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982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982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982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共9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一、精挑细选。1.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B.万里赴/戒机,关山度/若飞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对《木兰诗》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A.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B.军书十二卷 同行十二年C.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D.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4.下列各组词语都是动词的一项是( )A.屏障 召唤 相信 哺育B.扮演 燃烧 遏制 坚持C.发源 默契 出现 应该D.可以 气魄 喜欢 阻抑5.下列诗句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6.依次填入下面的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文学群星璀璨的天空,谁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分先后,全部交由民众海选,能选得到那位行吟于江风草泽,孤高离群,悯人 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辟居荒村,守志安贫,洁净 的陶渊明吗?能选得到那位身历酷刑,笔力千钧,凝练 的司马迁吗?……“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A.淡远 深远 怀远 B.怀远 淡远 深远C.怀远 深远 淡远 D.深远 怀远 淡远二、衔石填海。7.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这时我听到故乡在 (召唤 呼唤 呼喊)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 (召唤 呼唤 呼喊)着我。她低低地 (召唤 呼唤 呼喊)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8.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炽 痛 嗥 鸣 谰语 亘 古 污秽 怪诞 9.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的白桦林 的白桦树 的高粱 的鹿群 的山雕 的原野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绝壁: 。②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
骨碌: 。11.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商场门口遇见一行动不便的老人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去准备搀扶,我在钦佩他热心助人的品行之时,又担心他会因此惹上麻烦,于是拦住他说:“ 。”小华听后觉得我说的有些道理,但他看着老人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样子,还是决定救助。同时,他也留了一个心眼,叫我做些场外准备,也好有备无患,于是他对我说:“ 。”三、活动探究。12.下面是一位初中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有多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在家中、除了爸爸就数我的军棋下得好。①可近日竟让弟弟杀了个体无完肤。鬼知道他用了什么战术。本来这也算不了什么,胜负乃兵家常事嘛。赢了几盘棋,就洋洋得意,自以为了不起,动不动就说我是“纸老虎”,还要我尊他为“师傅”。②见我空闲下来,马上过来挑战:“在杀几盘,敢不敢?”③气得我直咬牙,说:“让你神气几天,等爸爸回来,我叫你……哼……”(1)第①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予以订正。(3)第③句中画线的“直咬牙”语意过重,请换一个。四、精准阅读。13.阅读木 兰 木兰,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皆次当行 数建奇功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3)“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4)文中“ ”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5)短文画线句子在《木兰诗》中是用哪些诗句表达的?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1)请给文中画线部分做批注。(2)文章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请对此作具体探究。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兰草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贤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两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的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1)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兰草,在第③段中却写了树和名花,这对写兰草有何作用?(2)“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中的“顽强拼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第④段有两个层次,请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层次大意。(4)仿照第④段画线部分写一句话,使C句与A,B两句构成排比句。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5)如何理解“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的深刻含义?试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6)从文中摘选一些语句进行旁批。五、快乐作文。16.【写法借鉴】这首诗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如“颂黄河”部分,诗人先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借以赞颂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着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最后,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把对黄河的赞颂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片段仿写】请你以长江为描写对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它的赞颂之情。(100字左右)
答案部分1.B2.C3.B4.B5.B6.B7.召唤;召唤;呼唤8.chì;háo;lán;gèn;huì;dàn9.葱郁;挺拔;饱满;奔驰;敏锐;广阔10.极陡峭难以攀缘的山崖;滚动11.示例:小华,你热心助人的品行真值得我学习,但因救助别人而惹上麻烦的事也时有发生,你要多考虑一下。;示例:小明,谢谢你的提醒,但不去救助我不忍心。不过你可以替我就近找一位警察说明情况。(或:找几位围观者请他们作证,并记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向围观行人借一部手机拍摄相关过程)谢谢。12.(1)一败涂地(“一塌糊涂”、“片甲不留”等)。 (2)“在”应为“再” (3)直瞪眼(“直跺脚”等) 13.(1)háng;jiàn(2)D(3)B(4)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5)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14.(1)示例一: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描写生动,突出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示例二:运用欲抑先扬(反衬)手法,突出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 (2)由月亮总有陪衬,引出下文作者对故乡苇塘上和水中月亮的描述和怀念。(意对即可,只答“引出下文”不得分。) (3)①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②拿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他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的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③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无限怀念。(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5.(1)反衬(或衬托)(2)具体指兰草“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的封锁”。(3)第一层次:描写(或描绘)兰草。第二层次:赞美(或赞颂)兰草。(4)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奋斗生机(5)含义理解要点: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作用:提示(表现、突出)主旨(中心、主题)。(6)所选语句: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三朵白色的小花。旁批:“竟”字用得很好,表示情况发生的意外,没有料到在那洪水肆虐时,兰草能顽强地活下来。通过一个“竟”字表现了“我”的惊喜;“我”不顾一切,也表明“我”对兰草的敬佩。16.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你有母亲的情怀。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