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时作业6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143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课时作业6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143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课时作业6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143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随堂练习题
展开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
''如图是塔里木盆地相关信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布局从整体看呈 ( )
A.网状分布B.“之”字形分布
C.环状分布D.点状分布
4.影响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B.水源
C.地形D.气候
读下列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回答5~6题。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了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桩支撑着房屋。”
5.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 )
A.青藏高原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D.横断山区
6.千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A.地形B.气候
C.水源D.土壤
7.浙江某山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拟新建带太阳能屋顶的房子。读该地地形剖面图,判断房子最适宜建设在( )
A.①B.②
C.③D.④
读某地区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示村落的形态特点是( )
A.呈多边形B.呈带状
C.呈环形D.呈团状
9.该地区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
A.在山区受地形的影响,村落沿河谷而建
B.平原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
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
如图为某铁路所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通过,主要原因是( )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
11.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铁路运输量少B.公路运输装卸方便
C.公路运输成本低D.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全长约1318km,于2012年通车运营。读图,回答12~13题。
12.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采用以桥代路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建设成本 ②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③防止不同交通线路的相互干扰 ④减少对周边的环境污染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13.下列对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密切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联系 ②有利于跨城就业 ③从根本上解决南北铁路运输紧张状况 ④加剧大气污染 ⑤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②③⑤D.②③④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4~15题。
14.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D.避开断层
15.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2月初,四川省政府通过《四川省农村公路“十二五”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将投入811亿元建设农村公路,基本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初步构建“通乡达村、标准适宜、管养到位、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网。
材料二 如图为四川省西部某地区交通线路规划示意图。
(1)与平原相比较,山岳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________的选择、交通运输________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
(2)四川省在该省的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________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材料二图中信息,判断评价该规划图中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什么?
17.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A处的聚落形态及其形成的条件。
(2)据图分析,与A处相比,B处聚落密度较________,大致呈________状分布。分析A、B、C、D四处的聚落中________处的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说出理由。
课时作业6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2.解析:第1题,从图中发现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第2题,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黄土高原。
答案:1.C 2.A
3~4.解析:第3题,图中的交通线沿着盆地边缘的城镇延伸,呈现出环状的分布特征。第4题,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水源缺乏,因此影响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答案:3.C 4.B
5~6.解析:第5题,材料中的峡谷是指怒江沿岸,生活着傈僳族人,他们生活于我国西南的横断山区。第6题,山上地势起伏较大,要建造房屋,只能在斜坡上打桩,其影响因素是地形。
答案:5.D 6.A
7.解析:图中显示为一河谷,对于北半球来说,河谷的北岸为阳坡,太阳能较丰富,因此可排除③和④,又因为②地坡度过大,不适合建房,①地地势平坦开阔,且位于阳坡,能满足要求。
答案:A
8~9.解析:第8题,观察村落的形态可知。第9题,在山区,山前的冲积扇、洪积扇和河谷地带,较适宜聚落的发展。
答案:8.B 9.A
10~11.解析:第10题,图中显示地形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施工工程量小,造价低。第11题,山区地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修建铁路成本高,运营难度大,故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
答案:10.C 11.D
12~13.解析:第12题,京沪高铁途经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节约原本紧张的土地资源,同时也避免了不同交通线路的相互干扰。第13题,高铁建成后,必然会加强两大城市群间的联系;同时,由于各城市间时间距离缩短,利于跨城就业;交通的便利必然增加了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答案:12.C 13.B
14~15.解析:第14题,从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例分布可判断,铁路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区,且沿线分布有大量居民点,故铁路线弯曲主要是联系更多居民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15题,结合图例及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可知,居民点不仅分布在铁路沿线,而且河流沿岸地区也有分布,故可判断其分布特点。
答案:14.C 15.A
16.解析:第(1)、(2)题,山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的影响比较大。第(3)题,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通向大城市的地形平坦地区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对于山区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线路的影响。第(4)题,在进行公路选线时要考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所以一般会尽量多地经过居民点。
答案:(1)方式 线路
(2)公路 四川省西部地区以山地、高原地形为主,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3)不合理 地形平坦的地区,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合理 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迂回前进
(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17.解析:第(1)题,A处位于山区河谷地带,聚落形态应为条带状。第(2)题,B处位于平原地区,聚落大多呈团块状,而且密度大。从图中信息看,C处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有煤炭资源,易发育为城市。
答案:(1)条带状。条件:位于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河漫滩地形,地势相对平坦。
(2)大 团块 C 水运便利,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势平坦开阔,水源丰富。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共9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聚落居住地的最佳选址应该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3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3课时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该地交通线,下列选项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