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其中的写作技巧。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3.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学会仿写动物外形。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忆江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意思。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源:Zxxk.Com]一、情境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需要我们细细体味。1.(出示课件2)“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体味好句子)(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预设: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感觉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2.(出示课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写得好在哪里?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非常生动,传神。你认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写得那么传神、生动?(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很逼真、很有画面感。)3.(出示课件)“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找出文中的动词,说说写得怎么样。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1)这些动词分别是“落下来、折好、收拢”,很有条理。(2)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修辞语的运用“(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显得描写就非常细致,妥帖,很有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 4.教师小结:要想把语言写得优美生动,要描写细致,多使用一些恰当的修饰语,同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还要写得有画面感,写具体、生动。(板书:描写细致、修饰语、修辞手法、有画面感)(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课件)yuán zhì lāo 援(救援) 掷(投掷) 捞(打捞)Fù liáo luò缚(束缚) 缭(缭乱) 络(网络)zī ɡònɡ dài 资(资产) 贡(贡献) 贷(贷款)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注意读准平舌音“资”,翘舌音“掷”,边音“捞、缭、络”,前鼻音“援”,后鼻音“贡”。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1)复习形声字:(出示课件6)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是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如第一组的三个生字“援、掷、捞”形旁都是“扌”,表示与手有关,第二组的“缚、缭、络”偏旁都是“纟”,表示与丝线、绳索有关;第三组“资、贡、贷”偏旁都是“贝”,表示和钱财有关。(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2)本题形声字的分类。(课件出示7) ①左形右声:援、掷、捞、缚、缭、络 ②下形上声:资、贡、贷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左形右声:清 河 淌 油上声下形:忘 想 感 态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一)辨别运用近义词。1.读一读,说说括号中的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 轻快)的歌曲。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看看选择什么词语填空。3.小组代表发言。每组词语都是近义词,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填空:第一小题,“飘荡”是指在空中,这一句是说在水面上,应选“荡漾”。第二小题,形容歌曲,应该是“轻快的歌曲”较为恰当;第三小题,应选“灵敏”,因为是形容小狗的鼻子的。 练一练:轻巧 轻快1.燕子展着( )的翅膀,( )地飞过湖面。灵巧 灵敏2.电子温度计很( ),能随时显示出气温的变化。3.他的手特别( )。(二)句子积累。 (出示课件)读一读,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2.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抓住了动物的什么特点?(板书:抓住动物特点)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第一句描写的是小燕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燕子尾巴的形状。并且运用“的”字短语写出了小燕子的颜色和外形特点,再加上“一身、一双、一对”等量词的运用,将小燕子的外形描绘得生动具体。第二句介绍了独角仙的甲壳的颜色和触感,并运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写出了独角仙角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照样子,写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课件出示11)如,可爱的小狗它个子小小的,但是浑身肉嘟嘟的。小脑袋上三角形的耳朵耷拉着,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水汪汪的,炯炯有神,骨碌碌地上下转动着;乌黑的小鼻子总是湿润润的;身后的小尾巴毛茸茸的,扫在手上舒服极了!四、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出示课件12)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3.古诗简介:《忆江南》是一首词,是唐代文人白居易所作。本诗描绘了江南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板书:《忆江南》词)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4.(出示课件)词语解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译文:春日,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江水碧绿的颜色,只有蓝草可以相比。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对江南的回忆? (出示课件15)创作背景: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通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7.读出韵味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出示课件17):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8.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拓展延伸:描写江南的古诗词有哪些?1.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体味好句子,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形声字,学会辨析运用形近词,练习抓住特点写动物的外形,学习了古诗《忆江南》。作业布置:1抓住动物特点描写一个小动物。2.背诵《日积月累》,并每句名言的大概意思。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体味好句子: 描写细致 使用修饰语、修辞手法 有画面感形声字形旁表义 近义词辨析 抓住动物特点描写外形唐 白居易《忆江南》 成功之处: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先体味好句子,接着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形声字,学会辨析运用形近词,练习抓住特点写动物的外形,学习了古诗《忆江南》。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不足之处:由于是练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今后还应该设计有趣的情境或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优质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获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交流平台”,学习“识字加油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