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
展开
课程基本信息 | ||||||||
课例编号 |
|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高二 | 学期 |
| |
课题 | 《怜悯是人的天性》 | |||||||
教科书 |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6 月 | |||||||
教学人员 | ||||||||
| 姓名 | 单位 | ||||||
授课教师 |
|
| ||||||
指导教师 |
|
| ||||||
教学目标 | ||||||||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体会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把握作者的核心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关键概念,把握核心观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本的理性探索精神和理趣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主要师生活动 | ||||||
3分钟 | 一、抽象的哲理性文本的阅读方法指导 | 教师: 如何快速读懂一篇抽象的哲理性文章? 学生: 这是一篇极为抽象的哲理性强的经典理论文章,作者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出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这类文章往往具有概念抽象、道理深奥、理性思辨的特点。 从概念的理解入手,理清作者的说理思维。 了解作者立场与历史背景,把握作者的核心观点。 探究文章选用材料的特点和论证风格。 联系自我与现实,体会文章所呈现出的理性探索精神与深刻人生智慧。 | ||||||
5分钟 | 二、查阅资料,通读全书、了解大致内容 | 教师: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部书的大致内容。 学生: 该书探讨了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及克服的方法,批判了封建等级关系。作者认为生产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状态”,产生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揣测到了矛盾斗争会发生对立面转化,以及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到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又认为每人有少量私有财产是社会平等的基础。 首先,卢梭考察了人类从原始的“自然状态”到“文明社会”的“理智状态”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中是和平而善良的一群“动物”,是“野蛮”人群。 他们对于他的同类没有任何损人利己的欲望,“很难看出不平等的现象”,他们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 其次,卢梭在分析社会不平等的发展的时侯,用辩证的观点来论述从自然状态的平等到文明社会的不平等,又到社会契约的平等的发展过程。 他认为,由于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文明社会的出现是一种进步,但是,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前进一步。这是因为,文明社会带来了人间的罪恶和痛苦,这对野蛮状态的平等来说,则又是倒退一步。 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从平等到不平等,既是进步又是退步。 | ||||||
7分钟 | 四、“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 教师: 整体感知文章,总结段意,梳理思路,体会作者思维逻辑的严密性。 学生: 第一段,提出了怎样才能更幸福的话题; 第二段,批驳霍布斯的“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引出人天生拥有“怜悯心”的认识; 第三段,分析人和动物拥有怜悯心的本质; 第四段,列举怜悯心的表现,对比野蛮人与文明人的行为; 第五段,借助对比,深度阐释怜悯心的意义。 教师: 你对作者的行文思路是否认同?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安排文章的结构?请列表比较,体会作者行文思路的妙处。 学生: | ||||||
10分钟 | 五、“学习任务二:解释概念,把握观点” | 教师: 跳读课文,找出与“怜悯心”“自爱心”“自然状态”“理智状态”有关的语句,体会“怜悯心”“自爱心”“自然状态”“理智状态”的内涵、表现和本质。 学生: 从概念解读入手,有助于理解文本,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解读概念要以课文为本,搜集文中有关语句、信息,然后按照下列步骤解读: 首先,清晰概念的内涵;其次,探究概念的本质;第三,分析概念的作用; 第四,比较概念的差别;第五,梳理概念的意义。 比如“怜悯心”,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清晰概念内涵。 比如“怜悯心”,从定义上说,其是一种美德、禀性、感情。 “我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 “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 “怜悯心真的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从本质上说,其乃天性,先于思维,合乎自然。 “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活动。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 “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 其具有“能缓和自爱心,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人,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等的作用。 “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有一个优点: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 “能使每一个身强力壮的野蛮人宁可到别处寻找食物,也不去抢夺身体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费了许多辛苦才获得的东西。” 拥有怜悯心的人的表现:奔赴现场,挺身而出,伤心流泪,不惜牺牲,感同身受。 “在社会动荡不安时,在街头发生争吵时,奔赴现场的总是平民,而行事小心的人(哲学家、智者)却往往避而远之;把打斗的双方拉开,挺身而出来阻止诚实的人们互相厮拼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 “在剧院中,我们每天都可看到被剧中的不幸者的苦难遭遇感动得伤心流泪的观众,尽管他们当中有那么一个人身为暴君……害怕人们看见他同剧中的昂多马克和普利亚姆一起叹息。” 《蜜蜂的寓言》的作者以平淡和细致的必掉描述了一个动人的事例: 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他的孩子。 母兽对幼兽的温情会在危险时刻不惜牺牲生命保护它们; 马也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 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 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 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
再比如“自爱心”,它是与“怜悯心”相对的的概念。 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比较,清晰二者的各自本质特点。 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而加强自爱心的,是头脑的思考。 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 哲学使人孤独,使他在看见一个受难的人时,竟暗自在心中说: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无事就行了。 又如,在作者眼中,“自然状态”与“理智状态”是相对的,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解读这两个概念时,要快速阅读文本,圈画出相关信息,抽离出相关要点,然后填写下列图表,讨论交流二者的本质特点。 卢梭愿做“自然之子”,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自由是人的首要的自然权利。” | ||||||
5分钟 | 六、“学习任务三:判断手法,分析借鉴” | 教师: 1、本文善于运用驳论展开论证。试到文中找出有关驳论的部分,仔细阅读、分析,体会其妙处,不妨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驳论作比较。 学生: 教师: 2、阅读第二段,具体分析作者对霍布斯的批驳。 学生: 首先点明霍布斯的观点:人天生是恶人。 然后指出霍布斯解释的着眼点是错误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 接着还原霍布斯的论点表述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霍布斯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 为了批驳霍布斯的观点,作者运用了一个设喻:强壮的恶人与野蛮人,设想恶人的情形表现…… 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 所以,我们认为,野蛮人不是恶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 另外,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
3、本文善于运用追问法说明道理,增强说服力,请到文中找出相关句段,赏析其运用的妙处。 可以采用先找出追问法运用的区间、再分析追问了什么、后思考为什么追问的方法: | ||||||
5分钟 | 七、“学习任务四:思考质疑,写作交流” | 教师: 作者把怜悯心视为先于理性思考而存在的一种纯自然的人类天性和情感,这对我们读者能够产生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思考。 学生: 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我们在认可作者观点的同时,是否可以否定人类社会的进步?否认“文明人”的“理智性”? 要结合文本中“自然状态”与“理智状态”的相关信息展开对问题的探究。 提倡个性化认识的提出和呈现。 写成一篇“微写作”,与同学交流。 | ||||||
5分钟 | 八、“学习任务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与思考” | 教师: 1、课文学习清单 2、阅读林非的《在卢梭铜像面前的思索》一文,丰富对卢梭思想的认知; 3.你认同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的观点吗?请联系现实和自我,结合文本,运用批判性思维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认识,可以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微写作。 学生: 自主完成。
| ||||||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拓展延申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定位,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技法指引,任务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