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2节 硫的转化练习
展开1.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B.显酸性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D.酸雨只会使自然界的水质变酸,但不会腐蚀建筑物
解析:选C 温室效应主要是指由于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强了大气对红外线的吸收,并阻止了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的现象,但二氧化碳未被列入大气污染物的名单中,故A项错误;酸雨的pH小于5.6,显酸性但pH大于5.6的雨水不是酸雨,故B项错误;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可与二氧化硫以及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可大大减少废气中SO2的量,故C项正确;酸雨也会腐蚀建筑,故D项错误。
2.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稀硫酸都难挥发
B.浓硫酸、稀硫酸都能氧化金属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同
C.浓硫酸、稀硫酸在加热时都能与铜反应
D.浓硫酸、稀硫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铁制容器贮存
解析:选A 选项B,浓硫酸与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选项C,稀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不反应;选项D,常温下稀硫酸能与铁反应,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贮存稀硫酸。
3.某研究小组成员设计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如下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解析:选B 向稀H2SO4中加入金属铝片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B错误。
4.将SO2通入略显酸性的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微粒是( )
A.NOeq \\al(-,3) B.SO2
C.Fe2+D.Fe3+
解析:选A 由实验现象可看出,铁元素的化合价先降低为+2价,后又升高为+3价,硫元素最终被氧化为+6价,NOeq \\al(-,3)被还原。
5.有一瓶Na2SO3溶液,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取少量该溶液,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的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亚硫酸钠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C.加入稀硫酸后,不溶沉淀可能是BaSO3
D.此实验不能确定亚硫酸钠是否部分被氧化
解析:选D 若Na2SO3溶液没有被氧化,加入BaCl2溶液会生成BaSO3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2SO4,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BaSO3白色沉淀与稀H2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二氧化硫和水;若Na2SO3部分被氧化为Na2SO4,加入BaCl2溶液会生成BaSO3和BaSO4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2SO4,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BaSO3白色沉淀与稀H2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分析,不论Na2SO3溶液是否被氧化,都能产生与题中描述相同的现象,则不能证明亚硫酸钠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选D。
6.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催化剂
解析:选D 由题意知X为浓H2SO4。A项,浓 H2SO4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浓H2SO4的脱水性;B项,浓H2SO4在室温下使Fe发生钝化;C项,CO2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可溶性Ca(HCO3)2;D项,SO2与O2反应的条件为高温、催化剂。
7.如图是硫元素价态与含硫元素物质类别的二维坐标图,其中b、c、d、e分子中均只含有一个S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j和物质e反应生成物质a
B.物质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物质d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
D.物质f可以与物质q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D j是硫化氢,e是亚硫酸,二者可以发生归中反应得到硫单质,A项正确;b是二氧化硫,SO2中+4价的硫元素化合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因此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项正确;d是硫酸,浓硫酸具有脱水性,C项正确;硫酸盐无氧化性,因此不能和硫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8.某同学设想用下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浓硫酸的某些性质,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D 盛有水的烧杯中水的量减少可以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A正确;滤纸片脱水炭化可以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B正确;U形管中的水面右高左低,说明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压强增大,故C正确;Cu与浓H2SO4常温下不反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故D错误。
9.将3.2 g Cu投入100 mL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变化,若边加热边缓缓加入一定量的H2O2,金属Cu逐渐溶解,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H2O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
C.若Cu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l·L-1
D.反应中硫酸仅表现出酸性
解析:选A H2O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下能将金属铜氧化:Cu+H2O2+H2SO4===CuSO4+2H2O,反应过程中无气体生成,A错误;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过氧化氢做氧化剂,B正确;3.2 g铜的物质的量为0.05 ml,从化学方程式看出,消耗了0.05 ml H2SO4,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l·L-1,C正确;反应中硫酸仅表现出酸性,没有表现出氧化性,D正确。
10.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止水夹K并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解析:(1)Cu可与浓硫酸发生反应:Cu+2H2SO4(浓)eq \(=====,\s\up7(△))CuSO4+SO2↑+2H2O。(2)因为SO2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入大气中,故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碱液,用来吸收剩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3)余热使反应继续进行时,生成的多余气体可贮存于B中,装置B中压强增大使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中,为减少SO2的溶解,B内放置的液体应为饱和NaHSO3溶液。
答案:(1)Cu+2H2SO4(浓)eq \(=====,\s\up7(△))CuSO4+SO2↑+2H2O
(2)碱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B装置瓶中液面下降,而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d
11.(1)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下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证明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C瓶的溶液有___________现象,证明____________。
(4)书写B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放置溴水不如放置高锰酸钾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
解析: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CO2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则首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产物水, 因为SO2和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应先用A中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且在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之前必须把SO2吸收干净,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吸收SO2,C中品红溶液用于检验SO2是否除干净。
答案:(1)C+2H2SO4(浓)eq \(=====,\s\up7(Δ),\s\d5( ))2SO2↑+CO2↑+2H2O(2)④ ② ① ③ (3)产物中存在二氧化硫 将产物中的二氧化硫氧化除尽 溶液不褪色 二氧化硫已被除尽 (4)5SO2+2MnOeq \\al(-,4)+2H2O=2Mn2++4H++5SOeq \\al(2-,4) 溴单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可能无法完全氧化二氧化硫 (5)澄清石灰水 CO2
12.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于途径①,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B.加Y加热过程中,Y被氧化
C.CuSO4在1 100 ℃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中含有O2
D.将CuSO4溶液蒸干,可制得胆矾晶体
解析:选D 铜和浓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相对于途径①,途径②的优点:制取等质量的胆矾需要的硫酸少、无污染性气体产生,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故A正确;由Cu(OH)2到Cu2O,铜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Y具有还原性,被氧化,故B正确;硫酸铜分解生成Cu2O、O2、SO3和SO2,根据2CuSO4===Cu2O+SO2↑+SO3↑+O2↑知,X可能是O2、SO2和SO3的混合气体,若X中只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铜元素、硫元素化合价均降低,无元素化合价升高,不符合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所以必定有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故C正确;将CuSO4溶液蒸干,会导致开始得到的胆矾晶体失去结晶水,故D错误。
13.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c(H+)=0.1 ml·L-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Zn 97.5 g
D.反应中共转移3 ml电子
解析:选B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eq \f(33.6 L,22.4 L·ml-1)=1.5 ml,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eq \f(1,2)×1 L×0.1 ml·L-1=0.05 ml,参加反应的n(H2SO4)=0.1 L×18.5 ml·L-1-0.05 ml=1.8 ml,浓硫酸与锌反应生成S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H2,设反应生成x ml SO2,y ml H2,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2H2O和Zn+H2SO4===ZnSO4+H2↑,可得x ml+y ml=1.5 ml、2x ml+y ml=1.8 ml,联立两方程解得x=0.3,y=1.2,所以反应生成0.3 ml SO2和1.2 ml H2,B错误;依分析可知,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A正确;反应共消耗金属Zn的质量m(Zn)=(0.3 ml+1.2 ml)×65 g·ml-1=97.5 g,C正确;在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H2O中生成0.3 ml SO2转移0.6 ml电子,反应Zn+H2SO4(稀)===ZnSO4+H2↑中生成1.2 ml H2转移2.4 ml电子,所以反应中共转移3 ml电子,D正确。
14.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2S+S b.Na2SO3+S
c.Na2SO3+Na2SO4 d.SO2+Na2SO4
(3)将X与O2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图2为铜丝与W的浓溶液反应并验证其产物性质的实验装置。
Ⅰ.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要立即终止①的反应,最恰当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上移铜丝,使其脱离溶液
b.撤去酒精灯
c.拔去橡胶塞倒出溶液
Ⅱ.④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反应停止后,待装置冷却,把③取下后向其中加入氯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Y是含+4价S元素的氧化物,即SO2。(2)Na2S2O3中S显+2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反应物中的其中一种硫元素的化合价高于+2价,一种硫元素的化合价低于+2价,即选项b正确。(3)根据题图可知X为气态氢化物,其中S元素显-2价,即X为H2S,H2S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少量)eq \(=====,\s\up7(点燃))2S+2H2O,H2S中S的化合价升高,H2S做还原剂,O2做氧化剂,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W为H2SO4。Ⅰ.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eq \(=====,\s\up7(△))CuSO4+2H2O+SO2↑;想要终止反应,应使铜丝与浓硫酸不接触,故选项a正确。Ⅱ.SO2有毒,因此棉花团的作用是吸收SO2气体,防止其污染空气。Ⅲ.SO2与BaCl2不反应,BaCl2溶液中溶有SO2,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SO2+Cl2===SOeq \\al(2-,4)+2Cl-+4H+、Ba2++SOeq \\al(2-,4)===BaSO4↓或者SO2+Cl2+2H2O+Ba2+===4H++2Cl-+BaSO4↓。
答案:(1)SO2 (2)b (3)1∶2 (4)Ⅰ.Cu+2H2SO4(浓)eq \(=====,\s\up7(△))CuSO4+2H2O+SO2↑ a Ⅱ.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Ⅲ.SO2+Cl2+2H2O===4H++2Cl-+SOeq \\al(2-,4)、Ba2++SOeq \\al(2-,4)===BaSO4↓(或SO2+Cl2+2H2O+Ba2+===4H++2Cl-+BaSO4↓)
15.已知锌跟浓硫酸反应生成SO2,跟稀硫酸反应生成H2,32.5克的锌与50 mL 18.4 ml·L-1浓硫酸充分反应,锌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0 mL,测得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0.08 ml·L-1。
(1)反应过程中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气体的成分是______,V为______。
(3)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4)另取相同浓硫酸,向其中改加铁粉,若逐渐加入a克铁粉,同时加热,最终数据均同上,则a=_____。
解析:(1)原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50 mL×18.4 ml·L-1=0.92 ml;反应后,氢离子浓度为0.08 ml·L-1,则硫酸的浓度为0.04 ml·L-1;反应后H2SO4的物质的量为0.04 ml·L-1×500 mL=0.02 ml;反应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92 ml-0.02 ml=0.9 ml;
(2)假设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反应消耗Zn的物质的量为eq \f(32.5 g,65 g·ml-1)=0.5 ml,根据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H2O,Zn+H2SO4=ZnSO4+H2↑可得:
eq \b\lc\{\rc\ (\a\vs4\al\c1(x+y=0.5 ml,,2x+y=0.9 ml,))解得eq \b\lc\{\rc\ (\a\vs4\al\c1(x=0.4 ml,,y=0.1 ml;))
则生成气体的体积为(0.4+0.1)ml×22.4 L·ml-1=11.2 L;
(3)反应共消耗Zn的物质的量为32.5 g÷65 g·ml-1=0.5 ml,反应中Zn被氧化为Zn2+,故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 ml;
(4)另取相同浓硫酸,向其中改加铁粉,虽然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开始会将Fe氧化到+3价,但是随着浓度变稀,Fe3+会和Fe反应生成Fe2+,因此溶液中最终含有的铁元素均为+2价的亚铁离子,与溶液中均为+2价的锌离子相似,则最终数据相同,加入Fe的物质的量与Zn的物质的量相同,均为0.5 ml,其质量为0.5 ml×56 g·ml-1=28 g。
答案:(1)0.9 ml (2)二氧化硫和氢气 11.2 (3)1 ml (4)28
选项
操作
结论
A
将火柴梗伸入溶液中
变黑者为浓硫酸
B
加入金属铝片
产生刺激性气味者为稀硫酸
C
分别加入到盛水的试管中
放热者为浓硫酸
D
加到CuSO4·5H2O晶体中
变白者为浓硫酸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吸水性
脱水性
溶解放热
强氧化性
实验装置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0讲 浓硫酸的性质 酸雨及其防治 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0讲 浓硫酸的性质 酸雨及其防治 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0讲浓硫酸的性质酸雨及其防治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0讲浓硫酸的性质酸雨及其防治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节 硫的转化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节 硫的转化习题,共8页。
高中鲁科版 (2019)第2节 硫的转化第3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2节 硫的转化第3课时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判断,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