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第1页
    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第2页
    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一列火车进站了,甲说,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张三问李四,某顾客与小吃店的服务员对话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列火车进站了。有个小伙子抢先上了火车,一看,座无虚席。他就厚着脸皮硬往一位老大爷身边挤座儿。老大爷不高兴了,说:“小伙子,别硬坐了,座位已经满了。”小伙子嬉皮笑脸地说:“老大爷,没办法,我买的就是‘硬座’票。”这个小伙子在说话时( )
    ①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②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③故意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④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某天,一小轿车被盗,经过侦破,警方现确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审讯过程中,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我没有偷"乙∶"车是丁偷的"丙∶"车是乙偷的"丁∶"我没有偷"现在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罪犯是 ( );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罪犯是( )
    A.甲丙B.乙丁C.甲乙D.丙丁
    3.甲说:“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息。”乙说:“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 ”从科学思维角度看,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甲干扰别人娱乐,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B.乙违反同一律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C.甲夸大其词,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乙违反排中律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4.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们班同学都是团员。”乙说:“丁不是团员。”丙说:“我们班有人不是团员。”丁说:“乙也不是团员。”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测可推出以下判断肯定是真的一项为( )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丁,乙是团员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5.自相矛盾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作出两个互相否定的断定。下列各项断定自相矛盾的是( )
    A.在张经理发言后,老陈说:“我基本上完全同意张经理的意见。”
    B.小李在一次辩论会上说:“人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C.方老师在介绍生物的分类时说:“眼虫既有动物的特征,也有植物的特征。”
    D.小陈在介绍南极洲动物情况时说:“南极海岸地带,鸟类的种类虽少,但鸟却很多。”
    6.张三问李四:“你常看《新闻联播》吗? ”李四回答:“谁说我不常看《新闻联播》? ”张三又问李四:“这么说你常看《新闻联播》了? ”李四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看 《新闻联播》。”从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判定,李四的回答( )
    A.违反了矛盾律B.违反了排中律
    C.既违反了矛盾律,又违反了排中律D.既没有违反矛盾律,又没有违反排中律
    7.“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①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为一谈
    ②用逻辑矛盾否认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③否认了逻辑矛盾是辩证矛盾的主观反映
    ④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对立起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而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的观点( )
    A.违背了矛盾律B.违背了排中律C.违背了同一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
    9.某顾客与小吃店的服务员对话如下: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啤酒里有苍蝇!服务员:啊,不要紧,我们这儿的苍蝇不会喝很多酒。上述对话中服务员的回答( )
    ①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②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③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
    ④并没有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以经济代价最小的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并极力宣扬“处理后的核废水无害,可以喝”,而日本首相菅义伟却拒绝尝试一杯“稀释过的核废水”的提议。从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看,此举( )
    ①违背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逻辑错误
    ②违背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逻辑错误
    ③违背了明确性要求,对“核废水是否有害”的论断持两不可态度
    ④违背了一致性要求,对“核废水是否有害”的两个论断必有一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规律都是对生活实践的提炼和总结
    ②只要是形式逻辑正确,就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③如果形式逻辑正确,就能实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④从形式结构看,形式结构正确,就能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一个年轻人想去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工作,爱迪生亲自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对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了之后,惊奇地说:“什么!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这个年轻人之所以会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是因为其违反了( )
    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3月16日凌晨,“东海利剑”打击成品油走私集中行动在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8个省市同步进行,一举打掉成品油走私犯罪团伙14个,查证走私成品油累计近100万吨,案值约50亿元。本次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4名,其中四名主犯,并且受雇于香港老板。主犯嫌疑人有甲、乙、丙、丁。
    下面是审问笔录:
    甲说:“反正不是我联系香港的。”
    乙说:“是丁。”
    丙说:“是乙联系的。”
    丁说:“乙是诬陷。”
    假设他们当中只有一个说假话,只有一个主犯单线联系香港,请问:
    (1)单线联系香港的主犯是谁?
    (2)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14.一位青年满怀信心地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后问他:“你想用什么器皿来装这种万能溶液呢?”那位青年无言以对。
    那位青年为什么会无言以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老大爷所说“硬坐”的意思是一定要坐着,小伙子所说“硬座”的意思是客运列车车厢内安装的一种座椅类型。这个小伙子在说话时故意把“硬坐”换成“硬座”,这在逻辑上叫做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①②说法正确,③④说法错误。
    2.答案:C
    解析: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供词真,根据排中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唯一的真话在乙、丁中,则甲、丙的供词为假。甲说他不是罪犯为假,则甲是罪犯。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根据不矛盾律,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乙、丁中必有一句假话,则甲、丙为真话。甲说我不是罪犯是真话,则甲不是罪犯;丙说的话为真,则乙是罪犯。故选:C。
    3.答案:B
    解析:提示:甲所说的“别人”,指除打牌者之外的人。乙故意将其偷换为打牌者和甲之外的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这种没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维,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有“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项。ACD三项说法错误,应排除。
    4.答案:A
    解析:甲说全班同学都是团员,而丙说有人不是团员,二者存在矛盾;由于只有一假,可知乙、丁为真,所以乙和丁都不是团员;由此可推出有人不是团员为真,即丙为真;所以可知甲说假话。A正确。
    5.答案:A
    解析:A中的“基本上完全同意”自相矛盾,“基本上同意”和“完全同 意”是两个互相否定的论断;B中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是针对人类 群体而言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是针对人的个体而言的,这句话 是从不同方面对人的认识能力作出的相反论断,属于事物本身的客观矛盾;C中的“有动物的特征”和“有植物的特征”不符合自相矛盾 定义中的“两个互相否定的论断”;D中的“鸟类的种类虽少”和“鸟 却很多”不符合自相矛盾定义中的“同一对象”,不属于“自相矛盾”。 故正确答案为A。
    6.答案:C
    解析: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论断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李四先回答“谁说我不常看《新闻联播》?”是说自己常看《新闻联播》,从而否定自己不常看《新闻联播》;而他接着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看《新闻联播》”是说自己不常看《新闻联播》,从而否定自己常看《新闻联播》。由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可知,李四的回答互相否定的内容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所以正确答案为C。
    7.答案:B
    解析:逻辑矛盾仅仅出现在思维领域中,是可以避免的。“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显然是承认逻辑矛盾存在,而认为“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则是否认了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题中观点并没有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为一谈,而是将两者对立起来,②③④正确,故选B。
    8.答案:B
    解析:排中律的基本内容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的意思:处于有用无用之间,是在两者之间摆动,违反了排中律,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题中服务员的回答转移了顾客 的话题,犯了 “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解析:这个年轻人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但却没有器皿能够放置这种万能溶液,所以这个年轻人违 背了矛盾律的要求,B当选。
    13.答案:(1)乙是单线联系香港的主犯。
    (2)因为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根据矛盾律,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因为乙、丁供词相互矛盾,乙、丁中必有一句是假话,则甲、丙为真话。甲说“反正不是我联系香港的”是真话,则甲不是,丙说的话为真,则乙是。
    解析: (1)本问要求判断单线联系香港的主犯是谁。联想主千知识:矛盾律,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甲说:“反正不是我联系香港的。”乙说:“是丁。”丙说:“是乙联系的。”丁说:“乙是诬陷。”假设他们当中只有一个说假话,运用矛盾律可推断出乙是单线联系香港的主犯。
    (2)本问要求写出推理过程。联想主干知识:矛盾律,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因为这四人中只有人说假话,根据矛盾律,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因为乙、丁供词相互矛盾,乙、丁中必有一句是假话,则甲、丙为真话。甲说“反正不是我联系香港的”是真话,则甲不是,丙说的话为真,则乙是。
    14.答案:①该青年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②科学的思维是无矛盾性的思维,应遵循不矛盾律的要求,即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表示对A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③爱迪生抓住逻辑矛盾,揭开了“万能溶液能溶解一切物品”,这种说法的荒谬。如果是溶液就要用器皿盛放,否则溶液便会四处流淌,无法使用。如果用器皿盛放,这个器皿必须是不能被溶解的,否则就无法盛放。如果这个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那么该“万能溶液能溶解一切物品”就不能成立。因而该青年无言以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逻辑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要避免思维出现“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守矛盾律的要求。题干中青年想发明的能溶解一切物品的万能溶液,肯定要装在不能被溶解的器皿里,否则这种溶液就无处存放,这明显自相矛盾。

    相关试卷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爱因斯坦指出,某商场的汽车被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