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回顾
    一、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
    从问题入手,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一种算法检验另一种算法是否正确。
    二、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首先确定题中的“1倍数”,再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优选精练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500×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3B.4C.5
    2.在计算35×24时,用2与35相乘得到的是( )
    A.70B.70个十C.70个百
    3.要使□89÷6的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
    A.6~9B.1~6C.1~5
    4.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从被除数的( )除起。
    A.个位B.百位C.高位
    5.下面各题中商最小的是( )
    A.729÷8B.375÷3C.648÷6
    6.一个两位数乘10,所得的积( )
    A.一定是三位数 B.一定是四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7.计算32×58时,用“58”中十位上的5乘32的积是( )
    A.150B.160C.1600
    8.一本书有187页,姐姐计划每天看6页,大约要___天看完。如果每天只看6页,计划的天数内___看完这本书。( )
    A.30,能B.30,不能C.40,能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75÷6,当商是两位数时,♦里最大能填 ;当商是三位数时,♦里最小能填 。
    10.赵阿姨带的钱正好可以买120千克苹果,她发现梨的单价只有苹果的一半,于是拿出一半的钱买梨,剩下的钱全部买苹果。赵阿姨一共买回苹果和梨 千克。
    11.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厚2毫米,100枚硬币摞起来大约有2 ,1000枚硬币摞起来大约有2 ,10000枚硬币摞起来大约有 米。
    12. 个4是464,20个13的和是 。
    13.小明准备把自己储蓄罐里的268元钱捐给贫困山区的3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大约可得捐款 元。
    14.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 ,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 。
    15.一支钢笔8元,12支钢笔96元。根据这些数据,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 。
    16.用3、9、8、6、5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相乘,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组成的最小两位数是 ,它们的积是 。(每个数字只用一次)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7.405÷6的商中间有0。 (判断对错)
    18.把18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每个花瓶插7朵. (判断对错)
    19.38乘49的积大于1200小于2000。 (判断对错)
    20.□2×□4积的个位上一定是8。 (判断对错)
    21.最小的两位数的50倍是550。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2.计算下面各题
    210÷2 651÷5验算 65×28 2×11验算
    五.应用题(共8小题)
    23.学校买来38米绳子,做晒衣绳用去了20米,剩下的绳子做9根同样的跳绳,每根跳绳有几米?
    一本书共68页,小明已经看完23页,剩下的5天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几页?
    哥哥和弟弟去栽树,哥哥栽了24行,弟弟栽了16行,每行树都有25棵。哥俩一共栽树多少棵?
    希望小学三年级一共有10个班,每个班有45名同学,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太平洋影视城有两种票价:甲票每张25元,共100个座位,乙票每张20元,共276个座位。星期三某场买票共收入4600元,本场最少有多少位观众?
    28.成人票15元,儿童票8元。
    (1)有70元,买8张儿童票,应找回多少钱?
    妈妈带小明和他的2个同学去公园玩。用40元钱买票够吗?
    29.学校运来31箱饮料,每箱42瓶,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30.电影院学生票20元一张,有学生座位120个;成人票40元一张,有成人座位25个,一场电影票房收入为2600元。
    (1)本场观众最少有多少人?
    本场观众最多有多少人?
    六.解答题(共3小题)
    31.圈一圈,填一填。
    老师布置了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小华写了25行,平均每行18个字,小华写的字数够吗?为什么?
    33.一本书180页,笑笑已经看了80页,剩下的5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500×6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500×60=30000;
    30000的末尾有4个0;
    所以,500×60的积的末尾有4个0。
    故选:B。
    【点评】关键是求出这两个数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分析】因数24中的2表示的是2个十,所以用它去乘35时得到的是70个十,即是700;据此解答。
    【解答】解:第二个因数中的2表示的是2个十
    20×35=700,也就是表示70个十。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整数乘法算理的掌握情况。
    3.【分析】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一位数,要使商是一个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一定不小于除数6,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要使□89÷6的商是三位数,则□≥6。所以□可以填的数有6、7、8、9,一共4个。
    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是判断: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一定不可小于除数,由此即可解答问题。
    4.【分析】根据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笔算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算起。
    故选:C。
    【点评】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分析】根据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解:729÷8=91……1
    375÷3=125
    648÷6=108
    所以各题中商最小的是729÷8。
    故选:A。
    【点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大小比较,除计算外,也可以利用百位上的数字与除数比较解答。
    6.【分析】两位数乘10,所得的结果相当于在它们的后面添上一个0,由此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解:两位数乘10,所得的结果相当于在它们的后面添上一个0。
    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法则。
    7.【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
    5个十乘32得160个十,就是1600。
    答:计算32×58时,用“58”中十位上的5乘32的积是160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
    8.【分析】一本书有187页,姐姐计划每天看6页,求大约需要几天看完,用187除以6进行计算,计算时把187看成180进行估算即可;要判断计划的天数内能否看完这本书,需要准确计算187÷6的结果。
    【解答】解:187÷6≈180÷6=30(页)
    所以大约需要6天看完。
    187÷6=30(天)……7(页)
    余下的7页,还需要1天
    30+1=31(天)
    30<31,所以计划的天数内不能看完这本书。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求解,注意这两个问题的区别。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分析】♦75÷6,当商是两位数时,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当商是三位数时,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75÷6,当商是两位数时,♦<6,那么♦中可以填1,2,3,4,5,最大填5;
    当商是三位数时,♦≥6,那么♦中可以填6,7,8,9,最小填6。
    故答案为:5;6。
    【点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所得的商是两位数,否则商是三位数。
    10.【分析】据题意,可知赵阿姨买了120÷2=60千克苹果,用剩余60千克苹果的钱可以买120千克的梨.所以赵阿姨一共买回60+120=180千克水果,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20÷2+120
    =60+120
    =180(千克)
    答:赵阿姨一共买回苹果和梨180千克。
    故答案为:18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赵阿姨买进的梨的千克数,然后再进行解答即可。
    11.【分析】1枚1元硬币约厚2毫米,100枚1元硬币摞起来厚100个2毫米,即2×100=200(毫米),再化成分米数;
    1枚1元硬币约厚2毫米,1000枚1元硬币摞起来厚1000个2毫米,即2×10=2000(毫米),再化成米数;
    1枚1元硬币约厚2毫米,10000枚1元硬币摞起来厚10000个2毫米,即2×10000=20000(毫米),再化成米数。
    【解答】解:2×100=200(毫米)
    200毫米=20厘米=2分米
    2×1000=2000(毫米)
    2000毫米=20分米=2米
    2×10000=20000(毫米)
    20000毫米=20米
    故答案为:分米,米,20。
    【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注意单位名称的换算。
    12.【分析】求几个4是464,用464÷4解答;求20个13的和是多少,用13×20解答。
    【解答】解:464÷4=116
    13×20=260
    答:116个4是464,20个13的和是260。
    故答案为:116,260。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运用。
    13.【分析】268元钱捐给贫困山区的3个小朋友,求平均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多少钱的捐款,就是把268平均分成3份,用268除以3进行求解,计算时把268看成270求解。
    【解答】解:268÷3≈270÷3=90(元)
    答:平均每个小朋友大约可得捐款90元。
    故答案为:90。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和除法估算的方法求解。
    14.【分析】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数a能被数b整除,或数b能整除数a.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也叫因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
    故答案为:倍数、因数。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除的意义以及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5.【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2×8=96(元)
    96÷12=8(元)
    96÷8=12(支)
    故答案为:12×8=96(元)、96÷12=8(元)、96÷8=12(支)。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16.【分析】用“3、9、8、6、5”这5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要使这个三位数最大就把最大的9放在三位数的百位,第二大的8放在三位数的十位,再把第三大的6放在三位数的个位;要使两位数最小,就把第二小3放在两位数的十位,最小的5放在两位数的个位;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9>8>6>5>3,所以用“3、9、8、6、5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986,组成一个最小的两位数是35
    986×35=34510
    故答案为:986,35,34510。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数位知识,要使这个三位数最大就把最大的9放在三位数的百位,第二大的8放在三位数的十位,再把第三大的6放在三位数的个位;要使两位数最小,就把第二小3放在两位数的十位,最小的5放在两位数的个位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7.【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算出得数,再判断即可。
    【解答】解:405÷6=67……3
    所以商中间没有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18.【分析】求每个花瓶插几朵,就相当于把18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18÷3=6(朵)
    即每个花瓶插6朵,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19.【分析】乘除法的估算,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按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解答】解:38×49
    ≈30×40
    =1200
    38×49
    ≈40×50
    =2000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估算时,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这样较简便。
    20.【分析】用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相乘,得到乘积的个位数就是□2×□4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字。
    【解答】解:□2×□4中,两个因数个位上相乘,2×4=8,
    所以□2×□4的积的个位上一定是8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两个整数相乘,乘积的个位数字,就是它们个位上的数字相乘得到的乘积的个位数。
    21.【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10的50倍就是10×50,计算出来即可。
    【解答】解:10×50=500,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位数以上的乘法。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2.【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注意题目要求.
    【解答】解:210÷2=105
    651÷5=130…1;
    验算:
    65×28=1820
    12×11=132
    验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解答,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五.应用题(共8小题)
    23.【分析】根据题意,用38减去20,求出剩下的米数,然后再除以9即可。
    【解答】解:(38﹣20)÷9
    =18÷9
    =2(米)
    答:每根跳绳有2米。
    【点评】考查了整数减法和除法的意义的运用。
    24.【分析】根据题意,用68减去23,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再除以5即可。
    【解答】解:(68﹣23)÷5
    =45÷5
    =9(页)
    答:他平均每天要看9页。
    【点评】考查了整数减法和除法的意义的运用。
    25.【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一共栽了多少行:24+16=40(行),再乘25即可求出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解答】解:(24+16)×25
    =40×25
    =1000(棵)
    答:哥俩一共栽树1000棵。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出一共栽了多少行,再乘每行的棵数即可解答问题。
    26.【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也就是求10个45是多少人,用45×10解答即可。
    【解答】解:45×10=450(名)
    答:三年级一共有450名同学。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
    27.【分析】要使观众人数最少,那么先把甲种票卖出,用甲种票的单价乘座位数,求出甲种票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再用总收入减去甲种票的收入,求出乙种票收入的钱数,再除以乙种票的单价,即可求出乙种票卖出的张数,再把两张票卖出的张数相加即可。
    【解答】解:(4600﹣25×100)÷20+100
    =(4600﹣2500)÷20+100
    =1100÷20+100
    =55+100
    =155(位)
    答:本场最少有155位观众。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要使人数最少,那么尽量的卖贵的票,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求解。
    28.【分析】(1)每张儿童票8元,8张儿童票总价为8×8=64元,找回钱为70﹣64=6(元);
    (2)妈妈带小明和他的2个同学去公园玩,成人票1张,儿童票3张,分别算出成人和儿童票的总价,然后加起来的和与40比较。
    【解答】解:(1)70﹣8×8
    =70﹣64
    =6(元)
    答:(1)应找回6元。
    (2)15+3×8
    =15+24
    =39(元)
    39元<40元
    答:(2)用40元钱买票够。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买门票的钱数,再与40元进行比较解答。
    29.【分析】用每箱的瓶数乘上箱数就是一共运来多少瓶饮料。
    【解答】解:42×31=1302(瓶)
    答:一共有1302瓶饮料。
    【点评】本题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列式求解即可。
    30.【分析】(1)要求本场观众最少有多少人,也就是成人座位满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25张成人票多少元,用本场收入减去成人票价再除以学生票价求出学生人数,然后把成人的人数和学生人数合并起来。
    (2)要求本场观众最多有多少人,也就是学生座位满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120张学生票多少元,用本场收入减去学生票价再除以成人票价求出成人的人数,然后把成人的人数和学生人数合并起来。
    【解答】解:(1)(2600﹣40×25)÷20+25
    =(2600﹣1000)÷20+25
    =1600÷20+25
    =80+25
    =105(人)
    答:本场观众最少有105人。
    (2)2600﹣20×120)÷40+120
    =(2600﹣2400)÷40+120
    =200÷40+120
    =5+120
    =125(人)
    答:本场观众最多有125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乘法、加法、减法的意义,掌握整数乘法、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六.解答题(共3小题)
    31.【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算5×24=120,再算10×24=240,然后把两次的乘积加起来即可。
    【解答】解:
    【点评】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两位数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及应用。
    32.【分析】平均每行18个字,25行共写了25个18,即18×25,然后再与500进行比较解答。
    【解答】解:18×25=450(个)
    450<500
    答:字数不够。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写字的总个数,然后再比较解答。
    33.【分析】一本书共180页,笑笑已经看了80页,则还剩下180﹣80页,剩下的5天看完,根据除法的意义,平均每天看(180﹣80)÷5=20页.
    【解答】解:(180﹣80)÷5
    =100÷5
    =20(页)
    答:平均每天看20页.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计算出剩余的页数,然后再用剩余的页数除以看的天数即可.

    相关学案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原卷版+解析版)——【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知识点+练习学案(苏教版):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原卷版+解析版)——【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知识点+练习学案(苏教版),文件包含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解析版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知识点+练习学案苏教版docx、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原卷版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知识点+练习学案苏教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原卷版+解析版)——【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知识点+练习学案(苏教版):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原卷版+解析版)——【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知识点+练习学案(苏教版),文件包含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解析版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知识点+练习学案苏教版docx、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原卷版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知识点+练习学案苏教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