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2 圆的周长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圆的周长说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方法一绳测法,方法二滚动法,π≈314,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位和作用:《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的的。本节课既是圆的认识的深化,又是圆的面积的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作好了铺垫,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圆的周长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 概括能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法学法设计的课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创设情境,建立圆周长的概念.
小组合作,探究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探究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建立圆周长的概念.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2.学生自主揭示教学目标。3.建立圆周长的概念。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根据本节知识认识新概念抽象的特点,在引入新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显示口算训练,引导学生发现3.14这个奇妙的数字,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口算训练2.5×4= 1.25×8= 1.2×7= 3.5×6= 3.14×2= 3.14×3=3.14×4= 3.14×5=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一个口算训练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打下伏笔。
2.学生自主揭示教学目标让学生看到“圆的周长”这个课题后,想想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哪些问题,揭示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中展示教学目标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学有目标,听有方向,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所以我通过让学生看到课题后思考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揭示教学目标。
3.建立圆周长的概念让学生拿出圆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 ,说一说圆周长指的是哪部分?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圆的周长”,并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心理学实验证明,“理解的知识才能牢固掌握,理解的标志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这条曲线的长就是圆的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揭示圆周长概念。
二、小组合作,探究测量圆周长 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组合作,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然后让学生汇报归纳出常用的两种测量方法:线绕法、滚动法。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周长测量方法的探讨和实践,既让学生掌握了测量周长的方法和技巧,也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教学转化思想,为下一步研究圆周率做好了铺垫。
三、探究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1、猜测。 2、实验探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3、介绍圆周率的知识及祖冲之对圆周 率的贡献。 4、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或半径有关。
1.猜测课件演示,让观察这些圆,让学生思考并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直觉思维和猜想的意识。
2.探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我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圆片、绳子、直尺、剪刀等,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直径,计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并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课标依据: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突破了“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这一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并通过观察数据,归纳总结出: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
3、介绍圆周率的知识及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大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1000年。
设计意图: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4.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引导推导出:已知直径求圆的周长: C=πd 已知半径求圆的周长:C=2πr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和实验探究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发现圆周率,总结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概念,会使学生终生难忘,有效突破了难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基础练习。 2、综合练习。 3、开放练习。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主要考察学生对圆周率的理解及对公式的运用
这辆自行车后轮转一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经常看到或使用的自行车引出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是“化曲为直”思想的应用。
这辆自行车后轮轮胎的半径大约是0.3米。
设计意图:通过周长求直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本领。
五、全课小结,归纳升华
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3个问题都解决完了 ,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反思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备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每天绕着运动场跑一圈,合作要求,量一量,滚动法,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它们的周长不一样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5 圆2 圆的周长授课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5 圆2 圆的周长说课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