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章末测评含解析湘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章末测评含解析湘教版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章末测评含解析湘教版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章末测评含解析湘教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章末测评含解析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章末测评含解析湘教版,共12页。
    章末综合测评(二)一、选择题读某市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1~2题。1除基础设施外该城市用地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商业服务用地 B.住宅建设用地C.工业仓储用地 D.科教文卫体行政用地2图中土地规划最有利于该市(  )A.改善人居环境 B.促进工业发展C.调整产业结构 D.推动科教事业发展1B 2A [第1题住宅建设用地包括住宅商品房用地和经济适用房用地读图可知除基础设施外住宅建设用地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第2题图中基础设施、住宅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较大故该土地规划最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下图示意1982~2010年北京都市区人口和就业人口密度对数分布的变化。对数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密度越大。据此完成3~4题。31982~2010年北京都市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由市中心向近郊区迁移 ②由市中心向远郊区迁移 由近郊区向远郊区迁移 由远郊区向近郊区迁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2010年北京都市区在20~30 km范围内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C.工业区 D.行政区3B 4B [第3题根据题目已知条件都市区人口和就业人口密度对数数值越大人口密度越大。根据图中四条曲线的变化趋势1982年到2010年距离市中心大约5 km到42 km之间人口密度增大而5 km以内以及50 km之外的人口密度都呈减小趋势这体现了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市中心向近郊区迁移、由远郊区向近郊区迁移①④正确。第4题由于2010年20~30 km之间人口密度较大人口迁移至此需解决住房问题并且城市土地利用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住宅区。]图甲是我国某城市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m2)分布示意图图乙是该城市某地地铁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下图,完成5~6题。5图甲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依山傍水临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②地势平坦有工厂在此集聚 ③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④接近文化区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据图乙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C.工业区 D.文化区5C 6B [第5题据图甲可知P处房价偏高应为高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选址的条件有: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靠近公路交通便利;接近文化区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工厂集聚的地区环境质量差地价较低不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综上所述故选C。第6题据图乙可知该地8时左右人们刷卡进站乘地铁去上班21时左右人们刷卡出站回家休息所以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应是住宅区。中心商务区(购物)、工业区(上下班)、文化区(上下班或上学放学)三个功能区应是8时左右刷卡出站17时左右刷卡进站。综上所述故选B。]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将我国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关于南方和北方生活习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指路:南方多说“前后左右”;北方多说“东南西北”B.洗澡:南方多“淋浴”;北方多“泡澡”C.道路:南方多“平直”;北方多“曲折”D.语言:南方“十里不同音”;北方“有差别但都能听懂”8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南北气候差异 B.南北物产差异C.饮食习惯不同  D.食用盐种类不同7C 8A [第7题南方地区降水多河流众多道路曲折;北方地区降水少土地面积广且连片道路平直故C项错误。第8题我国南方气温高肉类容易变质;北方冬季寒冷很多蔬菜不能生长。因而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差异。南北物产差异和饮食习惯不同也是由于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冰屋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独特建筑是用多种规格的冰砖垒砌而成屋内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功能。该地区多东北风。图1为冰屋剖面示意图图2为其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图1          图29下列有关冰屋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是卧榻 B.②处是储藏室C.处是客厅 D.④处是瞭望口10使用中的冰屋(  )A.通风口也是出入口B.窗户朝向南方C.通风口正对北极点D.冰屋内壁粗糙,冰砖缝隙明显9C 10B [第9题读图可知②③处上下空间较大应为人们的生活区②处较③处高且空间较③处小应为卧榻处应为客厅;①处狭长应为出入通道狭长的通道可同时兼作储藏室;④处应为出入口。故选C。第10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处为出入口与通风口不是同一位置A错误。该地位于北极附近窗户应朝向南方以获得充足的光照B正确。该地风向为东北风通风口应朝向东北方向C错误。冰屋内壁光滑缝隙较小结合紧密D错误。故B。]兰屿是台湾岛东部的一个小岛。岛上很多房屋建在人工挖掘的凹地内其间挖有深排水沟屋顶用茅草或铁皮覆盖屋顶仅高出地面半米左右因此被称为“地下屋”(下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当地修建“地下屋”主要为了抵御(  )A.寒潮 B.台风C.泥石流 D.冰雹12每年夏季该屋子的室内比室外(  )A.温度凉爽 B.光照充足C.阴冷潮湿 D.空气清新11B 12A [第11题结合图文信息分析可知该岛是台湾岛东部的一个小岛纬度低气温较高寒潮和冰雹发生的概率较小A、D错误;该地下屋建在人工挖掘的凹地内无法抵御泥石流C错误;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地下屋屋顶高出地面半米左右用茅草和铁皮覆盖抵御台风的能力相对较高B正确。12题夏季太阳光照强大气升温快而地下屋大部分位于地面下的凹地里室内气温升温较慢气温较低应比室外温度低较为凉爽A正确;地下屋屋顶仅高出地面半米左右室内光照条件较差B错误;该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旺盛虽然地下屋大部分在地面下但深度不深仍然露出了屋顶因此不会出现室内阴冷潮湿的情况C错误;地下屋室内空气流通条件差室内空气质量比室外差D错误。]下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读图13~15题。132001~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人均城镇用地面积(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C.呈增加趋势 D.呈减少趋势14据上图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A.城镇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镇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大量农业人口迁入城镇15为解决图示城镇化问题我国应该(  )A.加快中小城镇向大城市的转化B.避免城镇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C.把农民工全部转变为城镇人口D.使农业用地尽快转化为非农业用地13C 14D 15B [第13题图示2001~2008年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则人均城镇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第14题据图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在2%~8%而同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应小于1%则城镇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农业人口的迁入。第15题图示反映的城镇化问题是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故应避免城镇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读四川省和广东省四个年份城镇化水平统计图回答16~17题。162010年以来四川省城镇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加速阶段C后期成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17与四川省相比目前广东省城镇化(  )A.速度较慢 B.水平较低C.水平超过经济水平 D.对地理环境没影响16B 17A [第16题读图可知2010年以来四川省城镇化水平高于30%且城镇化速度较快处于中期加速阶段。故选B。第17题据图可知目前广东省城镇化水平较四川省高但城镇化速度较慢。故选A。]下表为2004~2016年南京市建成区空间和人口增长速度统计表。据此完成18~19题。指标2004~20072007~20102013~2016空间增长速度/%4.66.35.1人口增长速度/%3.52.60.218据表推测南京市2004~2016年间(  )A.城市建设用地过剩 B.城镇化水平下降C.城市人口密度减小 D.出现逆城镇化19南京市建成区空间和人口增长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政策支持 B.社会经济发展C.交通条件改善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18C 19B [第18题据表中信息无法推测南京市2004~2016年间城市建设用地是否过剩A错误。表中信息表明南京市人口增长速度一直呈正值且2004~2010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说明城镇化水平提高B错误。表中信息表明南京市建成区空间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因此城市人口密度减小C正确。表中信息表明南京市人口增长速度一直呈正值因此南京市并没有出现逆城镇化D错误。第19题由表中信息可知南京市建成区空间和人口不断增长表明南京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农业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增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些都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B符合题意。政策支持、交通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城镇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不是主要动力排除A、C、D。]下图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曲线图。读图回答20~21题。20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经济发展不均衡 D.人口规模大21下列措施可以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的是(  )A.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B.加快大城市的产业升级与转型C.拓宽城市落户通道减少落户限制D.农村实施土地流转20C 21C [第20题经济发展不均衡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经济发达的地区虽然其户籍还在原住地但其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造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较大。第21题拓宽城市落户通道使城市常住人口的户籍落到当地这样就可以提高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中国城市化带来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外来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下表示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数据读表回答2223题。 20022012年年均增长率城市化率39.09%52.57%3.01%户籍人口比率27.89%35.29%2.38%举家迁移比率22.38%20.66%-0.80%城市建成区面积25 973 km245 565 km25.78%注:(1)城市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市民)占总人口的比重。(3)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市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市化水平。222002~2012年我国(  )A.城市化速度慢B.个体城市化快于家庭城市化C.城市化处于高水平阶段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23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D.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2B 23C [第22题2002~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年均增长率为3.01%城市化速度并不慢A项错;城市化率年均增长率为3.01%举家迁移比率年均增长率为-0.80%说明个体城市化快于家庭城市化B项对;我国城市化多项指标低于发达国家但增长速度较快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C项错;由举家迁移比率可知农民工举家在城镇生活的比例较低D项错。第23题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2012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是2002年的近两倍年均增长速度快且远超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以表格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城镇土地扩张过快。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根据表格信息无法判断。]公园城市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而创新的一个概念是高质量的城市建设新模式。成都试点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着力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把“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堪称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筑基工程。下图示意成都市城市规划。据此完成24~25题。24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有利于成都市(  )A.拓展发展空间 B.形成单中心格局C.奠定产业基础 D.向四周逐渐扩展25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  )A.防风固沙   B.美化城市环境C.调节径流   D.调节气候24A 25B [第24题由材料可知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把‘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所以龙泉山过去应是城市发展的空间障碍而随着合理规划将龙泉山建设成为城市森林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使城市形成多中心格局A正确、B错误。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与产业发展无关C错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有利于城市向东部地区扩展而非向四周扩展D错误。故选A。第25题成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风沙较少A错误。森林公园位于城市内部主要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B正确。森林具有调节径流、气候的作用但城市森林公园范围较小对大环境的径流、气候的调节作用不大C、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26读某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推测图中A、B、C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2)简述甲区域的产业类型和布局考虑的原因。(3)简析乙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性。[解析] 城市功能区划分与各功能区的付租能力有关。商业用地位于城市中心区住宅区是城市中分布面积最广的功能区。工业布局原则是不污染城市环境没有污染的轻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区内。第(1)题读图可知A分布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区域为商业用地。B是城市土地利用面积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市中心周围区域所以是居住用地居住用地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区。C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交通便捷区域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应该为工业用地。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工业用地分布在住宅用地内部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布局不能影响城区的环境布局在住宅区的原因主要是住宅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方便工人上下班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较小。第(3)题地位于河流的下游水源充足同时减少了对城区水源的影响。位于交通线附近交通运输便利。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的郊外避免了对城市大气造成污染所以布局合理。[答案] (1)A分布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区域为商业用地;B是城市土地利用面积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市中心周围地区所以是居住用地;C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交通便捷区域应该为工业用地。(2)由于工业用地位于住宅用地内部所以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布局原因:劳动力资源丰富方便工人上下班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较小。(3)乙地位于河流的下游水源充足同时减少了对城区水源的影响;位于交通线附近交通运输便利;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的郊外避免了对城市大气造成污染。2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该地区传统民居多为12层的低矮建筑也有极少数房屋加建到3层建筑物前后相依、左右紧邻、上下交错、互相遮挡形成了较为封闭内向的居住区和住宅群体。(1)结合图示描述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的特点。(2)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传统民居较封闭内向的原因。[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塔里木盆地聚落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沿主要交通线和河流分布。第(2)题该地传统民居较封闭内向的原因主要从减少了受风面积、削弱风沙危害、减少阳光辐射等方面分析。[答案] (1)多分布于盆地边缘;沿主要交通线分布;多沿河流分布。(2)该地区气候干热、风沙大、阳光辐射强烈;房屋封闭内向减少了受风面积,削弱了风沙危害;减少阳光的辐射,使室内温度不至于过高。28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化差异。(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3)补绘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折线图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特点。[解析] 第(1)题结合曲线的数据可知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减少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2010年前呈增长趋势之后在降低。第(2)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并向城市迁移从而导致人口数量减少。第(3)题随着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加快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缩小。[答案] (1)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减少;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2)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减少。(3)画图如下。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不断缩小。29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材料一 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土壤(黑土)沙漠吸收率0.8~0.950.650.90.60.80.650.80.60.950.550.850.740.840.9~0.97材料二 图1中小区①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②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图1材料三 图2中小区③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 m/s;小区④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 m/s。图2(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可判断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与小区温升的关系。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利用该原理可分析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第(2)题由材料可知风速越大则热岛强度越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越多。进而推知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第(3)题该题具有一定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但必须与实验小组研究成果有关。[答案] (1)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温升幅度(作用)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是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温升幅度小。(2)风速与热岛强度(温升幅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升温幅度越小;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3)①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设全部地面;②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③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城区的热量散失到郊区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