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077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077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077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共10页。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一、单选题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3℃,不一定都有晶体析出B.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的甲不一定比乙多C.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l0g的甲D.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40gD.将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4.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5.已知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约为36g。现称取3.6g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步骤,除去泥沙得到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A溶解B过滤C蒸发D转移 A.A B.B C.C D.D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7.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溶液一定只含两种溶质B.b溶液中一定有NaOH和Na2CO3C.白色固体一定不是纯净物D.干燥剂一定由NaOH和CaCl2组成8.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溶解度/g NaCl KCl NH4Cl KNO3 20 36.0 34.0 37.2 31.6 40 36.6 40.0 45.8 63.9 60 37.3 45.5 55.2110 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C.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D.60℃时降温到 20℃时,KNO3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9.如图为a、b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b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B.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t2℃时,将a、b两种物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a溶液析出的晶体比b多D.t2℃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10.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HNO3和FeCl3 B.NaOH和HClC.BaCl2和Na2SO4 D.KOH和CuSO411.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12.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13.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B.用氯化镁和硫酸钠制取少量氯化钠 复分解反应C.一氧化碳作燃料 化合反应D.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复分解反应二、简答题14.20℃时,在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加入 70g 硝酸钾,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不 考虑水蒸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时剩余固体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温度/℃2030405060剩余固体质量/g38.424.26.100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2)30℃时,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硝酸钾 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到 0.1%)(3)温度从 50℃升高到 60℃过程中,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填字母)。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4)将 6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达到目的有_____(填字母)。a 升温 b 降温 c 加适量硝酸钾 d 加适量水 e 恒温蒸发水(5)某同学要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时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 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_____(填字母)。A将硝酸钾研碎 B 用热水溶解 C 多加一些水 D 用玻璃棒搅拌15.从CuSO4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稀H2SO4、K2CO3溶液中,选出两种溶液,按题目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1)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____________;(2)酸与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____________;(3)有气体产生的反应____________;(4)发生了中和反应____________;(5)盐与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____________。三、推断题16.如图,长方形相邻顶点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A、B、C为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与各自长方形顶点上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A的固体常作制冷剂。分析1:A与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分析2:B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合理即可)分析3:C的物质类别是单______,它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合理即可)17.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是C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E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它们的转化如图所示(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A物质是_______。(2)B物质所属的类别是______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3)E→F的反应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4)F→D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8.有A、B、C、D、E、F六种物质的溶已知它们分别是K2CO3、BaCl2、Ca(NO3)2、NaCl、H2SO4、AgNO3中的某一种溶液。下图为常温时上述溶液两两混合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或生成微溶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的空格内用“↓”“↑”“-”表示出对应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F是________。四、实验题19.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Na2CO3溶液,用于演示灭火器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g,称量Na2CO3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2)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g,⑤中的溶液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3)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吸滤瓶的操作是___________。从橡胶管喷出大量液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五、计算题20.实验室中稀硫酸因标签破损,需测定其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稀硫酸样品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参考答案:1.D 2.C 3.C 4.C 5.B 6.D 7.B 8.C 9.C 10.B 11.D 12.B 13.C14. 31.6g 饱和 31.4% C bce ABD15. 2NaOH+CuSO4═Na2SO4+Cu(OH)2↓ BaCl2+H2SO4═BaSO4↓+2HCl K2CO3+H2SO4═K2SO4+H2O+CO2↑ 2NaOH+H2SO4═Na2SO4+2H2O BaCl2+CuSO4═BaSO4↓+CuCl2(合理即可)16.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浑浊 /(合理即可) 单质/金属 /(合理即可)17. 氧气 氧化物 放出 Ca(OH)2+Na2CO3=CaCO3↓+2NaOH18. 硝酸钙[或Ca(NO3)2]19. 16.0 托盘天平 不是 将烧杯尖嘴紧挨着吸滤瓶口,缓慢倾倒 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瓶内压强迅速增大20.(1)Na2SO4;(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