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教案 9.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2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099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下册 教案 9.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2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099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下册 教案 9.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2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099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下册 教案 9.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册 教案 9.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2年),共8页。
第九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符、欲、魂、借”等11个生字。能力、方法培养目标:正确、流利的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符、欲、魂、借”等11个生字。 2. 正确、流利的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生:春节,元宵节、清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描写节日情景的古诗。(板书:古诗三首)。二、识字解词1.学生一边看书,一边认真收听课文朗读。2、学生自己读古诗。(1)标注出文中不认识的字。(2)思考每首诗中写了那些景物。(3)初步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同学检查字音是否正确。分小组讨论:读完古诗,每个节日的特点是什么?(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课件出示需要认识的字: tú hún jiǔ mù xiōng bèi屠 苏 断 魂 酒 家 牧 童 兄 弟 倍 思 亲 (3)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二、生字书写出示生字:符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兄 独 异 佳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符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兄 独 异 佳”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书写。出示生字:“符”书写指导:竹字头的两部分分写在左右半格;“寸”横宜长,竖钩有力。组词、造句。出示生字:“欲”书写指导:“谷”第四笔捺改点,“口”小,“欠”捺舒展。组词、造句出示生字:“魂”:书写指导:右部长撇的撇尖伸向“云”下面,竖弯钩超出上部。组词、造句。出示生字:“借”: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上半部分两竖左短右长,末横长而盖下。组词、造句出示生字:“酒”书写指导:左窄右宽,“酉”的撇与竖弯不宜写得太长。组词、造句出示生字:“何”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可”首横长,“口”略小。组词、造句出示生字:“牧”书写指导:书写指导:“牛”末笔改提,“攵”首撇收于田字格中心。组词、造句出示生字:“兄”书写指导:“口”上宽下窄;“儿”竖弯钩舒展,超出上部。组词、造句出示生字:“独”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虫”框扁,末笔改提。组词、造句出示生字:“异”书写指导:上窄下宽,下部横长托起上部。组词、造句“佳”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两个土字均首横短,末横长。组词、造句(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三、理解词义。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元日】 指华山以东。【山东】 要,将要。【屠苏】 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欲】 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酒。【 瞳瞳日 】 指农历正月初一。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还记得学习古诗的方法吗?教师谈话:1. 知诗人 2. 解诗题 3. 读诗文 4. 明诗意 5. 入诗境 6.悟诗情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学习这三首古诗。2.现在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元日》(1)知 诗 人介绍诗人王安石 (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2)解诗题师:你知道《元日》的意思吗?师:指农历正月初一。本诗是作者在“元日”这一天的所见所闻。(3)读 诗 文。 教师指导学生读,学生自读,对读。(4)明 诗 意出示前两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岁除什么意思?屠苏社么意思?(生:一岁除:一年已尽。屠苏:一种酒。)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生: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教师订正,指导朗读:读出过节换了的气氛。范读,指名读。出示后两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师:瞳瞳日什么意思?(生: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你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吗?(生: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教师订正:指导朗读。学生自读。(5)入 诗 境看图,齐读古诗,体会诗中的节日的气氛。(6)悟 诗 情师: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3.现在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清明》(1)知 诗 人介绍诗人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2)解诗题师:你知道清明节吗?师: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都在这一天进行。 (3)读 诗 文 教师指导学生读,学生自读,对读。(4)明 诗 意出示前两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一说“纷纷、欲”的意思。 (纷纷:形容多。 欲:将要。)师: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生: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绵绵,旅途中的人走在远离家乡的路上怀念着已故的亲人,心里哀伤、烦乱。)教师订正,指导朗读:读诗时语调低沉。范读,指名读。出示后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说“借问、遥”的意思。(生:借问:请问。 遥:远)师:天两句用天气烘托气氛。你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吗?(生:蒌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教师订正:指导朗读:读出诗人凄迷、愁苦的心情。学生自读。(5)入 诗 境看图,齐读古诗,体会诗人凄迷、愁苦的性情。(6)悟 诗 情师:本诗描写了清明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好在找到了解脱的形式---- 饮酒。请带着忧伤、低沉的语调再读课文。 4.现在我们学习第三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知 诗 人介绍诗人王维:(706—761), 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2)解诗题师:你知道《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的意思吗?师: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一天,作者怀念山东边的亲人。 (3)读 诗 文教师指导学生读,学生自读,对读。(4)明 诗 意出示前两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异乡、为异客、倍”什么意思?(生:异乡:他乡。 为异客:做他乡的客人。 倍:更加。)师: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生: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教师订正,指导朗读:读出异乡佳节浓烈思亲的浓烈。范读,指名读。出示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吗?(生: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教师订正:指导朗读。学生自读。(5)入 诗 境看图,齐读古诗,读出诗人未能与兄弟团聚的遗憾和落寞。(6)悟 诗 情师: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读时语速稍快,读出沉郁的怀想思亲之情。【出示课件】 五、课堂小结。1.背诵三首古诗,说说每首古诗的意思。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节日的古诗。课堂练习(一)比一比组成词词。 旧 ( ) 符( ) 异( ) 佳 ( ) 就 ( ) 服( ) 导( ) 家 ( ) (二)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千门万户曈曈日 瞳瞳: 。 (2)路上行人欲断魂 欲: 。 参考答案:(一)桃符 欲断魂 借问 酒家 何处 牧童 兄弟 独立 异乡(二)新旧 就是 符号 服务 异同 领导 佳话 大家(三)(1)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那个的样子。 (2)将要。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根据诗中描写的景色画画。说说你知道描写节日的诗句。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元 日[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清 明[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抓住了三首诗节日的特点展开描述,又根据学习古诗的六步法学习古诗。适当的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方面蓄积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不足之处学生参与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