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一年级下册 教案 18.《小猴子下山》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2年)

    一年级下册 教案 18.《小猴子下山》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2年)第1页
    一年级下册 教案 18.《小猴子下山》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2年)第2页
    一年级下册 教案 18.《小猴子下山》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2年)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共6页。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科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出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__又__”形式的词语。
    4.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情节。
    5.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情节。
    2.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么一起才个谜语吧?
    一物像人又像狗,
    爬竿上树是能手,
    擅长模仿人动作,
    家里没有山中有。
    打一动物,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小猴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小猴子的课文。
    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齐读。
    2.知识链接:
    猴子:哺乳动物,群居山林中,杂食性动物。猴子的大脑发达,行动灵活。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九位,与十二支配属“申”,一天十二时辰中的“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又称“猴时”。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hóu jiē bāi kánɡ mǎn rēnɡ
    猴 结 掰 扛 满 扔
    zhāi pěnɡ ɡuā bà bènɡ zhuī
    摘 捧 瓜 抱 蹦 追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识字方法:
    熟字比较:瓜——爪
    换一换:结——洁 扔——奶 扛——红 抱——泡
    (3)辨识多音字:
    “空”多音字,本文读“kōng”,组词“天空”,还有一个读音“kòng”,组词“空闲”。
    “结”本文读“jiē”,组词“结玉米”,还有一个读音“jié”,组词“冻结”。
    “只”本文就有两个读音,一个是“zhī”,组词“一只”,另一个读音为“zhǐ”,组词“只好”。
    4.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非常】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高兴】愉快而兴奋。[来源:学|科|网Z|X|X|K]
    【可爱】令人喜爱。
    二、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块、非、常、往、瓜、进、空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块、非、常、往、瓜、进、空”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
    块kuài
    结构:左右
    部首:土
    组词:一块 冰块
    造句:我吃了一块蛋糕。
    非 fēi
    结构:独体字
    部首:非
    组词:非常 莫非
    造句:妈妈每次给家人做饭的时候都非常开心。
    常 chánɡ
    结构:上下
    部首:巾
    组词:经常 常常
    造句:我经常和妈妈一起去公园赏花。
    往 wǎnɡ
    结构:左右
    部首:彳
    组词:往常 往来
    造句: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瓜 ɡuā
    结构:独体字
    部首:瓜
    组词:西瓜 黄瓜[来源:学。科。网]
    造句:妹妹喜欢吃西瓜。
    进jìn
    结构:半包围
    部首:辶
    组词:进去 进入
    造句:拐过去,我们很快进入了这个大厅。
    空kōnɡ[来源:Z*xx*k.Cm]
    结构:上下
    部首:穴
    组词:天空 空间
    造句:窗外,朵朵白云飘浮在广阔的天空中。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数一数,课文一共 个自然段。我会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5)
    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只小猴子下山来,走到玉米地里(掰玉米),来到桃树下(丢掉玉米摘桃子),走到瓜地里(丢掉桃子摘西瓜),后来又(扔掉西瓜追兔子),最后(空着手回家)的故事。
    讲授新课:
    自由朗读全文,找一找: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小猴子在这些地方做了什么?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下列图片,说一说猴子分别做了什么。(出示图片)
    这是什么地方?(玉米地)
    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子、又大又多的玉米)
    小猴子做了什么?(小猴子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
    指名读,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怎么做的?高兴吗?
    指导朗读,练读,读出小猴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高兴的心情。
    2.学习二至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幅图)自己读读看,你又看见了什么?
    (2)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 ),看见( ),就( )。”
    (板书:桃树下 桃子 又大又红 扔玉米摘桃子)
    (3)(课件出示第三幅图)谁能编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 ),看见( ),就( )。[来源:学§科§网Z§X§X§K]
    (4)看看你们填的对不对呢?学生读。(板书:瓜地里 西瓜又大又圆 扔桃子摘西瓜)
    (5)积累 “又( )又( )”的词语。
    ①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又( )又( )”的词语。
    (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
    ②类似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吗?
    (又细又软、又长又细、又白又胖、又香又甜、又香又脆、又白又嫩、又尖又细、又高又大、又高又壮)
    练读词语。
    (6)(出示图片)抱着西瓜的小猴子看见了什么?(小猴子看见一只小兔子。)
    小猴子又做了什么?(小猴子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它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结果?
    (出示句子,学生读:兔子跑进森林里,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板书:兔子蹦蹦跳跳 扔西瓜追兔子)
    (7)齐读最后一段,说一说小猴子最后带了什么回家?(出示图片)
    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了。
    3.思考: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因为小猴子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且三心二意,所以最终他什么也没找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小猴子下山经过的描写,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
    拓展延伸:
    今天,太阳下山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可太阳下山还会升起,瞧,新的一天又来了!今天的小猴子下山,又会发生怎么的故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编一编吧!
    课堂小结:
    同学们,所有的好东西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看着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他心里一定装满了后悔和难过。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经历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明能干起来啊!
    板书设计:
    扔玉米摘 桃子扔 桃子摘 西瓜
    小猴子下山 扔西瓜 追小兔 ——空手回家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成功之处:
    1.课件出示图片,导入课文相关人物,引到课文。检查预习,从字词入手,扫清阅读的障碍,读准生字的读音,把握文章的脉络。多元识字,自主识字。
    2.正确写字更是低年级的重点,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写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的习惯。
    3.《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对于这样一篇课文,面对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目标应该稍低一些。
    用集中识字的方式,在学生自读课文以后,以检查的形式来认读。其中的“掰、扛、扔、摘、抱”都是动词,可以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读。
    不足之处:
    1.注意课堂纪律的调控,教学的有序进行。
    2.课堂组织教学还要加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学生对于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都走到过道上表演了。不过,这又牵扯到一个课堂纪律的问题,孩子们一动起来,纪律就显得有点乱了。

    相关教案

    小学人教部编版18 小猴子下山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8 小猴子下山教案,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5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5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单元集中识字,多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