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077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077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077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共12页。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方法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是( )A.蒸馏 B.静置 C.过滤 D.消毒2.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3.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u2+、SO、Cl-、Na+ B.OH-、K+、NO、Ba2+C.Mg2+、SO、Al3+、NO D.Na+、CO、Ca2+、Cl-4.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碳酸盐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需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的是A.Cu(NO3)2 Na2SO4 MgCl2 HClB.FeCl3 HNO3 NaCl NaOHC.BaCl2 K2SO4 Na2CO3 KOHD.H2SO4 KCl BaCl2 CuCl26.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 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7.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n的数值是12C.甲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50g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溶解度/g NaCl KCl NH4Cl KNO3 20 36.0 34.0 37.2 31.6 40 36.6 40.0 45.8 63.9 60 37.3 45.5 55.2110 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C.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D.60℃时降温到 20℃时,KNO3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9.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B.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C.小苏打可用于培制糕点D.碳酸钾可用作化学肥料10.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11.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选项问题分析与设计A为何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B是否变质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是否全部变质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D如何除去杂质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二、简答题12.小红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为了探究碳酸饮料的某些性质,小红买来一瓶“雪碧”饮料,做了如下一系列实验.试帮助小红分析.未打开时,用手按捏塑料瓶壁,发现硬梆梆的.当拧开瓶盖发现从饮料中有气泡逸出.其原因是压强减小,气体溶解能力降低..小红还发现:从瓶底冒出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小红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请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点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3℃时,溶剂为100g水,溶质为的不饱和溶液。图中A点的意义是______。(2)若A,B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加20g水,则点的溶解度将______(填“增大”或“不变”);A,B两点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前者大”“后者大”或“相等”)。(3)当温度升高时,A点变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温度降低时,B点变动情况是____。14.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氯化钠35.736.036.637.338.439.8硝酸钾13.331.663.9110169246氢氧化钙0.190.170.140.120.090.08 ①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②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加热后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③20℃时,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④要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可以采用加热浓缩、_______过滤的方法,得到的滤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实验兴趣小组需要使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下图所示:①指出图中称量步骤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②若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三、推断题15.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C的用途为_________。(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B→D发生的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16.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H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2)F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17.已知A、B、C、D、E分别为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该五种溶液,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绘制的思维导图如下所示:(1)C中的溶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2)若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D为_________(填物质名称)。(3)为鉴别B和E,加入的物质X为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四、实验题18.实验桌上现有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铜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讨论猜想】进过分析,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小红:氢氧化钠、硫酸钠; 小华:氢氧化钠、碳酸钠;小明:碳酸钠、硫酸钠; 小亮: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实验探究】四位同学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有气泡产生. ______的猜想不正确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____ 小亮的猜想正确 3.继续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__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将试管A、B中的物质倒在同一烧杯中,然后过滤,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有______.1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K3均关闭)。打开K1、K2,将A中液体推入B中,关闭K1。待反应结束后,打开K3,将B中20 mL气体推入C中,关闭K3。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能证明C中反应发生,注射器活塞最终的位置可能是______ (填序号)。 A 2 mL处 B 10 mL处 C 20 mL处 D 22 mL处五、计算题20.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将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2)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3)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1.向10g氯化镁溶液中不断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有关数据转化,如图所示: (1)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g时,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2)计算该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A 2.B 3.C 4.A 5.B 6.C 7.C 8.C 9.B 10.C 11.C12.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距离液面越来越近,根据公式可知气泡内气体受到的压强在不断减小,气泡的体积在不断增大,因此从瓶底冒出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增大; 打开一瓶汽水,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冒出的气泡中含二氧化碳.13. 表示t2℃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1(g) 不变 前者大 不变 水平左移至曲线后沿曲线下移14.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减小 降温结晶 K+、、Na+、Cl- 称量时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左盘 氢氧化钠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2︰315. CaCO3 用作食品干燥剂(合理即可) 不属于16. CaCO3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17. CuSO4 氯化钠溶液 CO2或Na2CO3溶液(写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均可,答案合理即可)18. 小红 出现白色沉淀 沉淀一部分消失,并生成气泡 HCl、NaCl、BaCl219. AB20.(1)H2SO4和Na2SO4;(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3)设20g稀硫酸样品中含有硫酸的质量为。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21.(1)>;(2)解:加入12g氢氧化钠溶液时,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量达到最大0.580g。设氯化镁溶液中溶质MgCl2的质量为x解得x=0.950g故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