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单元检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8128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单元检测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8128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单元检测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8128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 章节综合检测试题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M处位于,震中位于南极点的,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双龙”探极,彰显实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传统航线和北极东北航线示意图(如图),完成1~4题。
1.图中M处位于( )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英吉利海峡
2.某游轮自欧洲西部经传统航线来中国旅游,依次经过(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东北航线的优势是( )
A.四季皆可通航 B.通航里程更短
C.途经国家更多 D.沿线港口众多
4.北极东北航线沿线通航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易缺氧 B.台风多
C.浮冰多 D.沙尘多
5.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均温高
B.南极洲被四大洋环绕
C.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D.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因纽特人是白种人
2021年1月23日,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中位于(61.70°S,55.60°W)。中国长城站震感明显。读图,完成6~7题。
6.震中位于南极点的(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7.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
A.以海洋为主 B.气候寒冷
C.科考规模大 D.环境保护力度小
8.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全年可见极昼、极夜现象
B.北冰洋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洋
C.南、北两极四季分明而季节相反
D.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9.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已建成的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与经纬度(80°25′S, 76°58′E)相吻合的是__________;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方向。
(2)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为酷寒、烈风、______________,形成南极地区酷寒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和________因素。
(3)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多选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此期间南半球大致处在________季。
(4)当科考队员登上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
10.“双龙”探极,彰显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0月,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与“雪龙”号相互配合,形成双船作业模式,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2009年2月,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正式开站。
材料二
材料三 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干燥、烈风。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 ℃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没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是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________;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________、铁、石油。
(3)由材料三可知,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________、________;南极地区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
11.20世纪以来,人类的极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科学考察阶段,我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读“以南极大陆为中心的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南极大陆隔海相望的甲是________洲,围绕在南极大陆周围的乙是________洋。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四个科考站,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站,它位于________(选填“东”或“西”)半球;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眉山正处于________季(季节)。
(3)南极大陆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干燥和烈风,为了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禁止军事活动和领土要求,1959年12月,相关国家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条约》。
12.读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的地区是________。
(2)在南极地区极昼、极夜时间最长的科学考察站是________。
(3)两极地区气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4)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下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为减轻全球变暖对极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答出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C 6.D 7.B 8.D
9.(1)昆仑站 长城站 东南
(2)降水稀少(干燥) 地形
(3)夏
(4)企鹅
10.(1)昆仑站
(2)长城站 煤
(3)干燥 烈风(前后顺序可颠倒) 白色荒漠 风库(前后顺序可颠倒)
(4)企鹅
11.(1)南美 太平 (2)长城 西 冬 (3)酷寒 南极
12.(1)北极地区 (2)昆仑站 (3)寒冷 (4)大陆漂移 (5)低碳生活,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乘坐公共交通等(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单元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第十章 极地地区,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所示景观最可能出现在,有关南极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行为符合“绿色考察”的是,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上图中,A科考站,当悉尼的同学放暑假时,图中①②③分别示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巩固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同步测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