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练习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第2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级·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
    1.(2021·醴陵二中、醴陵四中两校联考)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图表示钾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
    B.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解析:图示物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方式,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A项正确;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项正确;小分子不一定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可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C项错误;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D项正确。
    2.下列有关胞吞和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二者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胞吞要有内部供能才能完成
    C.分析胞吐的过程可知细胞分泌的同时会有膜成分的更新
    D.二者运输物质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解析:胞吞和胞吐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胞吞要有内部供能才能完成,B正确;胞吐过程中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细胞分泌的同时会有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通过胞吞和胞吐方式运输物质时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错误。
    3.(2021·浙江宁波高一质检)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某种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人体细胞存在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C.这种方式转运的物质是大分子物质
    D.在细胞质中出现的小泡可与溶酶体融合
    解析:图示为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人体细胞存在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如吞噬细胞吞噬抗原,B项正确;胞吞、胞吐也会转运小分子物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C项错误;在细胞质中包裹着衰老细胞器的小泡可与溶酶体融合,D项正确。
    4.如下图所示,某些植物细胞利用①把细胞内的H+运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能够依靠②和H+浓度差把H+和X分子运入细胞。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和②的化学本质不同B.①和②的空间结构相同
    C.H+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X分子无影响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②均为转运蛋白,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A项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功能,①②的功能不同,故可推测其空间结构也不相同,B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H+运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故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项正确;由图可知,H+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而细胞外和细胞内的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又可推动细胞对H+和X分子的吸收,氧气浓度可影响H+外运,进而影响细胞外和细胞内H+浓度差,从而影响对X分子的吸收,故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X分子有影响,D项错误。
    5.如图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代表物质分子),则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与丙相比,乙方式的唯一不同之处是需消耗能量
    C.使活细胞能按照自身之需逆浓度梯度吸入或排出物质的应是丙方式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维生素D的方式应如丙图所示
    解析:首先根据示意图明确物质运输的方式。甲图中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的,不需要载体,所以是自由扩散。乙图中物质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运输的,需要载体和能量,所以是主动运输。丙图中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的,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所以是协助扩散;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除需消耗能量外还有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运输;使活细胞能按照自身之需逆浓度梯度吸入或排出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如乙图所示);维生素D属于脂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维生素D的方式应为自由扩散(如甲图所示)。
    6.(2021·吉林省实验中学月考)如图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
    B.该矿质元素离子逆浓度梯度运输
    C.如果细胞膜上运输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蛋白被去除,则该矿质元素离子不能被运输
    D.运输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蛋白不能被重复使用
    解析:据题图可知,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A正确;该矿质元素离子逆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如果细胞膜上运输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蛋白被去除,则该矿质元素离子不能被运输,C正确;载体蛋白可重复使用,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20·开封高一上学期期中)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两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主动运输__,判断理由是__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逆浓度梯度运输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②__(填序号)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运输方向是__Ⅱ→Ⅰ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__流动镶嵌模型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3)图乙中曲线②Q点之后,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__。
    解析:(1)物质A的跨膜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进行,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故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题图乙中曲线②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其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与A相同。Ⅰ侧含有糖蛋白,代表膜外,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运输方向是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3)图乙中曲线②表示主动运输,Q点之后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
    B 级·合格达标练
    一、选择题
    1.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可以逆着浓度梯度进行,A、B项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其体内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导致动物体内细胞有氧呼吸强度降低,供能减少,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下降,C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使载体蛋白变性,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项错误。
    2.(2020·安徽六安高三模拟)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快数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
    A.人体成熟红细胞膜上无SGLT1载体蛋白
    B.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消耗ATP
    C.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可以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D.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解析: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SGLT1载体蛋白是主动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故人体成熟红细胞膜上无SGLT1载体蛋白,A项正确;进食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项错误;上述两种运输方式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都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C项正确;两种载体蛋白均分布于细胞膜上,故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D项正确。
    3.(2021·河南信阳模拟)如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
    A.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甲侧为细胞外侧,乙侧为细胞内侧
    B.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水的方式相同
    C.图中a和b不是静止的,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
    D.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
    解析:根据图示中耗能情况可知,甲侧为细胞外侧,乙侧为细胞内侧,A正确;由图示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而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错误;a代表磷脂分子,b代表蛋白质,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导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C正确;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均需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D正确。
    4.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1和细胞2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 )
    A.甲、丁物质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
    B.乙物质离开细胞1主要依赖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乙物质离开细胞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运输甲物质和丙物质的蛋白质的结构不同,但都具有专一性
    解析:图中甲、丙物质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丁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A错误;乙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胞吐,胞吐主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C错误;运输甲物质的转运蛋白是载体蛋白,运输丙物质的转运蛋白是通道蛋白,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结构不同,但都具有专一性,D正确。
    5.(不定项)(2020·江苏南通高三一模)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铁离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 )
    A.蛋白1运输亚铁血红素的动力是浓度差
    B.蛋白2具有催化功能
    C.蛋白3运输Fe2+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D.蛋白4运输Fe2+需要消耗ATP
    解析:据图分析,亚铁血红素通过蛋白1进入细胞,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为协助扩散;Fe3+在蛋白2的作用下变成了Fe2+,说明蛋白2是酶,具有催化功能;Fe2+通过蛋白3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说明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H+通过蛋白3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说明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蛋白4运输Fe2+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蛋白5能使Fe2+转变成Fe3+,说明蛋白5为酶,具有催化功能。
    6.(不定项)如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C )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相同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识图能力。由图分析可知,载体①逆浓度梯度运输溶质分子,需要消耗ATP,A项正确;载体②顺浓度梯度运输溶质分子,不消耗ATP,不具有ATP酶活性,B项错误;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前者是主动运输,后者是协助扩散,C项错误;协助扩散有载体协助,物质运输速率较自由扩散快,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21·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一段考)如图是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都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甲__]__磷脂分子__。
    (2)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其对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对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__乙__]__载体蛋白__的活性。
    (3)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抑制细胞呼吸(或完全抑制呼吸作用)__。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b.__若乙组对Ca2+,K+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__。
    解析:(1)“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甲]磷脂分子,因为磷脂分子为脂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2)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其对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对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这说明影响因素不是能量,最可能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乙]载体蛋白的活性。
    (3)实验目的是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因此控制能量的有无是关键。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呼吸,可以通过控制细胞呼吸达到目的,所以乙组实验处理是抑制细胞呼吸。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若吸收速率相同,则为被动运输;若吸收速率表现为甲组快,则为主动运输。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