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课件
-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六 化学计算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 化学与社会热点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四 工艺流程图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 物质推断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五 实验探究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 图表分析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 图表分析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概述,强化训练,典型例析,丙甲乙,丙乙甲,知识点4中和反应,乙甲丙,降温结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图象、图表题是近几年常考的一类化学试题,常以图象、图片、表格、标签、模型等形式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从题型结构看,图表题主要由“题干”“图表”和“问题”三部分组成。从试题内容看,该类试题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题干和图表相互补充,题干是图表的解释说明,图表是题干的直观表现。解答图象、图表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数据信息,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一、有关常见化学图标及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的考查
例题1(2020·河南)如图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装置图,则A处V形管内的固体粉末由_____色逐渐变黑;B处V形管内的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尾气点燃,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处V形管内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B处V形管内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尾气点燃,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红思维点拨 CO和CO2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气体,此题主要考查这两种气体的部分化学性质。对于一些常见物质的重要性质要进行分类归纳,由物质的性质推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因此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该题的解题关键。
二、有关化学实验原理分析的考查
例题2(2020·锦州)向液体X中加入固体Y,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下列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正确的是( )。A. X是水,Y是氧化钙B. X是水,Y是氢氧化钠C. X是水,Y是硝酸铵D. X是水,Y是氯化钠
解题思路A. 水与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广口瓶内温度升高,瓶内气体气压增大,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选项A不符合题意。B.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广口瓶内温度升高,瓶内气体气压增大,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选项B不符合题意。C.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广口瓶内温度降低,瓶内气体气压减小,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升高,选项C符合题意。D. 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广口瓶内气体气压几乎不变,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几乎不变,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 C思维点拨 此类题目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有关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考查
例题3(2020·深圳)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B.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C. 反应Ⅱ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 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解题思路A. 由图可知表示水,由两种元素组成还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A正确。B. 反应Ⅰ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 ,选项B错误。C.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选项C正确。D. 该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由水制备出氢气,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选项D正确。答案 B思维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微观示意图中各原子和分子要分辨清楚,化学方程式是解题的突破口。
四、有关分析表格数据、信息的考查
例题4(2020·株洲)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解题思路A. P增加了15 g,W减少了5 g,所以参与反应的质量比为15 g∶5 g=3∶1,选项A错误。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 g+2 g+14 g+18 g=20 g+x+4 g+13 g,x=2 g,说明Q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参与反应,选项B错误。C. 反应后R的质量为4 g,Q的质量为2 g,两者的质量比为4 g∶2 g=2∶1,选项C错误。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Q的质量未发生改变,符合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特点,但是其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无法判断,因此只能推断可能为催化剂,选项D正确。答案 D思维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质量不断增加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并根据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计算出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
五、有关坐标图象题的考查
此类题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曲线图直观地表示出来。解答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分析图象的变化趋势,做到“五看”:看坐标、看起点、看交点、看拐点、看比例;重点关注图象的横纵坐标,图象的起点、交点和拐点。将图象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象走势分析作答。
知识点1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pH变化
例题5 (2020·天水)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B.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 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 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解题思路 A. 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镁的活动性比锌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选项A错误。B.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B错误。C. 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小,故选项C错误。D. 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的溶液为中性,pH=7,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继续加入,溶液pH逐渐升高,故选项D正确。答案 D思维点拨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象。
知识点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例题6 (2020·遂宁)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电解水B. 等质量且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锌、铁两种金属分别逐滴滴入过量的同种稀硫酸C. 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锌粉至过量D.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充分反应
解题思路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质量比为1∶8,故选项A错误。B. 稀硫酸过量,等质量且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锌、铁均完全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横轴为硫酸的质量,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时,锌和铁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选项B错误。C. 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锌粉,由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溶液的质量减小,硝酸铜质量不变,则硝酸铜质量分数增大;硝酸银反应完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溶液质量增大,硝酸铜质量逐渐减小至零,则硝酸铜质量分数逐渐减小至0。故选项C正确。
D.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混合,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知,无论是氯化镁还是氢氧化钙先消耗完,生成的氢氧化镁或氯化钙的质量都不可能等于反应前氯化镁或氢氧化钙的质量,故选项D错误。答案 C思维点拨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与盐的反应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知识点3 溶解度曲线
例题7 (2020·抚顺)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题思路(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丙>甲=乙。(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较快,若要提纯甲,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由图可知t1 ℃时,丙的溶解度是40 g,将50 g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40 g,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40∶(40+100)=2∶7。
解题思路(4)t3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甲、乙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溶液质量减小,且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结晶析出更多,故降温后溶液质量甲小于乙,丙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故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答案(1)丙>甲=乙(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2∶7(4)丙>乙>甲思维点拨 准确理解溶解度曲线图中“点” “线”等各部分的含义是解答本类题的前提,通过分析点的位置和含义、曲线的变化趋势(上升、下降、不变、缓陡)、坐标数据等提取答题信息。
例题8 (2020·滨州)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D. 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解题思路A. 根据图示,c点所示溶液pH<7,呈酸性,错误。B. 从图中溶液的pH由大逐渐变小可知,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 a点所示溶液pH>7,呈碱性,溶液中氢氧化钾没有全部被反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应该是K2SO4和KOH,错误。C. 根据图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的pH起点大于7,且随着试剂的加入pH由大逐渐变小,可见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错误。
解题思路D. b点溶液的pH=7,此时硫酸和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不和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因此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pH继续减小。根据分析,虽然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溶液pH继续减小,但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正确。答案 D思维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知识点5 涉及两个反应的图象
例题9 (2020·陕西)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Cl、Na2CO3、H2SO4、CuCl2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B. b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C. 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D. 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H不断增大
解题思路A. 由图象可知,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沉淀产生,滴加到一定量后才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酸,且不可能是稀硫酸,因为硫酸与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沉淀,反应开始就会有沉淀生成。所以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铜,而盐酸不能与碳酸钠共存,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选项A正确。B. b点对应的是氢氧化钡与氯化铜刚好反应完,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也是生成氯化钡,故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氯化钡,选项B正确。
解题思路C. c点对应的是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钡,故溶液中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钡,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选项C不正确。D. 沉淀出现前,滴加的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使烧杯内的盐酸逐渐减少,溶液酸性变弱,故烧杯内溶液的pH不断增大,选项D正确。答案 C思维点拨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以及每个反应的先后顺序,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补齐废弃物与垃圾桶的连线。
2. 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3.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4. 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
5.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负载金原子的催化体系,使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仅有1种金属元素的原子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C. 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变成+3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7.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正值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值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无增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3D. 乙、丁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8. 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9. 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0.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11. 下列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2.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 b点得到的固体为CuC. 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D. d点得到的混合物中有2种金属单质
13. 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X是氢氧化钠B. 图中a点的阴离子是OH-C. 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D.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5.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Ⅰ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6. 取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100 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微型专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表题 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置换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16专题十六 化学图表题 (含答案),共58页。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一图像分析,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Ⅰ坐标曲线,Ⅱ数字化实验曲线,CO2或K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