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 共价键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原子间通过原子轨道重叠形成共价键,从微观结构认识分子的产生原因,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了解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等类型;结合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了解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σ键和π键的形成和特征
难点:σ键和π键的形成和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希腊,化学还没有从自然哲学中分离的时代,原子论者对化学键有了最原始的设想,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认为,世界由“气、水、土、火”这四种元素组成,这四种元素在“爱”和“恨”的作用下分裂并以新的排列重新组合时,物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作用力可以被看成是最早的化学键思想。
随后,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设想,原子与原子间,存在着一种“钩子”,也可以说是粗糙的表面,以致它们在相互碰撞时黏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聚集体。德谟克利特对化学键的设想相比于之前的自然哲学家,是更加先进的,他剔除了此类设想中的唯心主义因素。
中世纪的J.R.格劳伯则提出了物质同类相亲、异类相斥的思想。其后还出现了关于物质结合的亲和力说,认为物质的微粒具有亲和力,由此互相吸引而结合在一起。总之,人们关于化学键朦胧的认识,启发了后来的化学家。
二、新课讲授
1、共价键
【师】共价键的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提问】所有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都是相同的吗?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师】σ键
π键
【提问】二者有什么异同点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
共价键类型 | σ键 | π键 |
原子轨道重叠方式 | “头碰头”重叠 | “肩并肩”重叠 |
原子轨道重叠部位 | 两原子核之间,在键轴处 | 键轴上方和下方,键轴处不重叠 |
原子轨道重叠程度 | 大 | 小 |
键的强度 | 较大 | 较小 |
活泼性 | 不活泼 | 活泼 |
【师】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有1个σ键,1个π键;共价三键中有1个σ键,2个π键
【师】共价键的饱和性:按照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师】共价键的方向性:在形成共价键时,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机会最大的方向重叠成键,因此,一个原子与周围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就表现出方向性。
2、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师】键能
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通常取正值,单位是kJ/mol。
②键能的应用
判断共价键的稳定性。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判断分子的稳定性。一般来说,结构相似的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如:HF>HCl>HBr>HI
【师】键长
概念: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的原子核间的距离。
键长与键的稳定性的关系: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师】键角
概念: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意义:键角可反映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可进一步帮助我们判断分子的极性。
常见分子的键角
板书设计
共价键
1、共价键
2、键参数
键能、键长、键角
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节 共价键模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节 共价键模型教案及反思,共10页。
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共价键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共价键第一课时教案,共2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共价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共价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