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课件(共109页)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课件(共109页),共60页。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第一类 山水游记(一)石钟山记[宋]苏轼《水经》云:“彭蠡①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②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③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④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因得观所谓石钟者。闻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⑤如钟鼓不绝。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⑥镗鞳⑦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有删减)【注释】①彭蠡:鄱阳湖的别称。②郦元:即郦道元。③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辩石钟山记》。④桴:鼓槌。⑤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⑥窾坎:击物声。⑦镗鞳:钟鼓声。
1.文章叙述了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过程,下列选项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
2.下列选项不能照应郦道元之说的一项是( )A.噌吰如钟鼓不绝。B.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C.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D.有窾坎镗鞳之声。
C
3.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都属山水散文,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说明。《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色,表达了对三峡山水的喜爱之情。本文带有考究性质,通过游石钟山实地考察,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亲自观测考察、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B
【参考译文】《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敲击和钟鼓的声音,同先前洪亮的钟声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得不详细。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大概是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二)妙赏亭(节选)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①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②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③然。而众妙都④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选自祁彪佳《寓山注》)【注释】①暱:同“昵”,亲近。这里指挨近,靠拢。②掖:搀扶,挟持。③沤:水中气泡。④都:汇聚。
1.下列不能体现作者心情的一项是( )A.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B.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C.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D.而众妙都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A
2.下列关于亭子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妙赏亭紧紧挨着山。B.在亭上可以尽览山色。C.亭台嵌在苍崖之上。D.亭子位于水中山岛上。
A
3.祁彪佳为什么把亭子命名为“妙赏亭”?请简要回答。祁彪佳认为在此亭中不仅能欣赏妙景,还能涤荡多年来沾染尘俗的肠胃(有神清气爽的奇妙感受),所以将此亭命名为“妙赏亭”。
A
【参考译文】寓山的美景不能以寓山结束,大概是因为身处在寓山之中吧。苏轼在庐山中就悟出了这个道理。这个亭不靠近山,所以(在亭上)能尽览山色。几层楼台,牢固地建立在深绿色的陡崖峭壁上,常常有云气若隐若现地飘浮,好像被云霄挟持着向上浮动。仰起头使劲看,仿佛自己遨游天宇,几乎不觉身在亭间。突然回头看,好像在一片湍流中。水流拍打着石头,穿过树林,发出泠泠的响声,不仅可以忘饥渴,而且能洗涤十年尘土肠胃。在池中设立小岛,在小岛上设立亭阁,好像大海中一个气泡。众多的妙趣都汇聚在这里,怎么能不使品德高尚的人(来此)欣赏呢!
(三)夜游沧浪亭中秋日,余病初愈。以芸半年新妇,未尝一至间壁之沧浪亭,先令老仆约守者,勿放闲人,于将晚时,偕芸及余幼妹,一妪一婢扶焉,老仆前导,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入河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时已上灯,忆及七月十五夜之惊,相扶下亭而归。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沧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至者。(选自《浮生六记》,有删改)
1.下列关于游览顺序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老仆领众人过石桥,看见有亭子在山顶上。B.从亭子举目四望,炊烟四起,晚霞灿烂。C.我们围坐在亭中,烹茶倒水,赏月聊天。D.突然半夜惊骇,众人相互搀扶下亭返回。
D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大病初愈,带新媳妇和妹妹去沧浪亭游玩。B.“我”带着大病初愈的妻子和妹妹去沧浪亭游玩。C.在游玩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假山、树林等景物。D.围坐在亭中时,看到月景引发了“我”心情的变化。
B
3.选文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在赏月时心境各自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因“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之后又想到无人共同赏月,去找同样被贬谪的张怀民赏月时,感到贬谪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同时在庭中的散步又是悠闲的。选文作者大病初愈,俗虑尘怀,心情烦闷,和家人至沧浪亭观赏到明月清风的美景后,顿时感到所有烦恼都没有了。
A
【参考译文】中秋节,我的病刚刚痊愈。由于芸嫁过来半年,没有去过一次隔壁的沧浪亭,(我)先让老仆与沧浪亭的看守者约定,不准放闲暇的人进去,将要晚上的时候,(我)和芸、我小妹一起,叫一个女仆和丫鬟接扶着,由老仆在前做向导,过了石桥,进入门内向东转,沿着曲折小路而入。(里面)叠石假山,树丛花木葱绿,亭子在土山顶上。顺着台阶到达亭子中央,举目向四周望可以看几里远,炊烟四起,晚霞灿烂。(我们)带了一个毯子铺在亭子中央,席地围坐在一起,看守的人烹茶倒水。一会儿,一轮明月已经升上树梢,渐渐觉得衣袖之下如清风吹起,月光映入河内,胸怀中一切思虑忧闷都爽然消散了。芸说:“今天的游玩真是快乐!若是能驾一叶小船,在亭下漂荡,不是更加开心吗!”这时华灯初上,想起七月十五半夜的惊骇、(众人)相互搀扶下亭返回。吴地的风俗,(中秋之夜,)不管大家小户的妇女都出来,结队游玩,叫作“(跟)月亮行走”。沧浪亭幽深雅致、清净疏阔,反而没有什么人来游玩。
(四)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唐]王维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有删减)
1.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描绘了自己晚年所居“辋川别业”周围的山水景物,实写了冬日的清丽和春天的明媚,语言质朴,文笔淡雅,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B.第一段“故山殊可过”句埋下一个伏线,暗暗点出自己隐居的山村实在值得一游。C.第二段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色彩明快之图画,把春日的蓝田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D.第三段中,作者显示了他写信的意图,他与裴迪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以“真趣”为基础的。
A
2.摘录选文中能体现出这封书信目的的句子。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C
【参考译文】(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手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不是你这样天性敏慧、情趣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物相邀呢?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可疏忽错过。
(五)游雁宕山日记(节选)[明]徐霞客十三日,出山门,循麓①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②盘折,逾坳③右转,溪流汤汤④,涧底石平如砥⑤。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有删改)【注释】①麓:山脚。②鸟道:形容险绝的山道。③坳:山间的平地,两山间的低下处。④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⑤砥:磨刀石。
1.下列描写山的句子中,所写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
2.请分别为文中的峰岩与瀑布选择最合适的配图,并结合原文阐明理由。选图二作为峰岩的配图,因为文中描绘雁宕山峰岩“崖壁参差”“高而展”“危立而尖”“亭亭插天”“重岩陡起”等词体现了峰岩参差陡峭的特点,与这幅图吻合。选图三作为瀑布的配图,因为文中龙湫瀑布落差极大,形成“轰然下捣”“水无所着,腾空飘荡”的景象,与这幅图吻合。
C
【参考译文】十三日,(从灵岩寺)山门出来,顺山脚向右走,一路上只见山崖、岩壁参差不齐,流霞与山间的色彩相辉映。高峻而顶部平展的,是板嶂岩。板嶂岩下耸立而又尖又窄狭的,是小剪刀峰。再往前,重重叠叠的山岩之上,一座亭亭玉立的山峰直插云天,那就是观音岩。观音岩侧面则是马鞍岭横亘在前方。险要的山道盘旋、曲折,越过山坳向右转,有溪流浩浩汤汤,山涧底部的石头平坦得像磨刀石。沿着山涧深处前进,大约距离灵岩寺十余里,经过常云峰,就见大剪刀峰挺立在涧旁。大剪刀峰北面,重岩陡然耸起,它的名称叫连云峰。自这里,山环水绕,峰回壁合,岩崖穷尽了。大龙湫瀑布的流水,轰然下泻,直捣潭中,山岩的态势开展而陡峭,而流水没有河床承受,于是腾空飘荡而下,顿时令人目眩而心有恐惧。
第二类 人物传记(六)(2021,河池改编)韦忠,字子节,平阳人也。少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好学博通,性不虚诺①。家贫,藜藿②不充,人不堪其忧,而忠不改其乐。太守陈楚迫为功曹③。会山羌④破郡,楚携子出走,贼射之,中三创。忠冒刃伏楚。以身捍之,泣曰:“韦忠愿以身代君,乞诸君哀之。”亦遭五矢。贼相⑤谓曰:“义士也!”舍之。忠于是负楚以归。后仕刘聪,为镇西大将军,平羌校尉,讨叛羌,矢尽,不屈节而死。(节选自《晋书·列传》,有删改)【注释】①虚诺:说空话、假话。②藜藿:指粗劣的饭菜。③功曹:古代官职名。④羌:羌族。⑤相:相互。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体裁为人物传记,运用记叙、描写等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主题。B.文中“愿以身代君,乞诸君哀之”“矢尽,不屈节而死”表现了韦忠的“忠义”。C.因陈楚恳请韦忠当他的功曹,故在陈楚身处危险之境时,韦忠才以身保护陈楚。D.本文人物刻画语言朴实、自然、简洁、生动,例如“少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好学博通,性不虚诺”。
C
2.从孟子《富贵不能淫》中“大丈夫”的标准来看,韦忠是不是一个“大丈夫”?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观点。韦忠是“大丈夫”。韦忠家境贫寒,却“不改其乐”,正应了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当将帅有难时,他舍身相救,讨叛羌时“不屈节而死”,正应了孟子的“威武不能屈”,所以他是一个“大丈夫”。(意思对即可)
D
【参考译文】韦忠,字子节,平阳人。少年时就慷慨仗义,有“不可夺之志”。(他)勤奋好学,知识广博,通晓古今,性格上不喜欢说空话。他家境贫寒,有时粗劣的饭菜都吃不饱,别人不能忍受他的苦,而韦忠也不改变他的乐趣。太守陈楚强迫他当功曹。恰好碰到羌族兵攻破郡城,陈楚带着儿子出逃,贼兵用箭射他,射中了三箭。韦忠冒着刀枪扑到陈楚身上,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他,哭着说:“韦忠愿意用自己代替他,希望你们可怜他。”(韦忠)也中了五箭。敌军相互说:“真是个壮义的人啊。”于是放过了他们。韦忠于是背着陈楚回去。后来(韦忠)在刘聪手下当官,任镇西大将军、平羌校尉,在率兵讨伐羌族时,箭射完后被俘,因不愿投降而被杀害。
(七)杨氏者,苻承祖①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每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②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③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节选自《魏书》)【注释】①苻承祖:人名。②恨:埋怨。③舁(yú):抬。
1.性格决定人们的行为。下列不符合杨氏性格特征的一项是( )A.不慕荣华富贵 B.不贪图享乐C.坚持自己的原则 D.因富贵而无忧
D
2.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下面对杨氏“痴”的表现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攀附亲戚谋求利益 B.追求无忧无虑的快乐C.从不接受华丽的衣服 D.拒绝承祖接她去享福
C
3.文章在塑造杨氏这一人物时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①对比手法,将杨氏与其他的“亲姻”者对比,表现了杨氏的不求取利益;②侧面描写,通过苻承祖与其母亲的对话,侧面刻画了杨氏的人物形象;③正面描写,文中的杨氏不接受姐姐赠送的衣服,不愿去苻承祖家,可以看出杨氏坚持自己的原则;④语言描写,通过杨氏所说的话,突显人物性格。
A
【参考译文】杨氏是苻承祖的姨母,家中贫穷没有产业。等到苻承祖被太后宠信而显贵时,(他的)亲戚都来谋求利益,唯独杨氏不想(这样)。她时常对她姐姐说:“姐姐虽然有一时的荣华富贵,也比不上妹妹(我)有无忧无虑的快乐。”姐姐每每送她衣服,(她)大多没有接受。如果强行给她,(她)就说:“我夫家世代贫穷,华丽的衣服(穿在身上),反而令人心中感到不安。”最终不肯接受。有时接受姐姐的衣服,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它。承祖每每见到她贫寒憔悴,很是埋怨他的母亲,认为母亲没有周济她,就开口对他母亲说:“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却让姨母如此(贫寒)?”母亲详细地把情况告诉儿子。承祖于是派人驾车前往迎接杨氏,强行把杨氏抬到车上,(她)就大哭,说:“你想杀了我啊!”因此苻家内外都称她是“痴姨”。
(八)薛濬传薛濬,字道赜,刑部尚书、内阳公胄之从祖①弟也。濬少丧父,早孤,养母以孝闻。后其母疾,濬貌甚忧瘁,亲故弗之识也。暨丁母艰②,诏鸿胪监护丧事,归葬夏阳。于时隆冬极寒,濬衰绖徒跣,冒犯霜雪,自京及乡,五百余里,足冻坠指,疮血流离,朝野为之伤痛。及至京,上见其毁瘠过甚,为之改容,顾谓群臣曰:“吾见薛濬哀毁,不觉悲感伤怀。”嗟异久之。濬竟不胜丧,病且卒。濬遗书与谟,书成而绝,时年四十二。有司以闻,高祖为之屑涕,降使赍③册书吊祭。(节选自《隋书·列传·卷三十七》,有删改)【注释】①从祖:同一祖父。②暨丁母艰:等到母亲去世。③赍:拿东西给人。
1.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皇帝为他的至孝伤身而感到伤心。B.皇帝为薛濬去世的消息伤心流泪。C.皇帝诏令鸿胪寺帮助薛濬处理丧事。D.薛濬极其孝顺,死于送葬回乡路上。
D
2.薛濬与宋濂都有着特殊的寒冬记忆。请参照下面的批注,给文章波浪线处做批注。示例: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批注:“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环境的恶劣,“足肤皲裂”“四支僵劲”写出了宋濂身体遭受的折磨。这段话运用了环境和正面描写,表现出宋濂求学过程中的艰难不易,彰显了宋濂意志坚定,不畏困难,刻苦求学的品质。“隆冬极寒”“冒犯霜雪”写出了环境的艰苦恶劣,“徒跣”“足冻坠指”“疮血流离”写出了薛濬身体所受到的伤痛。这段话运用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薛濬不顾环境的恶劣和身体的伤痛,侧面表现出他内心的悲痛,同时也表现出他至纯至孝的品质。
A
【参考译文】薛濬,字道赜,是刑部尚书、内阳公薛胄同一祖父的堂弟。薛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早早地成了孤儿,奉养母亲因为孝敬而闻名。后来他的母亲生病,薛濬容貌非常憔悴,亲朋好友都认不出他来了。等到母亲去世守丧,(皇帝)诏令鸿胪寺帮助处理丧事,(把薛濬的母亲)送回到夏阳安葬。当时是隆冬极寒的天气,薛濬披麻戴孝赤足步行,顶霜冒雪,从京都到家乡,走了五百多里路,脚被冻得脚指头脱落,冻疮破了鲜血淋漓,朝廷和民间都为他感到伤痛。等(他)到了京城,皇帝见他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为此容貌都变了,环顾群臣说:“我见到薛濬因为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毁损身体,不由心中也感觉到悲伤。”赞叹称异了很长时间。薛濬终究经不住丧母的悲伤,病重将要离开人世。薛濬给薛谟写信,信写完后薛濬就死去了,时年四十二岁。有司把这件事情通报(给高祖),高祖为薛濬痛哭流下眼泪,派遣使者送去册书吊祭。
(九)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①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③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④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⑤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⑥,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注释】①通:殷通,会稽郡守。②梁:项梁,项羽的叔父。③桓楚:人名。④籍:项籍,即项羽。项羽,名籍,字羽。⑤眴:使眼色。⑥裨将:副将。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四字短语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A.识人善任 B.互相协作C.召集旧识 D.颇多磨难
D
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会稽郡守殷通要先发制人,计划派项梁和桓楚带领军队。B.项梁使眼色给项籍,于是项籍拔出剑来砍掉了郡守的脑袋。C.项籍作为起义的领袖,能审时度势做出周密的谋划和部署。D.项梁因为之前有一个人办事不力,在之后没有继续重用他。
C
3.本文体现出项梁怎样的优秀品质?有勇有谋、善于用人、做事公正。
A
【参考译文】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这一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长江以西都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我听说先动手就能控制别人,后动手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派你和桓楚带领军队。”当时桓楚在湖泽中逃亡。项梁说:“桓楚逃亡在外,人们不知道他的下落,只有项籍知道。”项梁走出来,嘱咐项籍持剑停留在外面等候。项梁又走进去,与郡守一块儿坐着,(项梁)说:“请下令召项籍进来,让他接受命令召回桓楚。”郡守说:“好。”项梁召项籍进来。不一会儿,项梁使眼色给项籍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砍掉了郡守的脑袋。项梁就召集昔日所熟悉的豪强官吏,把所要做的起兵反秦这件事情向大家讲清楚,于是征集吴中士卒起义。派人接收下属各县,得到精兵八千人。项梁安排吴中豪杰担任校尉、候、司马。有一人没有得到任用,他自己去向项梁申述。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让你主办一件事,你没有办成,因此不任用你。”大家就都很佩服项梁。(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攻占下属县邑。
第三类 讽谏劝辩(十)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⑥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⑥连:率领。
1.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强调了重视人才,知人善任,用人所长的重要性。B.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为项羽的失败而感到惋惜。C.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D.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B
2.高祖与《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他们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不同之处: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而高祖没有。(意近即可)
D
【参考译文】汉高祖(刘邦)说:“我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高起等人回答说:“您派人出去攻城占地时,所降服和攻下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与天下人共享利益。(而)项羽(则)妒忌有功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打了胜仗的人他不授功,攻占了土地的人不给好处,这就是他丢失天下的原因。”刘邦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镇守后方,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能够重用他们,这才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还不重用,这就是他被我擒住的原因。”
(十一)敬姜论劳逸公父文伯①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②。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③季孙④之怒也。”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⑤而未之闻耶?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是故,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理其家事,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⑥?”(有删改)【注释】①公父文伯:姓姬,名歜。鲁国季悼子之孙。②绩:纺麻。③干:触犯。④季孙:“孙”为尊称,实为季氏,姬姓。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卿家贵族。⑤僮子:同“童子”,指不懂事的孩子。备官:在朝廷做官。⑥避辟:免受法律制裁。
1.文中提到很多治国道理,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百姓勤劳,君主才能长久地称王。B.安逸会导致放纵,忘记美好的品行。C.君子用心力操劳,小人用体力操劳。D.懈怠懒惰一定会败坏祖先的基业。
D
2.选文中文伯的母亲是怎样规劝文伯的?请简要概括。列举过去圣贤的君王治理天下的事例,说明从天子到庶民每天都要兢兢业业而不能懈怠,才能使天下长治久安。
C
【参考译文】公父文伯退朝(回家),拜见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正在纺麻。公父文伯说:“像我这样的人家,主母还要纺麻,恐怕会触犯季孙让他恼怒啊。”他的母亲叹息说:“鲁国难道要灭亡了吗?让你这样不懂事的孩子在朝廷做官却没有让你听到(做官的道理)吗?过去圣贤的君王治理百姓,(总是)挑选贫瘠的土地来安置他们,使百姓勤劳然后发挥他们的才能(把土地耕种好),所以能长久地称王(统治天下)。百姓勤劳才会思考,思考后才会产生美好的精神(思想);安逸就会导致放纵,放纵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生活在肥沃土地上的百姓不能成材,就是因为安逸;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谁不讲道义的,这是因为(他们)勤劳啊。
因此,卿大夫在早上要安排本职工作,白天(与属僚)商量处理各种政务,傍晚梳理自己经办的事务,夜晚处理自己的家事,这样以后才能安寝。自平民以下,天亮就劳动,天黑了就休息,没有一天可以懈怠的。君子用心力操劳,小人用体力操劳,这是先王的训诫啊!如今我是个寡妇,你又做官,从早到晚做事,尚且担心丢弃了祖先的基业。倘若存有懈怠懒惰的念头,那怎么能免受法律制裁呢?”
(十二)优孟马谏司马迁优孟①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②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③,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④,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⑤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⑥,无令⑦天下久闻也。(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注释】①优孟:人名。②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③文绣:华美锦绣做的衣服。④露床:没有帷帐的床。⑤争:________。⑥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⑦令:使,让。
1.楚庄王喜爱马体现在多个方面,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给马穿上锦绣衣服,让它住在华丽的房子里。B.用没有帷帐的床给自己的爱马做舒适的卧席。C.亲自挑选全国最优质的饲料来喂养自己的马。D.马死后,楚庄王想按照大夫的礼仪来安葬它。
C
2.文章注释⑤处的解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争论,争辩”;另一种是“同‘诤’,规劝”。你认为在注释处填入哪种解释更合理?请根据文章内容阐述理由。我认为“同‘诤’,规劝”的解释更合理。因为文中众位大臣想要劝谏楚庄王,不能以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一匹马,并不是众位大臣因此事有所争论。
C
【参考译文】优孟原先是楚国的歌舞艺人。身高八尺,富有辩才,常常用谈笑的方式(委婉地)进行规劝。楚庄王的时候,他有一匹喜爱的马,(楚庄王)给它穿上华美锦绣做的衣服,把它安置在雕梁画栋的房子里,让它睡没有帷帐的床,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马因为得肥胖病死了,(楚庄王)要大臣们给马治丧,想用棺椁盛殓,依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周围近臣均规劝他,认为不能这样做。楚庄王下令说:“有谁敢因葬马的事谏诤,就杀死他。”优孟听到这件事,走进殿门,仰天放声大哭。楚庄王很吃惊,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珍爱的,凭力量强大的楚国,有什么事情办不到的,却(只)按照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太微薄了,请用安葬君主的礼仪安葬它。其他诸侯国听到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了。”楚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了这个地步吗!”于是庄王就派人把死马交付给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听到这件事。
第四类 治国求学(十三)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有大志,通贯书术。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时上封事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⑤,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释】①金:金属。②砺:磨砺。③便:安适。④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⑤违:过失,错误。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因多病辞职,皇帝以金属自比,要求魏征做“良匠”对他加以磨砺。B.魏征劝谏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得失,就要广泛听取意见,让臣子们畅所欲言。C.皇帝认为房玄龄助他平定天下,魏征纠正他的过失,他们都是国家功臣,于是解下佩刀赐给二人。D.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认为魏征践行仁义,尽心辅佐,才干超过诸葛亮。
D
2.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这段文字内容简要分析。①唐太宗是一个识人用人、爱才惜才的人。唐太宗把魏征比作“良匠”,拒绝魏征辞职;解佩刀赠房玄龄和魏征;认为魏征的才能“虽亮无以抗”。②唐太宗是一个善于纳谏、谦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把自己比作是需要磨砺的金属,并虚心听取魏征保留封事的建议。
C
【参考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有远大的志向,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贞观十年,担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凭原则照实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说:“您不见金属在矿山有何珍贵,把它精心锻造成器物,人们才看作宝贝。我正把自己比作金属,把您比作良匠而加以磨砺。您虽身体不舒适,还未衰老,怎能这样辞官呢?”唐太宗时,很多人写密信谏言,有的人信的内容与事实不符,唐太宗对这些信件很厌恶。魏征(对太宗)说:“古代有人使用谤木,让人把自己的过失刻在谤木上。封事,应该是从谤木传承下来的吧。皇帝应该让他们畅所欲言以此来了解自己处理事务的得失。如果对方说的对,将对朝廷有益处;如果不对,也对政务没有什么影响。”太宗(听完)很高兴,就奖励了写信谏言的那些人。
(有一天,)太宗大宴群臣,(太宗)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以后,献纳忠谏,匡正朕的过失,只有魏征而已。”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二人。皇帝曾经问群臣:“魏征和诸葛亮谁更贤能?”岑文本说:“诸葛亮才兼将相,不是魏征所能比的。”皇帝说:“魏征施行仁义,来辅佐朕,想使朕成为尧、舜之君,即使诸葛亮也无法与之抗衡。”
(十四)子贡问于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于夫子①,夫子曰:‘政在节财。’鲁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谕臣。’叶公②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悦近而来远。’三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同,然政在异端乎?”孔子曰:“各因其事也。齐君为国,奢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伎乐不解于时,一旦而赐人以千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节财。鲁君有臣三人,内比周以愚其君,外距诸侯之宾,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心,莫安其居,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此三者所以为政殊矣。”(节选自《孔子家语·辩政》,有删改)【注释】①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这里特指孔子。②叶公: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担任楚国宰相。
1.下列对孔子治国之道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治理国家在于节省财力。B.治理国家在于了解大臣。C.治理国家在于远近人的依附。D.治理国家要因国情而异。
D
2.下列所给事例不符合文中所列观点的一项是( )A.隋文帝杨坚以“勤俭”作为教育子女的根本。B.诸葛亮劝谏后主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C.邹忌讽谏齐王广开言路,燕赵韩魏皆来朝见。D.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的五十里之地。
D
3.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应之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各因其事也。即按照各国不同的情况(来治理),虽然问题相同,但引发问题的内因却有所不同,解决问题要结合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去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
D
【参考译文】子贡问孔子说:“从前齐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节省财力。’鲁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了解大臣。’叶公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前来依附。’三个人的问题是一样的,但夫子的回答却不同,是治国有不同的方法吗?”孔子说:“按照各国不同的情况(来治理)。齐国君主治理国家,在建造楼台水榭上奢侈,在建造帝王玩乐的园林上放纵。无时无刻不声色享乐,有时一天就赏赐三个家族各一千辆战车,所以说:治理国家在于节省财力。鲁国国君有三个大臣,在朝廷内相互勾结愚弄国君,在朝廷外排斥诸侯国的宾客,以蒙蔽他明察的目光,所以说:治理国家在于了解大臣。楚国国土广阔而都城狭小,民众有离开的心思,不能安心在这里居住,所以说:治理国家在于让近处的人高兴,让远方的人来依附。这三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所以施政方针也不同。”
(十五)李生论善学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选文叙述了李生劝说王生的过程。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C
2.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用原文回答)①学贵善思;②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3.读完上面这则故事,从王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学习方面的启示。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好学更要得法。B.凡是老师所讲的,都要记住。C.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D.学习要善于思考。
B
A
【参考译文】王生喜欢学习,却没有效的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没有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自己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人于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吗?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到你年纪大了,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做座右铭,用作告诫。”
(十六)勤学王守仁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①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③,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④,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注释】①确:踏实。②侪(chái)辈:同辈。③无能自处: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④乐易:乐观和蔼,平易近人。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把聪慧敏捷、勤奋踏实、谦虚低调作为自己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B.选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表明了作者对求学的态度。C.反问句的多次使用,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本文的说理气势。D.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一样,都寄予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A
2.结合选文和《送东阳马生序》的内容,简要说明王守仁的求学之道和宋濂有何相同之处。①勤奋。《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因为家贫没有书读,借书抄录,天气寒冷也不懈怠;不在乎衣食住宿等物质条件,专心求学。《勤学》中王守仁强调,求学一定要勤奋踏实、谦逊低调。②虚心求教。《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向师傅求教,态度恭敬有加;遇到师傅训斥礼节更加周到。《勤学》中王守仁强调,做人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乐观和蔼,平易近人。
C
【参考译文】已经立志做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意志还不够坚定。跟随我求学的人,不是把聪慧机警敏捷为上选,而是把勤奋踏实、谦逊低调作为首要条件。各位同学试看你们同辈当中,假若有人以虚作满,以无装有,忌讳自己所没有的能力,忌妒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讲大话骗人的,假若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特别优异,同辈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人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人吗?他固然可以用这些欺骗人,别人果真就会被他欺骗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人吗?
假若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坚定意志努力行动,勤学好问;称赞别人的长处而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而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乐观和蔼,平易近人,表里如一的人,假若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非常愚鲁迟钝,同辈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人吗?他固然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并且不求超过他人,别人果真就认为他没有能力?有不尊敬崇尚他的人吗?各位同学看到这些,也可以借此知道用什么态度求学了。
第五类 托物言志(十七)书幽芳亭记(节选)[北宋]黄庭坚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③;雪霜凌厉而见④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含香体洁,清风过之,其香霭然⑤,所谓含章⑥以时⑦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注释】①楚之逐臣:指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为无人而不芳:不会因为没有人看到就不吐露芬芳。④见:表示被动。⑤霭然:形容香气浓郁的样子。⑥含章:包含美好的东西。⑦以时:按时。
1.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自古人知贵兰”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不为无人而不芳 ②来岁不改其性也 ③沃以汤茗则芳 ④莳以砂石则茂 ⑤其视椒则远矣A.④⑤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C
2.以下关于“兰花”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兰花是国花,认为它十分珍贵。B.兰花生长在深山丛生的草木里,生于幽僻的山谷里。C.兰花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D.兰花的香气十分浓郁,通体洁白,德行和君子很相似。
A
3.本文堪称与《爱莲说》相比肩的精美小品。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本文在写法上的独到之处。本文开头连用两个类比:国士、国香,将兰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然后将兰比作君子,通过兰花表达了君子甘于遁世、独立不改的志向。文辞简约,句式整散结合。
A
【参考译文】(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胜过一个国家(其他的士人),那么就称为国士;(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一国(其他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颂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的德行)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会因为没有人看到就不吐露芬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来年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含着香味通体洁白,一阵清风吹来,它的香气浓郁,这就是所说的包含美好的东西按时开放(施展)自己。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区分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花。兰花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中也能枝繁叶茂,(如果)用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挡住门了不得不除掉(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朝堂而不返回的原因啊!
(十八)菊(节选)[清]李渔菊花者,秋季之牡丹、芍药也。种类之繁衍①同,花色之全备同,而性能②持久复过之。为此一花,自春徂秋,自朝迄暮,总无一刻之暇。必如是,其为花也,始能丰丽而美观,否则同于婆婆③野菊,仅堪点缀疏篱而已。艺菊之人终岁勤动,而不以胜天之力予之,是但知花好,而昧④所从来。饮水忘源,并置汲者于不问,其心安乎?予创是说,为秋花报本,乃深于爱菊,非薄之也。予尝观老圃之种菊,而慨然于修士之立身与儒者之治业。使能以种菊之无逸者砺其身心,则焉往而不为圣贤?使能以种菊之有恒者攻吾举业,则何虑其不二青紫⑤?【注释】①繁衍:繁多。繁,众多。衍,丰饶、盛多。②性能:这里指花期。③婆婆:这里指萎萎缩缩。④昧:不了解。⑤不二青紫:不能功成名就。
1.本文主要记叙了作者由种菊而引发的感悟,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菊花和牡丹一样,种类繁多,花色齐全。B.菊花的美丽来自种植菊花的人的辛苦付出。C.天然生长的菊花也可以开得丰满、艳丽。D.作者以种植菊花的人的持之以恒来勉励儒生。
C
2.请写出本文中作者勉励人们修身治学应持有正确心态的句子。(用原文的句子)使能以种菊之无逸者砺其身心,则焉往而不为圣贤?使能以种菊之有恒者攻吾举业,则何虑其不二青紫?
B
【参考译文】菊花是秋天里的牡丹和芍药。(菊花的)种类同样繁多,花色也同样齐全,但是(菊花的)花期要比牡丹和芍药长。为了这一种花,从春天到秋天,从早上到晚上,(种植菊花的人)没有一刻闲暇。只有这样,菊花才能开得丰满、艳丽、美观,不然的话,就会和萎萎缩缩的野菊花一样,只能用来点缀稀疏的篱笆了。种植菊花的人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没人赞美他们超过自然的能力,(人们)只知道花美丽,却不了解(这种美丽)从哪里来。饮水忘了源头,并对担水的人不闻不问,怎么能心安理得呢?我提出了这种观点,是替菊花报恩,是对菊花的深爱,并不是轻视它。我曾观察过老园丁种植菊花,所以对那些修身治学的人深有感慨。如果他们能够用种植菊花的人的这种不图安乐闲适的精神来磨炼自己的身心,怎么能不成为圣贤呢?如果能用种植菊花的人的恒心来攻读诗书,求取功名,还忧愁不能功成名就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共78页),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对症下药,-----增补,翻译句子的一般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共28页),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真题再现,第二课时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件,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