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阶段测试复习试题(三)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阶段测试复习试题(三),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单元,填空题,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阶段测试复习试题(三)范围:一、二单元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1.(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魄(pō) 宛转(wán)B.发源(yuán) 赞歌(zàn)C.滋长(zhī) 浊流(zuó)D.哺育(pǔ) 九曲连环(qǔ)2.(2分)对下面各句的对话语气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句,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语气)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习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责怪的语气)3.(2分)下列歌词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A.记得自我保护,必要时候讲些善意谎言。——林俊杰《学不会》B.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毛宁《涛声依旧》C.无限个千万弟兄。——周杰伦《龙拳》D.小河流我愿待在你身旁,听你唱永恒的歌声。——孟庭苇《往事》4.(2分)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④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⑥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A.反问 排比 夸张 对偶 互文 借喻B.反问 排比 夸张 对偶 互文 借代C.反问 对偶 比喻 对偶 对偶 借代D.反问 排比 比喻 对偶 对偶 借喻二、填空题(共5题;共21分)5.(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bì 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②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 kǎi 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③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jué 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6.(8分)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木兰当户织: 唯闻女叹息: 愿为市鞍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赏赐百千强: 出郭相扶将: 7.(1分)好多的歌曲,在哼唱中都会让我们想起一个时代,想起一些故事,想起一些人。它就像是一个记事本,记录着一些曾经,让我们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品读下列几段歌词,写一段话,说说你的感悟。(80字左右)①我漫步黄河岸边,浊浪滔天向我呼唤,祖先的历史像黄河万古奔流。(《我们是黄河泰山》)②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我的中国心》)③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龙的传人》)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这些歌曲让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8.(5分)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1)(1分)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2)(1分)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3)(1分)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4)(1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5)(1分)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9.(4分)诗歌《黄河颂》以 为抒情主体,由黄河的形象,写到 ,由“我”的“望”,写到“我”对 ,再写到 。全诗一气呵成,激情澎湃,气贯长虹。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2分)10.(17分)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2分)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4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3分)本文运用对话的方式来塑造人物,通过 、 的故事,揭示了 大有好处的道理。(4)(3分)文中画线句子是“刮目相待”后鲁肃与吕蒙结友的举动,请你对这个句子进行赏析。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4分)11.(4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甲] 别薛华[唐] 王 勃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乙]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 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1)(2分)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都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意,深情溢于言表。B.两首诗最后一句“俱是梦中人”和“相思愁白 ”,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朋友的牵挂。C.甲诗首句“送送多穷路”描写了诗人送别朋友一程又一程,最后还是无奈分手的情形。D.乙诗首联,诗人从朋友王十一的视角,写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中的景色。(2)(2分)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诗中的“送送”和“遑遑”两个叠词,很好地渲染了诗人的离情别绪。B.甲诗基本上是直抒胸臆,语言简练直白,表达了真挚的情感。C.乙诗既有对送别场景的描写,又有对别后生涯的展望,可谓虚实结合。D.乙诗中“长江一帆远”的画面与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有异曲同工之妙。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5分)12.(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2分)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放在开头有何作用?(2)(3分)赏析下面的句子。他正在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3)(3分)理解句子含义。A“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一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4)(2分)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13.(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兰草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贤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两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的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1)(2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兰草,在第③段中却写了树和名花,这对写兰草有何作用?(2)(2分)“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中的“顽强拼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4分)第④段有两个层次,请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层次大意。(4)(3分)仿照第④段画线部分写一句话,使C句与A,B两句构成排比句。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5)(4分)如何理解“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的深刻含义?试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6)(4分)从文中摘选一些语句进行旁批。六、写作题(共1题;共50分)14.(50分)作文 生活中,我们要感谢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力量,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空间......请以《 ,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部分1.B2.D3.A4.B5.毕;慨;绝6.当,对若;唯,只;市,买;但,只;度,越过;朔,北方;强,有余;郭,外城7.示例:让我想到了黄河在中华儿女心中的分量和中华儿女对黄河的热爱想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中华丈化就是从黄河这儿发源。从石器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黄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此后,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他们在黄河形成的冲积平原上,不断提高适应白然的能力,发展农业文明,使黄河流域逐渐成为占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这些久远的民族历史,都在我们的神话传说、歌谣等传统文化当中,留下了生动的记录8.(1)抒情(2)描写(3)记叙(4)说明(5)议论9.“我”;黄河的精神;黄河的赞颂;“我们”的决心10.(1)推托;好处;哪里比得上;粗略地阅读(2)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②读书人分别三日,就应该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老兄为什么对(这个)道理知道得这么晚呢! (3)孙权劝学;吕蒙学有所成;读书学习(4)一方面是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说明他爱才、惜才;另一方面从侧面衬托出吕蒙才略的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 11.(1)D(2)C12.(1)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内容)(2)“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3)A句:“吃尽”和“消化尽”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用词生动,富于感染力。B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文化药方”是指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的文学研究目的。(4)勤恳、执著、热衷研究、默默无闻等13.(1)反衬(或衬托)(2)具体指兰草“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的封锁”。(3)第一层次:描写(或描绘)兰草。第二层次:赞美(或赞颂)兰草。(4)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奋斗生机(5)含义理解要点: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作用:提示(表现、突出)主旨(中心、主题)。(6)所选语句: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三朵白色的小花。旁批:“竟”字用得很好,表示情况发生的意外,没有料到在那洪水肆虐时,兰草能顽强地活下来。通过一个“竟”字表现了“我”的惊喜;“我”不顾一切,也表明“我”对兰草的敬佩。14.【参考例文】人生路上,感谢有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付出太多了,我们应该感谢他们的陪伴。有一种母亲,为了孩子放弃工作,倾尽心力,用爱陪伴孩子成长,还有一种母亲,担起“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之责,努力工作,用成功作为孩子的榜样。在我看来,这都是她们表达母爱的一种方式,陪伴也好,榜样也好,人生这条漫漫长路,感谢有你在身旁,给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母亲的陪伴无声地表达着她对孩子的爱,这是责任,更是母爱。人生路上,感谢有母亲的陪伴。 作家刘瑜成为母亲后写了一封长信给她的孩子,她写道:“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加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更加完整,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她认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 因此,母亲有义务有责任陪伴孩子。也许陪伴是因为,她们也同样感谢有孩子,让她们的人生路更加完整,从而让人生更加完整。 张爱玲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而选择陪伴孩子的母亲,便是“因为孩子,放弃工作,守住一个家,守护一座城。” 无可否认,选择留在家中陪伴孩子的母亲是伟大的,也或许是像刘瑜对小布谷的爱一样让人值得尊重的。但同时,选择在就业岗位上坚持学习,为孩子做榜样的母亲,也同样值得敬重。 据新闻报道,一个小女孩为一个路边受伤的外国人做口译,使救助的医生明白病人伤在何处,拯救了一条生命。记者随后了解,这名小女孩的母亲是做手语工作的,小女孩从小受母亲的熏陶,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一些常用的手语翻译,因此才能及时为这位特殊的路人提供了他最重要的帮助。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接受着母亲的教育。对于这一类母亲,我们要致以敬意,也同样要感谢她们,为孩子做出了人生的榜样。 从花很多的时间倾尽心力去陪伴孩子的母亲,到努力工作用尽心思去培育孩子的母亲,她们表达爱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目的却大同小异。因此,她们都值得孩子去说一声感谢:“人生路上,感谢有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三),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三),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课内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阶段语文测试(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奇山异水馆,红色博物馆,新闻发布馆,山水梦寻馆,山水名士馆,山水写作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