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班级下册 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 试卷 1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8章 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卷 试卷 7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9章 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 试卷 5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期末物理练习卷 试卷 11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试卷 9 次下载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6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
1. 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2. 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手影
B. 放大镜
C.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 潜望镜
3. 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B. 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C. 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后缩
4.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筷子在水中“折断”是光的色散现象
C.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凸透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 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 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 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6. 下列光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是等大的实像
B. 木工师傅用一只眼沿棱的方向看,检查木板的棱是否平直,是利用光的反射
C. 水中筷子看上去向下弯折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 物体距凸透镜距离在f和2f之间时,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7. 小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实验过程中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B. 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将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右移动
C. 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D. 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将会有一半的区域变暗
8. 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9. 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实像
B.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
C.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10. 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11. 杭州火车东站启用了人脸识别系统,人们在摄像机前0.5∼1.2米处采集面部图像,就能进行身份核验,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相机的镜头( )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米 B.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米
C.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米 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米
12. 对生活中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能会聚光线
B. 电影荧幕上的像是利用凸透镜,经光的折射形成虚像
C. 手电筒的反射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经过小孔而形成的像,与小孔形状无关
13. 如图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对光有______,可用于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14. 爷爷是个远视眼,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爷爷眼睛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或“后”)方,爷爷需要配戴由______透镜片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15. 近视同学的晶状体相比于不近视的同学更加______(选填“凸”或“凹”)一些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16. 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地画面。
17. 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图,应配戴______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18. 清晨室外花叶上有许多露珠,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粗大,这是露珠产生______镜的功能,形成叶脉的______(填“实”或“虚”)像.
19. 小强做了一个使如图光路图成立的光学实验,你认为他实验时在虚线框中放入的透镜应该是______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你判断的依据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原传播方向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主光轴。
20. 新华社消息: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的第二位,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6%。如图,______ 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选填“甲”或“乙”),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_ 透镜制成的眼镜片(选填“凸”或“凹”)。
21. 小明在垦利眼镜店配戴眼镜时,发现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格所示,通过性能、价格比较,最终他选择了树脂镜片和铜合金镜架组成的眼镜。
材料技术参数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
/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小明所配戴的眼镜,每块树脂镜片的体积为5cm3,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16g,求:
(1)小明佩戴眼镜的总质量有多大?
(2)小明佩戴眼镜的镜架为铜合金材质,若以同样形状的钛合金镜架代替铜合金镜架,镜架质量可减少多少克?
(3)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眼镜,请你为防控近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2. 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9m,竖直立着的2m长的竹竿的影长2.2m,问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作出图后再解)。
23. 请你解释和解答下列问题:
(1)小李用一只f=5cm的放大镜来观察地图中的a 点时,可以看到a 点清晰放大的像。
他说a 点离透镜的距离是5cm。
他的说法不正确,请你将错误之处圈出来,并在其下方改正。
(2)黑箱内有一只焦距为3cm 的凸透镜和一只平面镜,请你画出黑箱内的光路图,并标出平面镜上入射角的度数。
(3)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凸面镜有:金属图钉面、______。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______。
24. 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_____、______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面空格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①______、②______。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3)如果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______(选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应该佩戴______镜来矫正。
(4)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
A.10cm∼25cmB.10cm∼极远处C.0∼25cmD.0∼10cm。
25.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______。(填序号)
①大光圈;②小光圈;③平面镜;④凹面镜
(2)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__。
(3)如图甲、乙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载玻片时的视野,若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______。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4)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有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目镜为______,物镜为______。
(5)如图丙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______个。
26. 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来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3)当鼠标向前推移时,感光器件上的像相对于光学感应器在向______移动。
(4)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
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图示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
A、手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故B错误。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D、潜望镜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平时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区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
3.【答案】C
【解析】
【分析】
(1)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首先通过物镜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然后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
(2)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当物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u增大,像距v减小,同时像也在减小。
此题考查了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目镜与物镜的成像特点,还涉及到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
AC、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故A错误,C正确;
B、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其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相似,故B错误;
D、记录“红月亮”时,应该在原来全景照的基础上,拉长镜头,拍下月亮的特写镜头,相对应全景照,此时的像变大,像距变大,因此应将镜头向前伸,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解:
A、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我们看到筷子变弯折,故B错误;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
D、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其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C。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方便以后解题。
5.【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将蜡烛移至a处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移动光屏,找不到像,故A错误;
B.将蜡烛移至b处时,物距等于焦距,此时不成像,故B错误;
C.将蜡烛移至c处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
D.将蜡烛移至d处时,物距大于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此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6.【答案】D
【解析】解: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木工师傅闭一只眼,用另一只眼沿棱的方向看过去,检查木板的棱是否平直,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B错误;
C、水中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错误;
D、当物体与凸透镜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制作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1)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木工师傅检查木板的棱是否平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3)光线由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使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曲;
(4)当物距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如图所示,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够说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A错误;
B、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物距缩小,则像距变大,所以应将蜡烛右移,同时光屏也向右移,故B正确;
C、由图可知,u=50cm-20cm=30cm>2f,f<65cm-50cm=15cm<2f,解得,7.5cm
故选:B。
(1)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2)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分析,要使像变大,则应减小物距,并增大像距;
(3)u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掌握成像特点及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同时自己做一些总结,更有利于对成像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8.【答案】C
【解析】解:A、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A错;
B、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故B错误;
C、对于凹透镜,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故C正确;
D、对于凹透镜,过焦点的光线不属于特殊光线,折射光线将远离主光轴,故D错误。
故选:C。
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9.【答案】A
【解析】解:A、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老花镜镜片也是凸透镜,因此,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故B正确;
C、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C正确;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故D正确。
故选:A。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判断其像与物的变化关系。
本题以自制简易投影仪为例,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知其成像的特点与规律,并会分析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10.【答案】AC
【解析】解:
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
拿走近视镜片后,蜡烛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
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
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
11.【答案】B
【解析】解:人脸识别系统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则人脸识别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人要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才能成清晰的实像,已知人到摄像头的距离最小为0.5m,则0.5m>2f,所以f<0.25m,即镜头的焦距小于0.25m,故B正确。
故选:B。
人脸识别系统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人要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清晰的实像。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12.【答案】D
【解析】解:A、当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光路会变得会聚,故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汽车驾驶室两侧的观后镜是凸面镜,其作用是能扩大视野,故A错误;
B、电影屏幕上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不是虚像,故B错误;
C、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手电筒中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能“聚光”使光线成为平行光,故C错误;
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经过小孔而形成的像,与小孔形状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1)在光学元件中,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
(3)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在物体后面出现的光射不到的区域。
本题考查光现象,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
13.【答案】会聚作用 远视眼
【解析】解: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故答案为:会聚作用;远视眼。
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14.【答案】后 凸
【解析】解:爷爷是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对远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后;凸。
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对远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纠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矫正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要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具体应用。
15.【答案】凸 左
【解析】解:近视的成因是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所以近视同学的晶状体相比于不近视的同学更加凸;
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拿走近视镜片后,蜡烛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即将光屏向左移动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凸;左。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
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
凸透镜成实像时,若在凸透镜前放一凹透镜,像将远离透镜移动;若在凸透镜前放一凸透镜,像将靠近透镜移动。在调节上满足“物近像远像变大”。
16.【答案】缩小 减小
【解析】解:(1)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也就是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增大了物距,这时需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故答案为:缩小;减小。
(1)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制成的,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
凸透镜的成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很多光学器材都是利用凸透镜制成的:如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只不过是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像。
17.【答案】甲 凹
【解析】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则乙是远视眼的成因。
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由图可知,甲是近视眼的成因;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甲;凹。
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
18.【答案】放大;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难度一般。
水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相当于放大镜.。
【解答】
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功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叶脉看起来比较大.
故答案为:放大;虚。
19.【答案】凹透镜 远离
【解析】解:由图可知,经过透镜后的光线相对于原直线传播方向是远离凸透镜的主光轴的,变得发散了,故该透镜为凹透镜。
故答案为:凹透镜;远离。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属于基础题目。
20.【答案】乙 凹
【解析】解:由甲图可知: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由乙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为:乙;凹。
①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②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21.【答案】解:(1)由公式ρ=mV得两块树脂镜片的质量为:
m1=ρ1V1=1.3g/cm3×5cm3×2=13g,
小明佩戴眼镜的总质量:
;
(2)由公式ρ=mV得铜合金镜架的体积:
,
钛合金架的体积V'=V=2cm3;
钛合金架的质量为:
,
镜架质量减少值:
△m=m-m'=16g-9g=7g;
(3)建议:①读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尽量保持25cm的距离;②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写字;③放下手机,多看书。
答:(1)小明佩戴眼镜的总质量为29g;
(2)小明佩戴眼镜的镜架为铜合金材质,若以同样形状的钛合金镜架代替铜合金镜架,镜架质量可减少7g;
(3)建议:①读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尽量保持25cm的距离;②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写字;③放下手机,多看书。
【解析】(1)已知树脂镜片的体积和密度,利用m=ρV求树脂镜片的质量,加上镜架的质量,可得小明佩戴眼镜的总质量。
(2)先利用V=mρ求铜合金镜架的体积,因钛合金架的体积等于铜合金镜架的体积,再利用m=ρV求钛合金镜架的质量,进而求出镜架质量减少值。
(3)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知识建议学生合理用眼即可。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近视眼的预防的知识,属于基础题目。
22.【答案】已知:h2=2mL2=2.2mL1=6.9m
求:h1=?
解:
在阳光下,物体高度和影子长度如下图:
,
根据相似性对应边成正比得
h1h2=L1L2,
代入数值得
h1=L1L2⋅h2=6.9m2.2m×2m≈6.27m。
答:电线杆的高度为6.27m。
【解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影子长度与物体高度成正比。
此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一道物理与数学相结合的综合题,但难度不大,正确的作出示意图,可以帮助分析,降低难度。
23.【答案】汽车观后镜 大
【解析】解:(1)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u
(2)根据主光轴的位置,画出凸透镜,折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且方向斜向下,作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作出平面镜,如图:
(3)平行光经凸面镜反射后会发散,根据光路可逆,大范围的物体反射的光经凸面镜反射后会平行,所以凸面镜看到的范围大,如图钉面、汽车后视镜、有些哈哈镜等。
故答案为:汽车后视镜、大。
(1)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物距小于焦距);
(2)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斜向下,平面镜应在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上;
(3)平行光经平面镜反射后仍平行,经凸面镜反射后会发散。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还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4.【答案】① ② 倒立 缩小 焦距 像距 前 凹透 B
【解析】解: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即是利用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即厚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3)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
(4)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故选B。
故答案为:(1)倒立;缩小;(2)焦距;像距;(3)前;凹透;(4)B。
本题属于材料阅读分析题,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提供的材料,仔细阅读短文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材料阅读题所占比例逐年递增,这类题型给出一个情景材料,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理解,从材料中捕捉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材料阅读题取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所举事例贴近生活,要求学生思维活跃,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探究。
25.【答案】②③ qC20×45×2
【解析】解:(1)显微镜调节光线的结构有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光线较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的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光线较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平面镜;
(2)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故观察“b”是看到的像是“q”;
(3)显微镜下的物体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甲图中看到的物体在左下角,说明物体在右上角,要使像在中央,应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4)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使用最大的倍数组合,即20×的目镜和45×的物镜;
(5)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时,能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是8个,将镜头换成10×和40×,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视野变为原来的14,只能看到2个细胞。
故答案为:(1)②③;(2)q;(3)C;(4)20×;45×;(5)2。
(1)显微镜的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2)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3)显微镜所成的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5)根据两次放大倍数关系计算看到的细胞数量。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是中考的重要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成像的特点,具有综合性。
26.【答案】漫反射 实像 前 像没有刚好成在光学感应器上(或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下方)
【解析】解:(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发生漫反射;
(2)感应器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是利用二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的原理,因此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感应器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鼠标向前推移时,物向前推移,感光器件上的像相对于光学感应器也向前移动。
(4)鼠标悬空相当于增大了物距这时候像距会变小,因为成像透镜和光学感应器距离是不变的,导致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下方,即像没有刚好成在光学感应器上。
故答案为:(1)漫反射;(2)实像;(3)前;(4)像没有刚好成在光学感应器上(或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下方。
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1)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这就是漫反射现象;
(2)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鼠标向前推移时,物向前推移,凸透镜所成的像也向前移动;
(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来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了漫反射现象和照相机成像原理的了解和掌握,要会结合材料提供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