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小题强化练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小题强化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图示时刻,太阳的方位为,2°,济南与广州的纬度差最接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章末小题强化练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①、图②、图③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完成下面两题。1.若图①比例尺为1∶N,则图②、图③的比例尺依次为 ( )A.2∶N 1∶2N B.1∶2N 2∶NC.2∶N 4∶N D.1∶2N 1∶4N答案 D 依据比例尺的概念,图中任意两点的实地距离不变,图上距离图①∶图②∶图③=4∶2∶1,若图①比例尺为1∶N,则图②、图③的比例尺依次为1∶2N、1∶4N。2.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84厘米,则①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30000000 B.1∶3000000C.1∶300000 D.1∶30000答案 A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甲、乙两地的纬度差为5°,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550千米,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84厘米,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可得,①图的比例尺约为1∶30000000。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晷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晷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晷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图示时刻,太阳的方位为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答案 D 当日晷指针阴影与图中虚线重合时,当地地方时为12点,则虚线在地面上投影的延伸方向为正北方向,则图中指针阴影指向东北方向,故太阳的方位为西南方向。4.若图示日晷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为59°,则该日晷最可能放置的地点是 ( )A.广州 B.上海 C.哈尔滨 D.漠河答案 B 若图示日晷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为59°,则北极星的仰角为31°,于是,该地纬度应为31°N,与上海所在纬度大致相当。 图1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图1图25.关于图1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幔是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B.生物圈独立于水圈与大气圈之外C.水是生物圈中最活跃的因素D.大气圈存在于地壳表层以外答案 D 在地球内部圈层,地核是厚度最大的圈层;大气圈存在于地壳表层以外;生物世界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之中;生物是生物圈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6.图2中a、c之间的虚线示意的界面以及代表岩石圈范围的分别是 ( )A.莫霍面 a+b B.古登堡面 a+bC.莫霍面 a+c D.古登堡面 a+c答案 C a、c之间的虚线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示意莫霍面,岩石圈由地壳(c)和上地幔顶部(a)组成,位于软流层之上。 某校一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量地球周长设计了一个实验:夏至日,在太阳直射点正北d千米处的校园内测得正午太阳光线与建筑物夹角为7.2°。回答下面两题。7.则地球周长约为 ( )A.7.2d千米 B.50d千米 C.82.8d千米 D.360d千米答案 B 根据题目信息,夏至日,该地位于太阳直射点正北,且正午太阳光线与建筑物夹角为7.2°,故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7.2°;同时该地位于太阳直射点正北d千米处,故纬度7.2°对应的经度长度为d千米,则地球的周长约为360°÷7.5°×d,即约为50d千米。8.该日之后一个月内,晨昏圈与极昼圈交点的移动方向为 ( )A.向东北 B.向西南 C.向东南 D.向西北答案 D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晨昏圈向西移动;夏至日后,北半球极昼区范围缩小,因此晨昏圈与极昼圈交点的纬度升高。 T179是从济南到广州的特快列车,共设14个站点,总里程为1998千米。下图为T179次列车时刻表(部分)。完成下面两题。9.济南与广州的纬度差最接近 ( )A.5° B.10° C.15° D.25°答案 C 广州和济南基本为南北方位,空间距离接近1998千米,参照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1°距离差110千米可估算,济南与广州的纬度差最接近15°。10.某日,T179次列车驶出济南站不久,落日的余晖照亮整个车厢,该日所属月份应为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答案 D 列车驶出济南站不久,落日的余晖照亮整个车厢,说明当地17:20左右日落,济南的地方时基本和北京相同,故该日明显昼短夜长。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处在月影中的人们就可以看到日食现象,日食发生的时候,阴影是从观测者西边开始遮挡太阳的。图1为2019年7月2日在南美洲智利某地(30°S)用多次曝光手法记录一次日全食过程的合成照片,图2为观测地当日及年内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图1图211.日全食发生时,地球上能够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对应活动组合正确的是 ( )A.光球层 黑子 B.色球层 耀斑C.日冕层 日珥 D.对流层 极光答案 B 日全食发生时,月球挡住了明亮的光球层,地球上能够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分别是色球层和日冕层,耀斑和日珥都出现在色球层中。12.图1中的日全食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2中的 ( )A.①时刻附近 B.②时刻附近C.③时刻附近 D.④时刻附近答案 C 关键是看太阳在拍摄期间是上升(对应上午期间)还是下降(对应下午期间)。日食的时候阴影是从观测者西边开始遮挡太阳的。图1示意7月2日南美洲智利某地(30°S)天空,观测者面向太阳抬头看天空,左侧为西方,右侧为东方。图1中右上方的太阳西边已经被遮挡,说明太阳从右上方向左下方运动,即当地太阳高度是变小的,当地时间应该是下午期间,故选择③或者④。其中③点所在的太阳轨迹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昼短夜长,④点所在的太阳轨迹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昼长夜短,而7月2日,该地昼短夜长。 下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该地春分日北京时间6:20日出。完成下面两题。13.该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H是 ( )A.70° B.75° C.80° D.85°答案 C 该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6.5°,说明该地和直射点的纬度差为13.5°,且该日正午时刻太阳位于当地正北方位,所以该地的纬度为10°N,则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80°。14.该地 ( )A.位于杭州市的东南方向B.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北京C.年内太阳高度最大值为76.5°D.夏至日17点物体影子朝东南答案 D 由“该地春分日北京时间6:20日出”,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为115°E,则该地的地理坐标为(10°N,115°E),故位于杭州市的西南方向,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北京,年内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夏至日17点太阳位于当地天空西北方位,则物体影子朝东南。 下图中,ML属于一条完整的晨线,L点位于晨线的最南端,O点为ML的中点,P、Q分别是OM、OL之间的任意一点。此刻M点距离北极点达到一年中的最远。完成下面两题。15.该日之后的一周内,L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可能是 ( )A.始终为0° B.从0°逐渐变大C.从43°逐渐变小 D.从23.5°逐渐变小答案 A 由材料“ML属于一条完整的晨线,L点位于晨线的最南端”,可知M点位于晨线的最北端,且L点以南为极昼或者极夜,再根据“此刻M点距离北极点达到一年中的最远”可判断,M点位于北极圈上,于是该日为夏至日或者冬至日。若为夏至日,则L点及其以南为极夜,一周内L点都是这种状况,于是L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为0°;若为冬至日,则L点及其以南为极昼,一周内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L点都是这种状况,但是L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从47°逐渐变小。16.该日之后的三个月内,肯定发生的是 ( )A.P地昼变长夜变短 B.O地日出方位逐渐接近正东C.M地昼长逐日变小 D.Q地日出地方时逐渐变迟答案 B 该日之后的三个月内,即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移向赤道,P地昼长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Q地日出地方时可能逐渐变迟,也可能逐渐提前;M地昼长要么为0小时要么为24小时,昼长不变;O地位于赤道,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赤道,其日出方位也逐渐接近正东。 下图为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变化图。完成下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北京时间为2时 B.该日为北半球夏半年C.N纬线的纬度为c-a D.M、N的纬度差为90°-(b-a)/2答案 D 读图可知,90°W为零时,90°E为正午12时,因此北京时间为14时。可以看出N纬线出现极昼,为极圈内某纬线,M纬线上昼夜等长,为赤道;不能确定N纬线处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B项错误。N纬线为赤道,纬度为0°。M、N的纬度差,即为N的纬度值,其数值为90°-(b-a)/2。 图1为海南岛位置示意图。图2是某科研团队研发的太阳能电池板双轴智能追踪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可以采用时间与光敏元件共同控制,实时跟踪太阳,通过水平和竖直旋转电池板,确保太阳光线总是垂直照射其表面。完成下题。图1图218.2020年夏至日,在海口测试时该追踪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朝向变化的特点是 ( )A.东北→北→西北B.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C.东南→南→西南D.东南→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答案 A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位于海口的北侧,则该日海口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东北→北→西北。该追踪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朝向指向太阳的方向,故朝向变化也是东北→北→西北。 图1为浙江省某中学3月10日某时刻教室西南一隅的照片,图2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图1图219.照片的拍摄时间最可能是 ( )A.6:10 B.9:20 C.13:30 D.15:40答案 B 3月1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接近赤道。浙江某中学教室西南一隅黑板上有阳光射入并将南边玻璃窗投影到西边黑板上,可判断太阳位于当地东南,窗档在黑板上的投影与黑板水平边框的夹角大约为30°,可基本判断此时为日出后,但尚未到达正午。20.下列时段中,每天同一时刻黑板上的受光面积逐渐增大的是 ( )A.白露到寒露 B.小寒到大寒C.小满到大暑 D.大雪到小寒答案 A 紧扣“每天同一时刻”这一时间限制条件,受光面积逐渐增大,意味着太阳高度逐渐降低,说明太阳直射点南移,对应的时间区间为夏至→冬至的半年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解密01 宇宙中的地球(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星空观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精品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珊瑚化石形成的地理环境特征是,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下列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日中出现的踆乌出现在图中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综合检测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片中恒星视运动的方向是,图示时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M日期最可能为,图中举办地,该日当地昼长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