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5实验班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140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5实验班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140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5实验班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140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3实验班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4实验班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6实验班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7实验班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8实验班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5实验班
展开实验部高一年级地理寒假作业
2月6日
一、选择题
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1~3题。
1.图中几乎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此时①地的昼长是( )
A.12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8小时
4.在开阔平地建有同一高度的南北两栋新楼,欲使北面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南楼遮挡,则下列地点南北两楼间距最小的是( )
A.东经110°,北纬40° B.西经110°,北纬50°
C.东经90°,北纬66.5° D.东经90°,北纬30°
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太阳直射点位于( )
A.23.5°S B.20°N C.20°S D.23.5°N
6.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7~8题。
| 白昼时间 |
甲地 | 5小时30分 |
乙地 | 9小时09分 |
丙地 | 11小时25分 |
丁地 | 13小时56分 |
7.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8.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9.甲、乙、丙是三幅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在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对三座房屋所处地理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赤道附近
C.乙地位于南温带 D.丙地位于北温带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成影法测我国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发现该地一年中两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据此回答10~11题。
10.若其中一次立竿无影的时间为6月6日,则另一次立竿无影的时间大致为( )
A.5月8日 B.7月8日 C.8月8日 D.9月8日
11.若该兴趣小组夏至日测得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6°34′,则一年中该兴趣小组测得同样正午太阳高度的天数为( )
A.一天 B.两天 C.三天 D.四天
12.下列有关四季与五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季的形成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的 B.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差异
C.夏季是夜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D.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同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据此回答13~14题。
13.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
C.罗马气候炎热干燥 D.我国北极黄河站出现极夜现象
14.这一天,有关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达一年中最大值 B.最大值出现在北回归线
C.赤道地区为90° D.正午太阳高度悉尼大于北京
下图所示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读图回答15题。
15.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二、综合题
16.读地球公转的位置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甲、乙两图所示状况,地球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
甲图________,乙图________。(填字母)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2)图中F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地方时________时日落。
(3)A、B、C、D、E、F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季节变化明显的是________。
高一年级地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2019.2.6
一 、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太阳光线照射的一面为昼半球,所以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晨线左侧为夜半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大西洋几乎全部处于黑夜。
2.答案:A
解析: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长,并且越往北昼越长,南半球反之,所以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由长到短依次为①②③④。
3.答案:C
解析:先计算出①所在纬线与晨线、昏线的交点之间的昼弧经度,再除以15°。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相差30°,由此可得①地的昼长是16小时。
4.答案:D
解析:北半球北楼太阳光线不被南楼遮挡,关键在于考虑冬半年四个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大小,计算太阳高度角与经度没有联系,只涉及纬度差。冬半年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度最低的一天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纬23.5°。四个地点中只有D点与23.5°S纬度差最小,所以四个地点中只有D点12月22日太阳高度角度最大,南北两楼距离最短。
5.答案:C
解析:图中70°S 0点日出,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S。
6.答案:B
解析:太阳直射20°S,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日出时间越晚。乙地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说明乙地位于甲地的南方,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说明甲在乙的东边。
答案:7.D 8.B
解析: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日期12月22日应该明确:此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赤道上昼夜等长。根据表格中给出的四个地点的昼长时间,可以判断得出:丁地昼长超过了12小时,昼长于夜,应该位于南半球;甲、乙、丙三地昼长都小于12小时,应该是北半球的地点。根据白昼长短判断纬度高低:由于赤道上一年中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昼长12小时。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因此可把甲、乙、丙、丁四地昼长与赤道上昼长12小时相比较,看哪个相差最小就越接近赤道。四地按纬度高低排序是:甲、乙、丁、丙。
9.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一个结合实际生活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伪难题”。由题干可知,a和b是太阳(直射点)位置的最南和最北点。甲图,太阳(直射点)有时候在北边,有时候在南边,故甲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乙图,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边,故乙应在北回归线以北(不在北回归线上,若在北回归线上则a、b中有一个为太阳直射);丙图,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边,故丙应在南回归线以南(同乙,不在南回归线上)。
10.答案:B
解析:该地出现两次立竿无影的现象,可判断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若其中一次立竿无影的时间为6月6日,6月6日到6月22日,相差16天,则6月22日后,再过16天(7月8日),该地可能出现立竿无影现象。
11.答案:C
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6°34′,则可得该地位于20°N。当太阳直射16°34′N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样为86°34′,一年中太阳直射16°34′N两次。所以一年中该兴趣小组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86°34′的天数为三天。
12.答案:B
解析:四季的形成是由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导致的;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有规律地递减,据此可划分出五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差异;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夏季是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答案:13.D 14.D
解析: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160°E,由此可知OB为160°E,OA为20°W,进而推出此图为南半球。斜线表示黑夜,可推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应为北半球冬至日。我国北极黄河站出现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悉尼大于北京。
15.答案:.D
解析:纬度越高,昼长最大差值越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达到24小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和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47°,回归线之间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差值为所在地纬度与黄赤交角的和。根据以上规律判断,②地位于极地地区,③地位于赤道,①地纬度低于④地,①地的纬度数约为20°,④地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因此四地的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为③①④②。
16.答案:(1)冬至 春分
(2)A
(3)A D
17.答案:(1)夏至 (2) 4 14 (3)D、E C、F
解析:(1)从侧视图上可以看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昼,北半球节气为夏至。由0°经线为地方时12时推知F地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4时,因F地位于昏线上,即F地14时日落,故F地昼长4小时。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6实验班: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6实验班,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4实验班: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4实验班,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季节 B地,A、C两地气压中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2实验班: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2实验班,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此时我国,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C点近地面吹,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