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测试题,共10页。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1.科学实验必需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A.取少量氯化钠 B.闻药品气味C.稀释浓硫酸 D.取液时挤入空气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3.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浑浊B.河水结冰C.煤气中毒D.煤气泄漏遇明火爆炸4.下列溶液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不考虑水的蒸发),会发生变质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C.澄清石灰水 D.浓盐酸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向少量氧化铁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红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B.把洁净的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C.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观察到白烟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降温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B.实验后的剩余废液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容器中C.测定某溶液的pH,应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B.二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C.pH值小于7的降雨称为酸雨D.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8.下列各组物质中,利用括号内的试剂或物品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A.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无色酚酞)B.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C.氧化铁、铜和红磷三种红色固体(稀盐酸)D.硝酸铵、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三种白色固体(水)9.下列图像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C.电解水一段时间D.向盛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水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都是金属D.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醋酸溶液也能使石蕊变红色11.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离子等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现象或事实解释A温度计中的汞柱随温度改变而升降原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变化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CO2可以助燃,CO2不支持燃烧分子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用途不同DNaOH和Ca(OH)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OH- A.A B.B C.C D.D1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生石灰碳酸钙先加水,再过滤BH2O2H2O加入MnO2,再过滤C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DCO2CO点燃 A.A B.B C.C D.D13.下面四个图象分别示意四个实验工程中的某些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所述实验情况与图象基本吻合的是A.常温下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水稀释,其pH的变化B.电解水实验,生成两种气体体积的对应关系C.从同一试剂瓶中取出质量相等的两份双氧水(主要成分是H2O2),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变化D.向稀盐酸中加入一小块铜片,稀盐酸质量分数的变化(不考虑盐酸的挥发)14.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⑤熟石灰A.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15.黄铜是一种常用的合金,利用黄铜制造其它物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铜渣,主要含有Zn、Cu、ZnO、CuO。现有一种利用黄铜渣获取Cu与ZnSO4的实验流程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溶过程中稀硫酸与2种物质发生了反应B.滤液a中只含有H2O、ZnSO4、CuSO4三种物质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D.把图中“过量Zn”换成“过量Fe”,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二、填空题16.科学使用化学物质,可以保障人体健康。某同学的部分体液的pH如图所示。(1)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______。(2)该同学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其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7.利用图示装置验证分子的性质。(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2)实验二中,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3)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都能证明_____。1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填标号);(2)写出溶液变为蓝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19.根据题目信息,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在加热条件下,铜可以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 2 H2SO4(浓)CuSO4 + ______↑ + 2 H2O(2)SO2与CO2同为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请写出S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在溶液中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Fe(OH)2露置在空气中,会迅速变质,最终转化为红褐色。其中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_________。三、推断题20.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C、Y、Z为无色气体,X属于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写一点即可);(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_______ 。21.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A,D为黑色粉末,B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问题。(1)E物质是_________。(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A和D反应现象是_________,A和D反应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四、实验题2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有关气球变化的实验,三套装置如图:(1)甲装置: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向a中加水会看到________。(2)乙装置:若锥形瓶中装有生石灰,由分液漏斗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液体可以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用盛满水的 E 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填“a”或“b”)处通入。(4)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也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活塞和弹簧夹 K 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加入A 中锥形瓶,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时,关闭活塞,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实验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 B 中锥形瓶,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 K,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并且溶液呈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五、计算题24.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20 mL(密度为1.1 g/mL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85%的大理石7.1 g。(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5.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 g稀硫酸样品,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1)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2)求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当硫酸恰好反应完时,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不能整除的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1.B 2.D 3.B 4.A 5.D 6.C 7.A 8.C 9.A 10.D 11.A 12.C 13.B 14.A 15.C 16.(1)胰液(2)17.(1)烧杯①中酚酞溶液变红(2)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处由右向左依次变红(3)分子在不断运动18.(1)BD(2)(3)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19.(1)SO2(2)(3)20.(1)催化作用(2) 红棕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3)保持表面的洁净干燥或刷漆(4)光合作用21. 水(或H2O) CO+CuOCu+CO2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u2+22.(1)气球胀大,并且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2) 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 CaO+H2O=Ca(OH)2(3) 氢氧化钠溶液 2NaOH+CO2=Na2CO3+H2O23.(1)长颈漏斗(2) 正(3) 催化 b(4)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A中液体沿导管进入B中,且B中出现白色沉淀 24.(1)浓盐酸易挥发(2)设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4.4 g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0%。25.(1)H2SO4、Na2SO4(2) 解:设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xx=9.8%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 解:设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y=1.42g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