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0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0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0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0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0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06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07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08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文解读,课堂检测,延伸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趣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北家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
    契丹人多次更改国号,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C.松赞干布 D.完颜阿骨打
    “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段话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在上京临潢府。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正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年代是389年。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tián)猎是生涯。”经过约500年的发展,到唐朝时,契丹已逐渐强大起来。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西夏王朝的符牌用以证明持牌者身份所负使命,一般由两个能套合在一起的圆形铜牌组成。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A.鲜卑族 B.契丹族C.藏族 D.党项族
    大型史诗纪录片《神秘的西夏》以近年对西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西夏王朝从兴起到灭亡的发展过程为历史线索,生动翔实地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短暂却又神秘的西夏王朝。建立西夏王朝的是( )。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大明塔
    A.宋太祖 B.宋太宗C.宋真宗 D.宋神宗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其中“和”是主流。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劝说下列哪位皇帝亲征( )。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岁币。
    A.辽宋保持长久的和平局面 B.辽宋之间的对峙局面形成C.宋夏保持长久的和平局面 D.宋金之间的对峙局面形成
    “澶渊之盟”这一历史事件使( )。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州。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 )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岁币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北宋在战场上失利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利于边境安定和贸易往来
    1.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去相职。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
    答:面对辽国的大举入侵,寇准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打败辽军,使中原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此外,寇准一生为官40余年,举荐贤能,扶正祛邪,不徇私情,深得民心。此歌谣反映了民众对寇准的景仰和爱戴。
    答: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对民众的生活发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2.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宋与辽、西夏的互市北宋与过、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石,容量单位。宋代一石粮食约相当于今天60千克。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授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契丹族的生活,契丹的兴起,西夏的建立,西夏的发展,谁主沉浮,指点江山,辽与北宋和战,宋夏边界贸易兴旺,一半胡风似汉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任务一,任务二,政权建立前,政权建立后,任务三,宋夏和议,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澶渊之盟背景,澶渊之盟内容,这是个屈辱性和约,双方百姓安居乐业,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庆历和议,民族关系概述,对峙并立,碰撞交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