3~4时,Cu2+留在溶液中, Fe3+
水解生成Fe(OH)3而析出,达到除去Fe3+的目的。
4.铜蓝矿的形成过程
原生铜的硫化物eq \(――→,\s\up7(氧化),\s\d5(淋滤))CuSO4(溶液)eq \(――→,\s\up7(ZnS),\s\d5(PbS))CuS(铜蓝)
生成铜蓝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ZnS(s)+CuSO4CuS(s)+ZnSO4,
PbS(s)+CuSO4CuS(s)+PbSO4。
1.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起着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Ca5(PO4)3OH(羟基磷灰石), 它是一种难溶电解质,Ksp=2.5×10-59;氟磷灰石[Ca5(PO4)3F]是一种更难溶的电解质。
(1)解释吃糖后不刷牙容易形成蛀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5(PO4)3OH(s)5Ca2++3POeq \\al(3-,4)+OH-,糖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能中和OH-,使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加速牙齿腐蚀
(2)请解释含氟牙膏使牙齿变坚固的原因并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F-与难溶于水的羟基磷灰石[Ca5(PO4)3(OH)]反应生成更难溶且耐酸的氟磷灰石[Ca5(PO4)3F],覆盖在牙齿表面,抵抗H+的侵袭;Ca5(PO4)3(OH)(s)+F-Ca5(PO4)3F(s)+OH-
2.除去硫酸铜溶液中混有少量铁离子的流程图
计算使0.010 ml·L-1Fe3+开始沉淀及沉淀完全时的pH。(Ksp[Fe(OH)3]=2.6×10-39,Ksp[Cu(OH)2]=2.2×10-20)
答案 Fe(OH)3(s)Fe3++3OH-
Fe3+开始沉淀时,c(Fe3+)=0.010 ml·L-1
c(OH-)≈6.4×10-13ml·L-1 pOH≈12.2 pH=1.8
Fe3+完全沉淀时,c(Fe3+)=1.0×10-5ml·L-1
c(OH-)≥6.4×10-12ml·L-1 pH≥2.8
同理:可求出0.010 ml·L-1Cu2+开始沉淀的pH≈5.2
故:0.010 ml·L-1Cu2+和0.010 ml·L-1Fe3+的混合溶液,若要使Fe3+沉淀完全而Cu2+不沉淀,应控制的溶液pH为:2.8≤pH<5.2。
3.用沉淀法除去溶液中的有害离子时,当剩余离子浓度≤10-5ml·L-1时,认为离子已沉淀完全或离子已有效除去。通过计算说明,用5%的Na2SO4溶液给误食Ba2+的患者洗胃,能否有效除去?已知:Ksp(BaSO4)=1.1×10-10。
答案 5%的Na2SO4溶液中的c(SOeq \\al(2-,4))≈0.352 ml·L-1,c(Ba2+)=eq \f(1.1×10-10,0.352) ml·L-1=3.125×10-10 ml·L-1,因为剩余的c(Ba2+)<10-5ml·L-1,所以能有效除去误食的Ba2+。
4.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O3)=2.5×10-9,解答下列问题:
(1)向等浓度的碳酸钠、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最先出现的沉淀是________。
(2)某同学设想用下列流程得到BaCl2溶液,
BaSO4eq \(―――――――→,\s\up7(饱和Na2CO3溶液),\s\d5(①))BaCO3eq \(――→,\s\up7(盐酸),\s\d5(②))BaCl2
则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答案 (1)BaSO4 (2)BaSO4(s)+COeq \\al(2-,3)BaCO3(s)+SOeq \\al(2-,4) 0.044
解析 (2)BaSO4转化为B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BaSO4(s)+COeq \\al(2-,3)BaCO3(s)+SOeq \\al(2-,4)。
平衡常数K=eq \f(cSO\\al(2-,4),cCO\\al(2-,3))=eq \f(KspBaSO4,KspBaCO3)=eq \f(1.1×10-10,2.5×10-9)=0.044。
1一般来说,当溶液中有多种可以沉淀的离子且生成相同类型的沉淀时,Ksp越小的越先沉淀。
2当离子浓度小于1×10-5 ml·L-1时,认为已完全沉淀。
题组一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与实验探究
1.当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2++2OH-时,为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少,需加入少量的( )
A.NH4NO3 B.NaOH C.MgSO4 D.Na2SO4
答案 A
解析 要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小,应使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右移,可减小c(Mg2+)或c(OH-)。NH4NO3电离出的NHeq \\al(+,4)能结合OH-,使平衡右移。
2.已知:Ksp(ZnS)>Ksp(CuS),在有白色固体ZnS存在的饱和溶液中滴加适量CuSO4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A.固体逐渐溶解,最后消失
B.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
C.固体颜色变化但质量不变
D.固体逐渐增多,但颜色不变
答案 B
解析 ZnS和CuS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且Ksp(ZnS)>Ksp(CuS),可得Zn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因此在ZnS饱和溶液中加CuSO4,会使ZnS沉淀转化生成黑色的CuS。
题组二 除杂与沉淀剂的选择
3.某pH=1的Zn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为了除去FeCl3杂质,需将溶液调至pH=4。在调节溶液pH时,应选用的试剂是( )
A.NaOH B.ZnO C.ZnSO4 D.Fe2O3
答案 B
解析 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将溶液调至pH=4,可使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可加入ZnO和酸反应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全部沉淀。
4.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
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为( )
A.硫化物 B.硫酸盐
C.碳酸盐 D.以上沉淀剂均可
答案 A
解析 生成物的溶解度越小,沉淀反应越容易发生。要将Pb2+沉淀,就要形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由表中数据可知,PbS的溶解度最小,沉淀剂最好为硫化物。
5.实验室测定水体中氯离子的含量时,常使用AgNO3溶液滴定法,已知在25 ℃时几种银盐的Ksp和颜色如下表:
可用作滴定Cl-指示剂的是( )
A.K2CrO4 B.Na2CO3 C.NaBr D.NaI
答案 A
解析 测定水体中的Cl-,选用AgNO3溶液滴定,当Cl-消耗完后,Ag+应与指示剂反应,生成一种有色的沉淀。则选择的指示剂的阴离子应在Cl-后面沉淀,显然不能选择NaBr和NaI,另外Ag2CO3为白色沉淀,无法与AgCl沉淀区分开来。故只能选择K2CrO4,当Ag+浓度相同时,Cl-在CrOeq \\al(2-,4)之前沉淀,设两者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Ag+)=x ml·L-1,AgCl:x2=1.8×10-10,x≈1.34×10-5 ml·L-1;Ag2CrO4:eq \f(x3,2)=2.0×10-12,x≈1.59×10-4 ml·L-1,
由此可知CrOeq \\al(2-,4)沉淀时需要的Ag+浓度更大。
题组三 用沉淀平衡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6.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中常用无毒硫酸钡作为内服“钡餐”造影剂。医院抢救钡离子中毒者时,除催吐外,还需要向中毒者胃中灌入硫酸钠溶液。已知:某温度下,Ksp(BaCO3)=2.6×
10-9;Ksp(BaSO4)=1.1×10-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不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是因为碳酸钡比硫酸钡更难溶
B.可以用0.36 ml·L-1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者洗胃
C.抢救钡离子中毒者时,若没有硫酸钠也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代替
D.误饮c(Ba2+)=1.0×10-5 ml·L-1的溶液时,会引起钡离子中毒
答案 B
解析 碳酸钡能与胃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钡盐,钡离子有毒,所以不能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A错误;用0.36 ml·L-1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者洗胃,反应后c(Ba2+)=eq \f(1.1×10-10,0.36) ml·L-1
≈3.1×10-10 ml·L-1
7.常温下,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通过添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并过滤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后的溶液中一定没有S2-
B.MnS难溶于水,可溶于MnCl2溶液中
C.常温时,CuS、PbS、CdS比MnS更难溶
D.加入MnS后生成CuS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答案 C
解析 难溶不是不溶,只是溶解度很小,故A错误;MnS难溶于水也难溶于MnCl2溶液,故B错误;通过添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除去Cu2+、Pb2+、Cd2+等离子,是沉淀转化的原理,故C正确;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u2++MnS(s)CuS(s)+Mn2+,故D错误。
8.(2020·南京联考)工业生产中常用MnS作为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MnS(s)CuS(s)+M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平衡时c(Mn2+)=c(Cu2+)
B.MnS的Ksp大于CuS的Ksp
C.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增大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eq \f(KspMnS,KspCuS)
答案 A
解析 根据反应Cu2++MnS(s)CuS(s)+Mn2+,可以推断Ksp(MnS)>Ksp(Cu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eq \f(cMn2+,cCu2+)=eq \f(KspMnS,KspCuS)>1,c(Mn2+)>c(Cu2+)。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Cu2+)增大,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Mn2+)增大,所以,只有A项不正确。
9.向紫色Cr2(SO4)3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当pH=4.6时,开始出现Cr(OH)3灰绿色沉淀,随着pH的升高,沉淀增多;但当pH>13时,沉淀消失,出现亮绿色的亚铬酸根离子(CrOeq \\al(-,2)),其平衡关系如下:
Cr3++3OH-Cr(OH)3CrOeq \\al(-,2)+H++H2O
(紫色) (灰绿色) (亮绿色)
向50 mL 0.05 ml·L-1Cr2(SO4)3溶液中加入1.0 ml·L-1NaOH溶液50 mL,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为紫色 B.溶液中有灰绿色沉淀
C.溶液为亮绿色 D.无法判断
答案 C
解析 n(Cr3+)=0.05 ml·L-1×50×10-3 L×2=0.005 ml,n(OH-)=1.0 ml·L-1×50×10-3 L=0.05 ml,Cr3++3OH-===Cr(OH)3↓,c(OH-)过量=eq \f(0.05-0.005×3ml,0.1 L)=0.35 ml·L-1。而pH>13,即c(OH-)>0.1 ml·L-1时沉淀消失,溶液变亮绿色。
10.不同温度(T1和T2)时,硫酸钡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硫酸钡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加入BaCl2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c点
C.c点时,在T1、T2两个温度下均有固体析出
D.a点和b点的Ksp相等
答案 D
解析 因为硫酸钡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则温度升高硫酸钡的Ksp增大,T2时硫酸钡的Ksp大于T1时硫酸钡的Ksp,故T2>T1,A错误;硫酸钡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a点在平衡曲线上,加入BaCl2,c(Ba2+)增大,平衡左移,c(SOeq \\al(2-,4))应降低,所以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c点,B错误;在T1时,c点溶液的c(Ba2+)·c(SOeq \\al(2-,4))>Ksp,有沉淀析出,在T2时,c点溶液的c(Ba2+)·c(SOeq \\al(2-,4))<Ksp,没有沉淀析出,C错误;Ksp是常数,温度不变,Ksp不变,同一温度下,在曲线上的任意一点Ksp都相等,D正确。
11.常温下,Ag2S与Cu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sp(Ag2S)=10-29.2
B.向含CuS沉淀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饱和溶液,Ksp(CuS)减小
C.若Z点为Ag2S的分散系,v(沉淀)>v(溶解)
D.CuS(s)+2Ag+Ag2S(s)+Cu2+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答案 D
解析 A项,图像X(20,9.2),即c(Ag+)=10-20 ml·L-1,c(S2-)=10-9.2 ml·L-1,Ksp(Ag2S)=c2(Ag+)·c(S2-)=10-49.2,错误;B项,Ksp(CuS)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错误;C项,若Z点为Ag2S的分散系,是不饱和溶液,v(沉淀)<v(溶解),错误;D项,Ksp(CuS)=10-5×10-30.2=10-35.2,CuS(s)+2Ag+Ag2S(s)+Cu2+的平衡常数K=eq \f(cCu2+,c2Ag+)=eq \f(KspCuS,KspAg2S)=eq \f(10-35.2,10-49.2)=1014,反应趋于完全,正确。
12.(2020·郑州高二检测)25 ℃时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Ksp)如下表: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加入0.1 ml·L-1 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B.25 ℃时,AgCl、AgBr、AgI、Ag2S饱和水溶液中Ag+的浓度相同
C.25 ℃,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在5 mL 1.8×10-6 ml·L-1 NaCl溶液中,加入1滴(20滴约为1 mL)1×10-3 ml·L-1 AgNO3溶液,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B
解析 由Ksp(AgCl)>Ksp(AgI)可知A项正确;由四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计算可知,其饱和水溶液中c(Ag+)的大小关系为AgCl>AgBr>AgI>Ag2S,B项错误;由于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其值不变,C项正确;加入一滴硝酸银溶液后c(Cl-)可认为保持不变,即c(Cl-)=1.8×10-6 ml·L-1,而AgNO3溶液相当于稀释100倍,故c(Ag+)=1×10-5 ml·L-1,c(Cl-)·c(Ag+)=1.8×10-11<Ksp(AgCl),故没有沉淀生成,D项正确。
13.已知常温下,Ksp(AgBr)=4.9×10-13、Ksp(AgI)=8.3×10-17。
(1)现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
①加入固体AgNO3,则c(I-)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改加更多的AgI固体,则c(Ag+)________;
③若改加AgBr固体,则c(I-)____________,而c(Ag+)____________。
(2)现向含有NaBr、KI均为0.002 ml·L-1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度为4×10-3 ml·L-1的AgNO3溶液,则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向其中再加入适量的NaI固体,则最终可发生沉淀转化的总反应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变小 ②不变 ③变小 变大
(2)AgI、AgBr AgBr(s)+I-AgI(s)+Br-
解析 (1)①加入AgNO3固体,使c(Ag+)增大,AgI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I-)减小。②改加更多的AgI固体,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各离子浓度不变。③因AgBr的溶解度大于AgI的溶解度,所以改加AgBr固体时,使c(Ag+)变大,而使AgI的溶解平衡向生成AgI的方向移动,c(I-)变小。
(2)等体积混合后c(Br-)=c(I-)=0.001 ml·L-1,c(Ag+)=2×10-3 ml·L-1。因Ksp(AgI)
14.已知25 ℃: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100 mL 0.1 m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 0.1 ml·L-1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3 g Na2CO3固体,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
③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后再弃去上层清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题中信息知K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____(填“大”或“小”)。
(2)写出第②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第③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充第④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该原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个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 (2)Na2CO3+CaSO4(s)CaCO3(s)+Na2SO4 (3)洗去沉淀中附着的SOeq \\al(2-,4) (4)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5)将锅炉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再用盐酸除去
解析 K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溶解度大的沉淀会向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要证明CaSO4完全转化为CaCO3,可以加入盐酸,因为CaSO4不和盐酸反应,而CaCO3可完全溶于盐酸。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利用此反应可以将锅炉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再用盐酸除去。
15.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
已知:某温度下,Cu(OH)2(s)Cu2++2OH-,Ksp[CuOH2]=2×10-20
Fe(OH)3(s)Fe3++3OH-,
Ksp[FeOH3]=8×10-38
某CuSO4溶液中含有Fe3+杂质,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2.0 ml·L-1,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l·L-1时即沉淀完全,则:
(1)该溶液中的Fe3+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约为 ______。
(2)该溶液中的Cu2+开始形成Cu(OH)2沉淀时的pH约为____________。
(3)若将该溶液的pH调至3.5,__________(填“是”或“否”)可以达到除去Fe3+杂质而不损失Cu2+的目的。
(注:lg 2≈0.3,lg 5≈0.7)
答案 (1)3.3 (2)4 (3)是
解析 (1)Ksp[FeOH3]=8×10-38,c(OH-)=eq \r(3,\f(Ksp,c\b\lc\(\rc\)(\a\vs4\al\c1(Fe3+))))=eq \r(3,\f(8×10-38,1×10-5)) ml·L-1=2×
10-11 ml·L-1,c(H+)=eq \f(Kw,c\b\lc\(\rc\)(\a\vs4\al\c1(OH-)))=eq \f(1×10-14,2×10-11) ml·L-1=5×10-4 ml·L-1,pH=-lg c(H+)≈3.3。
(2)c(Cu2+)为2.0 ml·L-1,该溶液中的Cu2+开始形成Cu(OH)2沉淀时ceq \b\lc\(\rc\)(\a\vs4\al\c1(OH-))=eq \r(\f(Ksp,c\b\lc\(\rc\)(\a\vs4\al\c1(Cu2+))))=eq \r(\f(2×10-20,2.0)) ml·L-1=1×10-10 ml·L-1,c(H+)=eq \f(Kw,c\b\lc\(\rc\)(\a\vs4\al\c1(OH-)))=1×10-4 ml·L-1,pH=4。
(3)Fe3+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3.3,Cu2+开始形成沉淀时的pH为4,溶液的pH调至3.5时Fe3+已经沉淀完全,Cu2+还未沉淀,可以达到除去Fe3+杂质而不损失Cu2+的目的。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黄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
实验结论
(1)AgCl沉淀可转化为AgI沉淀
(2)AgI沉淀又可转化为Ag2S沉淀
AgCl
AgI
Ag2S
Ksp
1.77×10-10
8.51×10-17
6.3×10-50
化合物
PbSO4
PbSO3
PbS
溶解度/g
1.03×10-4
1.81×10-7
1.84×10-14
难溶盐
AgCl
AgBr
AgI
Ag2CrO4
Ag2CO3
Ksp
1.8×10-10
5.4×10-13
8.5×10-17
2.0×10-12
8.1×10-12
颜色
白色
淡黄色
黄色
砖红色
白色
物质
AgCl
AgBr
AgI
Ag2S
颜色
白
淡黄
黄
黑
Ksp
1.8×10-10
5.4×10-13
8.5×10-17
1.8×10-50
难溶电解质
CaCO3
CaSO4
MgCO3
Ksp
2.8×10-9
9.1×10-6
6.8×10-6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内因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盐类水解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11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