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478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046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478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046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478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046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478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478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佳作点评,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期主题: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
【作文导写】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
②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③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⑤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朱熹)
对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看法,那么,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请在以上句子中任选三个,以“我看读书”为中心,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题给了写作提示“对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看法,那么,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故考生要先理解五个句子蕴含的观点,在写作时分析评论他人的观点,并结合前人的诗句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和理解。第①句重点在于人在不同时期读书的收获不同,年龄越大,经历越多,读书的收获越丰富。第②句讲的是读书的方法,不能死读书,死钻牛角尖,不能局限在书中。第③句重点在于读书的广博特点,不能拘于一书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要有眼光。第④句讲读书的作用,读书可以提升个人写作的水平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第⑤句说读书的方法,要专心,要做到心、眼、口三方面结合。
参考立意:
读书,要有广度、厚度
活学广用,方为上“读”
字斟句酌,遍览群书
用一生的时光,与书为伴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
佳作品读
【佳作点评】
【佳作赏析】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
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中华文化千百年之风韵悠长尽在字里行间。随着实体书店的创新风潮,书籍作为文化之载体再次回归于你我眼眸之中。在这个注意力稀缺而又速朽的时代中,也许读书可以作为我们摆脱裹挟的手段,在物欲横流里精细耕种一方心田。
于是,如何读书成为大众不可回避的话题。而我看来,只有秉初心、重积累、活运用、深体悟,方能嗅得书香满庭芳。
读书之道,首在积累。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多阅读,重积累的重要性。当下青年常常指望依赖碎片化阅读,使得阅读数量最大化。于是知识付费清单早早摆上各专家学者为你“精挑细选”的文段。然而读书仅仅如此就足够了吗?自然不是!积累的道理人人都懂,古有王羲之墨染池塘方有入木三分之笔力,今有华为于云淡风清季节做极限生存之备,可见积累之必要。在学习工作之闲,不如将心交给书,让书带你遍历人世繁华,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高筑书籍九层台,也许我们会生活得更自在、更充盈。
读书之道,需重活用。死读书,囿于书本而不知变通乃读书之大忌。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一味地生搬硬套,只会让我们陷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怪圈,本本主义教条化。走红网络的才女武亦姝,正是由于将书中精华凝结内化而滋养身心,方能于言谈举止中尽显娉婷。而樊锦诗奶奶也助力青年人将书上壁间的文字进行数据化处理,演绎成煌煌风华的“飞天敦煌”!只有你我谨记书言,精准运用,书本才能从摆设变为时代加速器,让我们的生活更具人文色彩。
读书之道,更在深思。王国维先生曾言读书之境,强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读书,口眼心三者皆到还不够,需重视阶段性体悟。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此言得之!一个人只有反复琢磨,读薄读厚每本意味深长的书,他的人生才能到达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凸显大格局与大智慧。
读书原为发言立志,今人读者,愿携手勠力,积累、活用、深思,愿字里行间,溢满书香。
为人处世
如果可以,我还是想要做到200%
01
曾经读到过杨澜的一则故事,我至今难忘。
1996年的时候,杨澜生平第一次采访到了基辛格博士。彼时的杨澜还在美国留学,因为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也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事先也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所以最终采访时,她问的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听上去感觉非常缺乏逻辑和深度。面对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高端采访,年轻的杨澜几乎是以失败告终。
继那次采访之后,杨澜开始反思自己的采访技巧和水平。于是她向自己的导师请教该如何改进。导师问了她一个与采访毫不相干的问题,“把一条鱼全身擦湿要多少水?”杨澜答,“把棉花蘸上水就足够把一条鱼擦湿了。”
导师又问,“你养一条鱼,是不是仅靠棉花里的那点水就可以呢?”她回答,“那样的话,鱼根本无法存活,它至少需要一个鱼缸的水才行。”
“事实上,一条鱼所能接触到的只有棉花里的那点水。采访也一样,必须做足100%的准备,哪怕最终要浪费99%的努力。”导师解释到。
后来,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年少的记忆中,指引着我前行的道路。把一件事情完成很容易,但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要为了那1%的成果甘愿付出100%的努力。这世间没有谁的成功是轻松应付而来的,只有那些懂得积累和沉淀的人,才能让机遇的种子有土壤可扎根。
如果能够得到那1%的果实,我想我甚至愿意付出200%的汗水。
毕竟这世间最遗憾的事情,是你本来可以做到,却因为吊儿郎当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而最终错过。
02
记得大一刚开学那会儿,我去面试文工团的歌唱组,因为嗓音和音准都还不错,所以前两轮的面试都十分顺利地通过了。
在即将到来的第三轮考核中,面试官给我布置了一首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歌。凭着对自己音乐细胞的自信,在听了两遍之后我就觉得差不多会唱了。再加上根据之前的经验,侥幸觉着考官怎么也不会要求把整首歌都唱完,所以在学会副歌那几句之后我就专心忙别的事情去了。
然而不凑巧的是,就在三轮面试当天,考官竟出奇地要求我们把规定的曲目合着伴奏从头唱到尾。听到这个要求时,我心里不禁发了一阵虚,因为除了对副歌记得比较清楚之外,我对其他部分的歌词基本上是一片模糊。
听到考官叫到我的名字,尽管大脑一片空白,我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场。果不其然,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并且因为心虚生发出许多的紧张,开头的那一段我完全想不起来该怎么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只能站在台前低着头、手里死死攥紧麦克风,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一直等到副歌的部分才勉强唱出声来。
面试的结果可想而知。我想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天在台上每分每秒的感受。
唱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可是会不会唱就是态度问题。
03
人往往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栽跟头。
就像老话说的一样,“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人。”我的面试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总是自以为自己很擅长唱歌,所以就觉得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也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然而恰恰是这种自负心理让我疏于准备,直接导致了后来面试中的尴尬与失败。
这件事一直警醒着我,让我懂得越是自认为擅长的事情,就越不能掉以轻心,越是要做足了准备。
练习一首歌千遍百遍,才能在登台时表演的那一遍中尽量避免突如其来的问题。倘使没有那千百遍的努力做铺垫,这唯一一次的表演,你也未必不会心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人的经验,并非是随便说说而已。你想要博得那一分钟的满堂彩,就要让汗水浸透了衣裳,事先预想完失败的无数种可能。
这世上没有生来一击即中的枪王,只有用无数发子弹喂出来得百步穿杨。
04
其实不论是做自己擅长的还是不擅长的事情,但凡你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多留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肯定没错。
我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说要准备考研。而在这之中,很多人都是想着先玩儿几年,等到了大三再努力;或者在考研和就业之间摇摆不定,准备到时候再看情况。那些从入学开始就坚定目标,认真对待自己专业课的同学真的是少之又少。
可通过我的观察发现,最终能够顺利考上研究生的,大部分还是那些平时就愿意把时间和精力分给学习的人。毕竟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上来比拼天资。所以那些在岁月中步履不停的人,注定能在时光的沙滩上捡到更多的贝壳。毕竟学习的越多,你考试中遇到的空白就越小,你的底气也越足,心态也越好。
付出200%的努力,就是在给自己铺垫一个良性循环的场。
05
我很喜欢“稳妥”这个词。当然我指的“稳妥”并不是那种一辈子活得小心翼翼、中规中矩,按照他人的指示过活,不敢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能靠一份枯燥无趣的工作谋生,被邻居大爷夸着“标准的人生”……我所喜欢的“稳妥”是去做一件自己内心认定了、非常想要做或者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然后用足够的努力去准备、去打下基础,直到可以毫不费力地圆满完成它。即使在准备的过程中,我需要做到200%的努力。
我的一位朋友K,在大一要结束时想申请转专业,但是辅导员通知需要拿出许多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才可以通过转专业的申请。K知道辅导员所提的要求几乎不可能完成,但还是不得不着手准备一份无可挑剔的证明。
他花了很长时间写了几篇关于此专业的趣味书籍的读后感;做了好几遍才储分析测试及其他专业性性格职业测试,将结果打印整理;并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份两千字的职业规划;还加上了他父母支持他转专业的亲笔书信。
当他将这样厚实的一沓“证明”上交之后,连学院领导都夸他准备得非常充分。原本苛刻的调专业条件也因为这份诚心有了可以满足的希望。K说,'我觉得我准备地这么用心,不论结果如何,我都问心无愧。”
的确,如果真能努力地做到200%,就算不一定会赢,输了也问心无愧。外力不可阻挡,但是人总不能输给自己。
06
回到开头所讲的那个关于杨澜的故事。
后来,在中美建交30周年之时,杨澜再次采访了基辛格博士。但在这次的采访之前,杨澜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其中包括了基辛格博士在哈佛当教授时写的论文、演讲稿和他的传记,甚至连他七本厚重的学术书籍杨澜也都一并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
在这次采访中,杨澜精心准备的问题让基辛格博士起身称赞。这次的采访虽时间短暂,但却凭着其精妙的问答和深刻的阐发得到了中外诸多外交家的认可。
事后,杨澜说,“我看了那么多资料,虽然最终只用在一两个问题上,但并不表示事先的准备是多余的。好比是一条鱼,需要的仅仅是吸在棉花里的那点水,可要养活一条鱼,必须要一鱼缸的水。正是这些看上去多余的水,让鱼可以游向任何一个方向!”
做够100%,往往能够让你从平凡者中脱颖而出,踏入人生的另外一个层次。但倘若你愿意再多花一些功夫,付出200%的努力,时间一久,我相信你会渐渐达到一种普通人可望不可即的高度。
所以如果我生来没有天赋过人,我还是希望能够用200%的准备,去博取那1%的可能。只有拼尽了全力,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毫不费力,而也只有这样,我们最终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
小说阅读
倒插门
赵 新
老汉的名字很特别,叫凑合。
女人去世后,凑合老汉就跟着大儿子立春一起生活。凑合老汉原本打算单打独斗,自炊自食,这样可以自己做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可是他不会做饭,他—做饭就心里发慌,手忙脚乱,那饭一顿生,一顿熟,一顿硬,一顿软;有时候忘了添水,把锅烧得通红;有时候吃不出味道,原来忘了搁油搁盐。所以万般无奈,还是跟了立春过。
这天早晨,立春把一碗饺子递到凑合手里。那饺子一闻就香,凑合也饿了,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兴致勃勃。
立春问道:爹,好吃?
凑合说:傻小子,饺子还不好吃?常言说饺子香糖瓜甜,江米粽子黏又黏……
立春笑了:好吃就好。好吃我们还给你包。爹,我问你一句话,咱们村选举村长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
凑合点了点头。凑合觉得村长的事情离自己很远,大家选上谁算谁,选上谁都好,自己保证听从使唤。
立春却很认真:爹,咱说好了,选举那天你投我一票!
凑合的手猛地一抖,两只筷子“啪啦”一声落到了地慢上。凑合心里想,我的儿啊,就是讨吃的二狗能当村长,你立春也不能当村长,你做人太自私,有什么好处光往自己怀里搂,名声也不好……凑合捡起地上的筷子说:小子,这当村长有什么好处呀,光开会,光动嘴皮子,光费脑筋,我看还是不当好!
立春往他跟前凑了凑:爹,你知道什么,当村长当然有好处,有了权什么都有,这么大的村子这么多的人,咱说了算数!
凑合说咽:可是村长得担责任呀谱,你有那个本事么?
立春说:什么责任不责任,当上我就有本事了。爹,你必须投我一票,谁叫你是我爹哩!凑合再也吃不下去了。
村野里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阳光灿烂。凑合拿了锄头走到麦田里时,二小子立秋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把老汉拉到田埂上坐下,挨着他的肩膀说:爹,我有几句心里话,想和爹说一说。
凑合点了一袋烟,让立秋把话说下去。
立秋开门见山:我看爹过得凄惶孤单,想给爹找个白天做饭、夜里做伴儿的人。
凑合的心猛得动了一下。
立秋说:爹跟着我哥吃饭,寄人篱下,可不是长法。我嫂子那人阴阳怪气,指桑骂槐,指鸡说狗,爹还得看她的脸色,心里憋屈不憋屈?
凑合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
立秋说:爹,我老丈母娘今年才五十六岁,听说她愿意再往前走一步,找个老实厚道通情达理的庄稼人,我看你就很合适。
凑合激动了,那老太太他见过多次,长得白白胖胖清清爽爽,心眼儿好得光想别人不想自己。有她做伴儿当然好,可是人家愿意不愿意?
立秋说:爹要同意我就去她家里一趟,听听她的口气。估计希望很大,她在我们跟前老是夸奖你,说你人性好身体好,是个吃苦耐劳靠得住的人儿。
凑合激动得坐不住了,立起身来红着脸问:小子,你哪一天去?
立秋很沉着:不着急,我准备咱们村选举以后再去。爹,这次选村长,你可要投我一票。凑合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立秋:爹,听说我哥也想当村长,你千万不能选他,他在村里名声很臭!
立秋走了。看着那个背影,凑合心里很不是滋味。
凑合想,亏你说得出口,我给你投票,你给我说媒,拿着选举做交易,这是什么手段?这是什么品质?
凑合又想,要不我就投他一票,助他一臂之力?这样两全其美,花好月圆,他也高兴,我也欢喜。
凑合又想,不行不行,立秋当村长绝对不行,立秋特别好喝酒,而且一喝就醉,喝醉了张牙舞爪很张狂,舞棍弄棒很吓人,只怕闹出大乱子!
晌午回家吃饭时,立春问他:爹,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立秋都和你说了一些什么呀,你们两个嘀嘀咕咕好半天?
立春很不满意地说:爹,你在我们家吃饭呢,你不能胳膊肘子往外扭,你不能选他而不选我,记住啦?
凑合说: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
选举那天会场里没有凑合。有人给凑合请假说,别等他啦,他看望立秋的丈母娘去啦,可能要在那里住几天。有人马上笑了,插嘴说:哟,孤男妇寡女,他这不是倒插门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中老汉名为“凑合”,有深层含义。这个名字暗示了老汉不善料理自己生活的特点,同时反衬了他在是非问题上决不凑合的性格。
B.小说题目是“倒插门”,但全文主要情节与“倒插门”没有关系,这并非失误,而是作者故意为之,他是要借这样奇异的题目吸引读者。
C.小说写立秋出场,是“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忽然”说明他的出现令凑合老汉感到意外,“闪”字则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
D.小说人物语言很有表现力。比如凑合老汉说的“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一连三个“记”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心态。
2.小说中凑合老汉的形象有哪些显著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 凑合老汉在听了两个儿子的游说之后,反应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与解析
1.A【解析】B项不准确,作者以终“倒插门”为题,确有引起读者注意的意图,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倒插门”显示了凑合老汉宁可背上“倒插门”的名声也不选儿子当村长,从而表现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凑合的特点。C项错在“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这不是写他的敏捷,而是在表现他的鬼鬼祟祟。D项,“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情态”不对。老汉连用三个“记”,实际是不耐烦的表现,是急欲让儿子停止劝说。
2. ①耿直(或坚持原则)(或不徇私情)。他认为两个儿子都不适合当村长,所以不投他们的票。②不善打理生活。连做饭这样的事他都做不好,只好跟着儿子过。③隐忍,委永曲求全。虽然遭儿媳冷嘲热讽,他并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忍受。④讲究策略。对两个儿子的请求不明确表态,投票时缺席。(6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3. 听了立春的游说后,凑合老汉很吃惊,委婉地表示不同意,因为他心里认为立春太自私、名声差。听了立秋的游说后,凑合老汉也不同意,但有所犹豫。不同意是因为立秋爱撒酒疯,而且看出立秋人品不好;犹豫是因为立秋说媒的事让他动了心。作用:写出反应的不同,可以避免小说情节重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6分)(一点2分)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475 早饭午饭晚饭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写作点拨,佳作点评,佳作展示一,佳作展示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505 幸福在至简至朴处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佳作点评,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 1527 不忘根本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文导写,文题展示,佳作点评,佳作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