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140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140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140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
展开常见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2015年12月6日北京时间2:00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及部分城市气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导致S、K两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大气环流
2.据图信息推测该日H市白天的天气状况最可能为( )
A.多云,微弱偏北风 B.晴朗,强劲偏北风 C.多云,强劲偏北风 D.晴朗,强劲偏南风
【答案】1.D 2.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等压线的判读
1.S、K两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海拔基本是一致的,S地受西北季风影响较大,气温低,D项正确。故选D。
2.H市附近西北侧风速大,东南侧风速小,形成风速切变,容易形成锋面,因此多云。等压线密集,风力大。根据风向判断方式可知H地的风向为偏北风,C项正确。故选C。
读某年10月20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图,完成下面小题。
3.出现严重灰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空气对流强 D.微风或静风
4.与空气清新的晴天相比,灰霾天气条件下( )
A.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
B.白天温度低,晚上温度低
C.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5.从25日开始北京受到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下图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要素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3.D 4.C 5.A
【解析】3.霾的形成有三方面的条件,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三是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锋面过境,风力较大,且降水天气,容易导致颗粒物沉降,不易产生灰霾,AB错。空气对流强利于污染物扩散,不易形成灰霾天气,C错。微风和静风污染物不易扩散,容易发生灰霾天气,D对。故选D。
4.与空气清新的晴天比,灰霾天气白天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白天气温低,晚上气温高,故选C。
5.冷空气过境会导致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现象,故A项正确;气温应该是下降,故B项错误;风速应该是增加,故项错误;云量应该是增加,故D项错误。故选A。
下图是某地的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箭头代表风向,甲地气压大于乙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图示地区( )
A.南半球,近地面 B.南半球,高空
C.北半球,近地面 D.北半球,高空
7.如果甲乙代表锋面,则( )
A.是暖锋,雨区主要在①侧 B.是冷锋,雨区主要在①侧
C.是冷锋,雨区主要在②侧 D.是暖锋,雨区主要在②侧
【答案】6.A 7.C
【解析】6.根据图中等压线示意图、风向和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关知识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高压指向低压,根据甲地气压大于乙地及箭头方向可知,其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因此可知该地区为南半球,而近地面风与等压线存在夹角,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所以该地区为近地面,故A正确,B、C、D错误。
7.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一线位于南半球低压中心左侧,属于冷锋;②位于冷锋后的冷气团一侧,多阴雨天气。故C正确,A、B、D错误。
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融化层”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9.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最可能会造成( )
A.农业减产 B.破坏输电设施
C.高速路封闭 D.运动鞋销量大增
【答案】8.D 9.A 10.C
【解析】8.冰熔化时的温度时0℃,这个温度叫冰的熔点。因此“融化层”的温度应大于0℃。图中只有④温度高于0℃(2-4℃),因此“融化层”位于④处。故选D。
9.“常以700 h Pa温度≥0.0℃和85 0 h 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读图可知:甲正好符合上述条件,乙、丙、丁三地在700 h Pa时温度均小于0.0℃。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地面结冰,行走不便。反映在本题中应是受冻雨影响,交通受阻。故选C。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区域四天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
A.雾霾加剧 B.持续升温 C.大风降温 D.对流雨盛行
12.图示时段最可能在( )
A.1月 B.4月 C.6月 D.8月
13.灌水法可有效防范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由于该方法可以( )
A.增强地面反射 B.削弱大气逆辐射
C.增加土壤肥力 D.提高土壤比热容
【答案】11.C 12.B 13.D
【解析】11.由材料“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可知,霜冻主要是受冷锋或是冷高压影响。受冷锋过境影响,会形成大风、降温等天气特征。C正确。冷锋过境,雾霾会被大风吹散,空气质量升高,A错误。冷锋带来降温,B错误。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高压,水汽含量很少,且气温较低,对流雨不明显,D错误。故选C。
12.我国冬春季节容易受寒潮影响,再观察图中霜冻线的变化,从12日至14日,霜冻线逐渐向南推移,说明此时间段,冷气团势力比较强,降温明显。而在15日,霜冻线反而向北移动,说明南方的暖气团势力增强,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就是春季,中纬度地区升温明显。B正确。故选B。
13.水的比热容较大,灌水法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导致夜晚冷却较慢,气温较高,可以防止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D正确。增强地面反射、削弱大气逆辐射都会使近地面大气的温度下降,不符合题目的要求,AB错误。增加土壤肥力,并不能起到降低地面热量的散失,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图示意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的移动路径,台风移动路径与副热带高气压的位置相关。通常秋季台风形成的源地纬度较低,移动路径偏南,登陆后与夏季同级台风相比,带来更强的风雨天气。
正常年份9月之后,台风北上的几率较小。2020年9月,台风“巴威”、“美莎克”和“海神”,先后北上影响我国东北地区,东北罕见遭遇台风"三连击",造成东北地区半个月内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倍以上。
(1)简析秋季台风势力更强、风雨更大的原因。
(2)分析正常年份9月台风路径偏南及今年9月三大台风路径偏北的原因。
【答案】(1)秋季台风多生成于低纬度海区,低纬度海水温度更高,秋季海洋积攒热量更多,利于台风势力增强;台风带来充足的水汽;秋季陆地气温下降快,易形成冷暖空气交汇,使风雨更大。
(2)台风移动路径受副高影响,副高位置随季节变化;秋季副高位置南移,台风路径随之南移;今年9月副高位置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北,使影响我国的三大台风路径偏北进入东北。
【解析】与夏天生成的台风相比,秋台风有三大特点:路径偏南、势力强大、造成损失更严重。秋季更容易出现强度更强的台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偏暖的海温将会给台风提供充足的能量。秋台风还会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联手,它们俩一冷一暖、气压一高一低,相遇后受影响区域的风力强劲,激发出的降水也更强。
(1)“通常秋季台风形成的源地纬度较低”说明秋季台风多生成于低纬度海区。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加热了北半球热带海洋。夏至以后进入秋季,太阳直射又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热带海洋在已被加热了以后再次加热,海温条件更为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表现为强台风或超强台风出现概率更高。秋天北方冷空气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我国陆地上空被明显冷高压“盘踞”。而台风是一种低压涡旋。如此一来,北边是高压,南边是低压。就像从高处到低处要下楼梯一样,高压与低压间的气压差被称为“气压梯度”。气压梯度越大,风就会越大,因而秋台风与冷空气相遇时,受影响区域风力更强。台风生成于热带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秋台风登陆后,如果遭遇冷空气这个“帮凶”,会激发更多降水,威力会更大。秋台风和冷空气相互作用,导致台风变性为温带气旋,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产生更大的能量,使风雨更大。
(2)台风一般在副热带高压南侧活动,台风位置多由副高位置来决定,进入9月后,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台风北侧云系受到副热带高压压制南移,导致路径也偏南。今年9月三大台风路径偏北,说明副高位置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北。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1月21日至25日,我国大部地区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世纪寒潮”的侵袭。
材料二:下图是2016年1月22日8:00和14:00点的天气形势图(气压单位:hpa)。
(1)按水平气流状况看,图甲中H为 天气系统,该地区的天气状况是 。
(2)左图中锋线移动的方向是 。依据天气形势判断,左图中M处天气系统与下图中相符的是 。
(3)当日,乌鲁木齐和北京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14:00时济南市可能的天气特征有 。
【答案】(1)反气旋 晴朗(干冷)
(2)东南 C
(3)北京 雨雪、大风、降温
【解析】本题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为背景,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考查等压线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据图等压线大小判读,H为高压系统,气体按顺时针方向辐散;按水平气流状况看,图甲中H为反气旋天气,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下沉运动,天气晴朗。
(2)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的朝向即空气的运动方向,据图锋面的移动方向可知,自西北向东南移动;M处为冷锋天气,图C项正确。
(3)考查等压线的判读。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据图可知,乌鲁木齐和北京两地,风力较大的是北京;14:00时济南市受冷锋天气控制,会出现雨雪、大风、降温。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宇宙中的地球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宇宙中的地球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山地的形成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山地的形成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农业的区位选择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农业的区位选择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