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单元 12词四首 第2课时 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制)九年级下册(2022年)

    第三单元 12词四首 第2课时 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制)九年级下册(2022年)第1页
    第三单元 12词四首 第2课时 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制)九年级下册(2022年)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2018)第三单元12 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2018)第三单元12 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文本链接,整体感知,课文精读,文章主旨,写作特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词四首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新课导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感受辛弃疾的英雄豪气。二、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三、文本链接这首词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陈亮是辛弃疾政治、学术上的好友。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排斥、打击的人物。淳熙十五年(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会于江西鹅湖,纵论天下大事。十余天后,陈亮别去,此后二人多唱和。这首词大约作于这次约会前后。四、整体感知1.听读,读准字音和节奏。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再读,理解诗句的意思。1)学生边读边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2)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理解诗句的含义。3.学生讨论下面问题。1)本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雄壮的军营生活、壮烈的战斗场面、豪壮的雄心壮志。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收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的大事。五、课文精读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词人想杀敌报国而不得,只能在醉梦里回忆当年领兵杀敌之快意的落寞。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营造了将士们喝酒吃肉、奏乐豪迈的气氛。3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字有何作用?点明出征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4.词的上片写军营生活的三个场面,分别是什么?描绘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分牛肉,听乐曲,点兵。展现了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5.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诗句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采用了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出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位抗战英雄的形象,表现出作者渴望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悲愤之情。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有意用壮词正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请体味这首词的是怎样体现的。1在场面,在军营生活的雄豪壮美:分食牛肉,奏悲凉苍劲之曲,沙场秋点兵的壮大场景。(2在人物超常的本领:骑飞快奔驰的的卢马,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风驰电掣,勇猛雄健。(3在志向:率师北伐,统一南北,为朝廷立功,成就英名。可怜白发生,不是一味地嗟叹,而是对现实的抗议,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六、文章主旨这首词追忆了作者当年在军中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抑郁悲愤之情。七、写作特点1.结构巧妙奇变。这首词前九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往事消逝,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从豪壮激昂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于是形成了前九句是一层意思,末句为一层意思的奇特结构。而前九句的追忆往事,都是为了衬托最后画龙点睛的那一句。这种奇特的结构形式是词人的独特创造,强烈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让人读后不能不为词人的不幸而义愤填膺、扼腕长叹。2.虚实有机结合。词人追忆当年抗金义军的军旅生活,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豪情,而军营、犒军、军乐、阅兵、战马、弓弦,则是在追忆中以虚拟之笔写成的多彩画面。然而现实并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故以可怜白发生来点明实情,猛然回到眼前,将词人的忠君之念、对个人功名的向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表现得含蓄而又直率。八、板书设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秋瑾《满江红》一、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秋瑾的《满江红》,了解一位巾帼英雄怀揣革命的崇高理想,冲破家庭的牢笼,踏上新的人生征途,创下一番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的艰辛历程。二、作者简介秋瑾,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三、文本链接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时所作,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时,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定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便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四、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为(wèi) 拭(shì) 侬(nóng2.听音频朗读,读出节奏。3.师生共译,理解大意。4.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上阕写明丽秋色,并表现自己的矛盾心理。下阕写由慷慨激昂的自白到知音难觅的悲叹再到寂寞自伤的痛苦。五、课文精读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中秋景色的清秀明丽,用典含情,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表达喜悦之情的内容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中表达冷落之感的句子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也有佳节独寓客栈、青春蹉跎的失落感和幽怨之情。2.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喊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心声;用的对比,突出了英雄气概;用的近音,的同音,形成了整齐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逼人,使人一咏不忘,成为震撼心灵的警策名句。3.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词作加以分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加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从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六、文章主旨这首词是言志之作,上阕主要写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下阕主要写自己冲破家庭牢笼,但不为世俗所理解,难觅知音,隐约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七、写作特点1.本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真切感人。2.善用典故抒写心绪。词中有直接化用,也有反说其语,写出作者的彷徨苦闷之情。八、板书设计满江红学生接受古代诗词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课中我插入了较多的讲解和背景介绍,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能投入到诗歌中去,课上得比较活跃。学生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上课的时候,大部分是学生自学,教师讲解的较少,但因为是几首词组合在一起,学生接连学习略显困难,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思考、接受;但对于接受能力较好的同学,效果却很好。

    相关教案

    初中人教部编版渔家傲秋思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渔家傲秋思教案设计,共8页。

    语文八年级下册(2018)蒹葭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2018)蒹葭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章)思念,五章)愿望,构思巧妙,精心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9 鱼我所欲也/《孟子》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9 鱼我所欲也/《孟子》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课文精读,文章主旨,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