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8 磁铁的磁极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8027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鄂教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8 磁铁的磁极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8027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鄂教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8 磁铁的磁极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8027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鄂教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鄂教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6 校园“寻宝” 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鄂教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7 认识磁铁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鄂教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9 磁极间的作用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鄂教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10 认识指南针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鄂教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11 制作指南针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8 磁铁的磁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8 磁铁的磁极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改进,明确要求,测试吸铁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8.磁铁的磁极年级及学期一年级下学期相关领域物质科学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科学概念: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知道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作磁极;一块磁铁上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南极和北极。科学探究:学生依据己有经验能预测条形多磁铁的哪些部位吸铁能力最强;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通过多种方法探究磁铁吸铁能力最强的部位,能简要叙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科学态度:学生对探究磁铁磁极的活动表现出兴趣并积极投入。愿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如实讲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尤其当他人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认识磁铁的磁极特点,能通过动手实验找到磁铁的磁极,了解磁铁可以指示方向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磁铁哪些部位的吸铁能力最强,以及磁铁有指示方向的性质。教学难点:学生在动手实践基础上,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法,找出磁铁的磁极的秘密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孩子们,请看老师的演示,将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不部位,松开手后,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小钢珠会向磁铁的两端滚动。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大胆推测:磁铁两端吸铁的能力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播放实验录像2分钟实践探究怎样做才能说明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PPT):你打算怎么做实验。2. 需要使用老师提供的若干曲别针和条形磁铁。3、注意曲别针要一个个分开,不要别注,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4. 实验做完以后,思考,这个结果和你想的一样吗?二、改进、设计实验针对预设一:教师在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除了磁铁两端吸铁的能力强,以外,磁铁中既不在中间双不在两端的部位吸铁能力的大小能看出来吗?教师出示磁铁的模形图,指出磁铁中间与两端之间的部分。请学生思考。板贴:条形磁铁图小结: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把磁铁放进曲别针盒里再拿出来的方式很容易地看到磁铁两端吸上来曲别针最多,但并不很准确。针对预设二:有的同学一个一个往上吸曲别针,这种方法,你同意吗?这种吸法要注意什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在磁铁上找到固定的几个点,去吸引曲别针,曲别针相连时要首尾相接,掉下去的曲别针不应当算个数。三、明确要求,测试吸铁能力教师出示实验器材。(曲别针和条形磁体、铁架台) 教师PPT小结:1.用铁架台上的夹子将条形磁铁从中间固定。像老师的一样。2.曲别针要首尾相接,掉下来的不算数。3、在固定的五个位置实验,并将数据记录下来4.限时十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利用PPT倒计时10分钟。一、学生根据要求和自己的经验,利用手里的曲别针和条形磁铁尝试吸看哪个部位吸得多,并展示汇报。预设一:有学生直接把条形磁铁放在了曲别针盒里,然后拿起来。预设二:还有的同学把条形磁铁拿起来,把曲别针一个个往上吸。二、学生观察示范的学生,思考这个实验结果是什么。
交流。预设:学生发现靠近磁铁两边接触的地方吸上来许多曲别针,其他的部位,没有吸上来。而且下面连在了一块,不容易数出来,
学生比较:如果在条形磁铁固定的几个位置,使用曲别针去吸,再数一数吸上来的个数结果会更准确。但位置不容易确定。 还有的学生会发现自己拿磁铁拿不稳,总会歪,曲别针就会掉下来。三、学生按照要求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铁架台上。了解实验的要求,组内做好分工。记录员,操作员安排好。学生领工具盒。学生进行实验,测试条形磁铁各个部位的吸铁能力,并将数据记录下来。1、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已有认知,引发冲突。质疑研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学习。 2.观察比较活动中,学生感受到想深入研究事物还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3.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注重事实,用科学的数据说话的实验探究能力。 4、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清楚的观察到了磁铁各部位吸铁能力的不同。 5.边实验,边记录,培养了学生用事实说话的习惯。 PPT展台板贴条形磁铁铁架台曲别针滚珠17分钟分享交流PPT提示时间到,教师提问:请各组同学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一、 收集数据,总结实验: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实验结果,你知道了什么:磁铁两端的吸铁能力最强。补充铁屑资料。二、教师小结我们把磁铁吸铁能力最强的部位也就是磁力最大的部位叫磁极板贴:磁极的概念。三、请学生找一找磁极出示U形磁铁,请学生用最快的方法找到它的磁极,老师提供了滚珠和曲别针。引导同学思考U形磁铁的固定方式。并PPT展示实验结果。 想一想:你为什么这么做?哪种方式更容易找到磁极?一、学生认识磁铁的磁极。二、请学生介绍,展示用滚珠或使用曲别针找到磁极的方法:预设:学生利用滚珠在小磁针上松手后,滚球滚向了两端;小磁针两端粘上的曲别针最多……
学生在前面演示操作1.分享促交流。在交流活动中,学生学会了通过实验理解磁铁两端的磁力最大。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2.通过经历了完整的实验过程,体会合作的意义。 3.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的方法探究磁铁磁极实验的过程。 展台U形磁铁滚珠曲别针12分钟巩固延伸一、展示条形磁铁的磁极。请学生将同形磁铁悬挂起来,当磁铁停止转动,静止时,观察磁铁的磁极,有什么发现。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条形磁铁所指的方向。小结:磁铁的磁极可以指示方向我们把指南的一极叫做南极用S表示;把指北的一极叫做北极用N表示。板贴:磁铁可以指方向南极S,北极N。三、思考橄榄形磁铁,环形磁铁的磁极怎样找,有几个呢?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一、 学生分小组做实
验,并将实验结果画出来。学生集体观察每组摆放的磁铁,说一说磁铁的指向。二、找一找U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三、学生思考其他形状的磁铁的磁极怎么找。学生课下继续研究磁铁。1.进一步认识磁极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 2.有效迁移,在思考中提升,进一步认识磁铁的磁极。 3、进一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对磁铁的探究兴趣条形磁铁铁架台线板贴9分钟 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对个人评价:从听讲、发言、整理等方面给予实时的评价,具体评价个人表现好的地方,口头表扬。2.对小组评价:制作速度快的个人可以在评价表上给自己小组加分奖励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根据课堂表现情况为自己画上对应表情;学生根据课堂表现情况评价自己同组学生,并画对应表情评价量规科学概念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能说出磁铁的磁极的特点,并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优秀良好及格能说出磁铁的磁极的特点,并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能说出磁铁的磁极的特点,并能进行实验操作。能说出磁铁的磁极的特点,并能实验操作。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说明规范的实验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优秀良好及格通过比较能说明规范的实验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能说明规范的实验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能说明规范的实验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好科学探究: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积极动脑,分析实验结果,形成正确的结论。优秀良好及格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积极动脑,分析实验结果,形成正确的结论。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积极动脑,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结论。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知道正确的结论。科学态度: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表现出乐于合作探究的兴趣优秀良好及格表现出对科学实验的浓厚的兴趣,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高。表现出对科学实验探究有兴趣,参与活动态度积极。表现出对科学实验探究有兴趣,参与不够积极。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及格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积极分享活动中的经验和感受。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在教室鼓励下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在教师鼓励下简单说出自己的想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8 磁铁的磁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8 磁铁的磁极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8 推力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