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的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
展开
第二章 力的相互作用
考试要点
核心解读
1.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标量。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考查内容
(1)知道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与特点,对单个或多个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2)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对力进行处理。
(3)掌握平衡条件,应用力的合成法、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等解决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等。
2.命题趋势
(1)三种性质力的产生条件、力的性质以及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是重点。
(2)胡克定律、多物体连接体、动态平衡问题依然是高频率考点。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一、力
1.定义:力是① 物体与物体间 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② 运动状态 (即产生加速度)。
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共存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
二、重力
1.产生:由于③ 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可用④ 弹簧测力计 测量。注意:(1)物体的质量不会变;(2)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
3.方向:总是⑤ 竖直向下 。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
(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2)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⑥ 悬挂 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
三、弹力:
1.定义:发生⑦ 形变 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2.产生条件
(1)物体间直接接触;
(2)接触处发生形变。
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⑧ 相反 。
4.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形变量大小(伸长或缩短的量)成⑨ 正比 。
(2)表达式:F=kx。注意: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四、摩擦力
项目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两个具有⑩ 相对运动趋势 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两个具有 相对运动 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 相对运动 的力
产生
条件
(必要
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接触处有弹力;
(3)两物体间有 相对运动趋势 (仍保持相对静止)
(1)接触面粗糙;
(2)接触处有弹力;
(3)两物体间有 相对运动
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满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