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982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982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982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 含答案),共9页。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下册一、单选题1.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B.焊锡C.塑料D.钢筋混凝土2.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A.食醋 B.烧碱 C.草木灰 D.生石灰3.2018年3月9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关税令“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的关税”,这一做法严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我国利益。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钢 B.金刚石 C.焊锡 D.黄铜4.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属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箱的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B.不锈钢制作餐具利用了它的抗腐蚀性C.铜制作导线利用了它的导热性D.活性炭用于净化水利用了它的吸附性5.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 B.氧化汞 C.黄铜 D.生铁7.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A.A B.B C.C D.D8.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9.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HNO3和FeCl3 B.NaOH和HClC.BaCl2和Na2SO4 D.KOH和CuSO410.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SO42﹣、Mg2+、Ca2+等)和难溶性杂质(泥沙等),以下是粗盐提纯思维导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通过溶解、过滤操作,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B.②、③、④通过加入相应试剂沉淀杂质离子,是因为相应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任意交换②、③、④中加入试剂的顺序并不影响杂质的除去D.⑤加入适量稀盐酸,调节溶液pH为7二、简答题1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将下列各组物质的序号填到横线上;①尿素、磷铵、硫酸钾;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③铜、钢材、铝合金;④无机盐、糖类、维生素;⑤天然气、汽油、煤.常用作燃料的是_____;常见的金属材料是_____;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人类重要的营养素是_____;常用的化学肥料是_____.(2)锂(Li)电池因质量轻、能量密度高、充电快被广泛应用.锂原子核内有_____个质子,在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锂离子符号为_____.12.课后,小明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氯化钙溶液后,有白色浑浊出现,为什么?________13.人类制得并利用金属有着悠久的历史。(1)利用孔雀石冶炼铜的主要反应:①,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填“化合”“分解”或“置换”)反应。②,该反应前后铜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2)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3)冶炼金属铝的主要反应为,该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三、推断题14.某实验室废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以下检测:(1)观察废液为无色透明状,则该废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2)取废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则该废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3)对可能存在的物质,同学们重新取废液进行以下操作,证明了该物质一定存在。流程图中A为_______;①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5.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D的固体叫做“干冰”;B中只含两种元素,C与E不含相同元素。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分析后回答:(1)D的化学式_____。(2)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16.小红在家中厨房取得一种白色粉末A,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若A含有氢元素,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它跟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若A不含氢元素,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它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四、实验题17.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请写出能用装置C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 ;(2)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写出该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 ___ 。18.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1)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动性 ______ (填“强”或“弱”)。(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3)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则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 ______ ,Y是 ______ 溶液。五、计算题19.2019年北京世园会中国馆主体为钢结构,拼装钢材杆件达到1.2万多根,所有杆件均为现场拼装焊接。(1)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用氧气乙炔焊机焊接钢件时,要先调整乙炔(C2H2)和氧气的比例。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26kg乙炔充分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______kg。20.铝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防止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铝箔放置很久表面暗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小新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现象:在t1~t2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慢,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问题: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慢的原因是________。(3)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新取3.0g铝箔样品与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102.7g,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21.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1.C2.C3.B4.C5.C6.B7.B8.C9.B10.C11. ⑤ ③ ② ④ ① 3 失去 Li+12.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13. 分解 +2→0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通电14. CuSO4 Na2SO4和Na2CO3 Ba(NO3)2 15. CO2 HCl+AgNO3=HNO3+AgCl↓16.(1) (2) (3)(4)补钙剂、建筑材料等(合理即可)17. CaCO3+2HCl=CaCl2+H2O+CO2↑ 或Zn+H2SO4=ZnSO4+H2↑ 一定具有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性质18. 强 锌表面产生气泡快,铁表面产生气泡慢 Fe(或Cu) CuSO4(或HCl)19.(1)(2)8020.(1)铝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2)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被消耗,稀盐酸的浓度(溶质质量分数)逐渐降低(3)生成氢气的质量为3.0g+100g-102.7g=0.3g。设参加反应铝的质量为x x=2.7g;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为90%。21.(1)0.2g;(2)9.8%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