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006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整套历史部编版初一下授课课件PPT+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示范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pptx、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docx、教学视频宋太祖加强军权措施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陈桥驿兵变后成立的政权名称、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北宋建立的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都城:开封国号:宋,史称北宋
五代十国部分政权更迭时间表
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
思考一下,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1.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3.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1.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2.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合作探究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
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造成地方财政困难。
这些措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通判的职权是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通判的作用是分知州的权力,防止知州职权过重。
作用: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而且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慨。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
宋太祖为什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1.重文轻武的政策的表现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太祖誓碑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兵权)、参知政事(行政权)。
文臣统兵的代表:欧阳修
文臣掌兵弊端 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余,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点
《励学篇》——宋真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汪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重文轻武的政策的表现 发展文教事业
科举取士宋太祖: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宋太宗: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 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宋真宗:(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 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导致北宋对外战争屡败。
北宋的政治风(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动通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体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结果: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物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6课北宋的政治pptx、王安石变法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时间事件人物都城,赵匡胤宋太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重要问题,藩镇割据君权不强,武将当权,弊端众多,一军事措施,分化事权削弱相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