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3 范进中举学案设计
展开“体验型课堂”学习方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范进中举
第一课时
【学习导言】
“学而优则仕 ”规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
槛,则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天翻地覆的变化着实让人吃惊,更有甚者,中举了,人却疯了,让我们一同
走进课文,理清思路,分析范进的前后变化及性格特征。
课前尝试: 读读课文、读读资料、查查写写、读读想想、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读通课文,我知道全文共有( )小节。
【读读资料】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清代规定:凡参加
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参加者称 儒生或童生 (不管年龄大小) ,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
称生员,俗称 秀才 ,这是得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 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
在各省城举行一次,考试时间在秋季。 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 会试在
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
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
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科举考试明朝以
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
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风貌。
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安徽全椒人。
【查查写写】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抄两遍。
中举( ) 作揖( )商酌( ) 拙病( ) 相公( )
兀自( ) 带挈( )名讳( ) 桑梓( )啐在嘴上( )
【读读想想】
读完小说,想一想,简略地谈谈我对小说的初步印象( 可以谈范进这个人物,可以谈科举制度,也可
以谈小说的创作构思等 )。
【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评改、订正。 (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课内对话: 读读课文、读读品品
【读读课文】
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
【读读品品】
中举前
1. 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如何呢 ? (在课本上划出,再将它整理归纳)
2. 在这种情形下,范进仍偷偷地参加了乡试。这说明了什么呢 ?想一想,记在下面。
中举后
1. 范进中举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课本上划出,再将它整理归纳。
2. 找出范进对胡屠户的态度变化的词句。这说明了什么呢 ?想一想,记在下面。
发疯时
1. 赏读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品读描写方法)
2. 范进中举发疯意味深长。仔细体味,把这深长的意味写在下面。
课后反审: 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完成语文作业本 P67—68 第 1-5 题。
“体验型课堂”学习方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19 范进中举
编写者:张利萍 审核者:韩高平
第二课时
【学习导言】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
让我们以胡屠户为例来赏析本文的讽刺艺术,并思考小说的主题。
课前尝试: 读读课文、做做练练、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熟读课文,重点细读课文对胡屠户描写部分。
【做做练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才去不到两个时候。 ( )
②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 )
③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④父子见教的是。( )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屠户把银子 (拿 捏 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舒 伸
)
张)过来,道:“这个,
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
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 (收 缩 放)了回去,往腰里
3. “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试着写出下列词语表达的称谓。
课内对话: 读读品品、想想写写
【读读品品】
仔细探究小说的讽刺艺术
(揣 塞 放)……
④生:
①阁下: _________
②足下: __________
③愚: ___________
【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评改、订正。
(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1.对比手法
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找出相关语句。想一想,胡屠户的性格特征。
2.夸张手法
列举夸张手法的运用和艺术效果。
3.细节描写
细节 1:张乡绅到访(分析典型的描写方法,人物性格特征)
细节 2:胡屠户赚银(分析典型的描写方法,人物性格特征)
【想想写写】
1. 联系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对范进的态度变化,想想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众生相?
2.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我的看法。
课后反审: 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1. 完成语文作业本 P69、 70,第 6-12 题。
2. 课外阅读《儒林外史。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3 范进中举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3 范进中举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走近作家作品,学习文中的生字难词,整体感知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3 范进中举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3 范进中举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路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3 范进中举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3 范进中举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