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后练习题
展开1. 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先后出踢呼吸器官的顺序是( )
A.外鳃→内鳃→肺B.内鳃→外鳃→肺
C.肺→外鳃→内鳃D.内鳃→肺→外鳃
【答案】A
【解析】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经过几天以后,长出了口,能够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再过些时候,外鳃消失,长出内鳃,身体外面逐渐出现侧线,心脏发育成一心房一心室,从外部形态到内部构造都很像鱼。大约再过40天,蝌蚪又发生了进一步变化,先开始长出后肢,然后又长出前肢,尾部逐渐缩短,内鳃消失,肺形成,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变为二心房一心室,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不再像鱼,蝌蚪已变成了幼小的青蛙,幼蛙离水登陆,逐渐发育为成蛙,皮肤辅助呼吸。可见呼吸器官的发育顺序为外鳃-→内鳃-→肺和皮肤。故选A。
2.昆虫和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可以用下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 为卵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B为蛹期,C为成虫期
B.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A灭蝗的最佳时期
C.若用此图表示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则C为成蛙,它可以用肺兼皮肤进行呼吸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答案】D
【解析】A.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则A为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A正确。
B.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A是若虫期,C是成虫期。蝗虫的若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不能飞行,活动范围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具有翅能飞行,活动范围大,因此蝗虫主要危害禾本科农作物其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成虫时期。所以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灭蝗的最佳时期是若虫期,B正确。
C.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已知D为卵期,则A是蝌蚪,B是幼蛙,C是成蛙,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D.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则A是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家蚕在幼虫期会吐丝结茧,所以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时期,D错误。
3.青蛙和蟾蜍等两栖动物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监测动物,这与它们的结构和生理特征有关。 下列叙述不属于蛙类生理特征的是
A.受精过程需要在水中完成B.幼体的发育可以在水中或陆上进行
C.依靠皮肤辅助呼吸D.成体的生活需要在潮湿环境中
【答案】B
【解析】A.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受精卵在水中发育,A正确。
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B错误。
CD.青蛙主要用肺呼吸,由于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所以靠皮肤辅助呼吸。而冬眠期间的青蛙完全用皮肤呼吸,所以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CD正确。
4.青蛙与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相同点是
①变态发育②不经过蛹期③将卵产在水中④有性生殖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相同点:二者的发育的起始点都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不同点:青蛙的卵是产在水中,而家蚕的卵是产在植物的叶等无水的环境中。青蛙没有蛹,家蚕有蛹。
5.蛙的发育过程可正确表示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此过程反映蛙的发育是( )
A.完全变态发育B.不完全变态发育C.变态发育D.非变态发育
【答案】C
【解析】昆虫才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不是昆虫,因此A、B不符合题意;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蛙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这种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发育特点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C符合题意;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成体和幼体差别很大,是变态发育,故D不符合题意。
6. 两栖动物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主要原因是( )
A.两栖动物的体温不恒定
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C.两栖动物的心脏发育不够完善
D.两栖动物的肺发育不完善
【答案】B
【解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生殖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蛙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像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可见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
7.以下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殖时,有雌雄抱对行为
B.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
C.由幼体到成体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D.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变化情况是:内鳃→外鳃→肺
【答案】D
【解析】AB.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因此雌雄蛙抱对,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精子与卵的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故A、B准确。
C.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故C正确。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的外鳃退化再长出内鳃,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8.两栖动物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主要原因是( )
A.两栖动物的肺呼吸功能不够强大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C.两栖动物的体温不恒定D.两栖动物的心脏发育不够完整
【答案】B
【解析】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而且两栖动物的幼体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因此两栖动物不能完全适于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二、非选择题
9. 如图是青蛙、家蚕、蝗虫发育过程示意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蛙、家蚕、蝗虫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
(2)青蛙的发育过程中,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蝌蚪用_____呼吸、在水中生活,而青蛙用_____呼吸、能够在陆地生活.这种发育称为_____.
(3)对比图中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其最明显的区别是家蚕的发育有_____阶段,其发育过程称为_____.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都有_____现象,这是因为_____限制其生长,蜕掉旧的再由表皮细胞分泌形成新的,幼虫的身体就长大一些.
【答案】受精卵 鳃 肺和皮肤 变态发育 蛹 完全变态 蜕皮 外骨骼
【解析】(1)青蛙、蝗虫、家蚕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
(2)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通过对比可见家蚕的发育有蛹期。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精品综合训练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测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