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教案整套
- 2.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2.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北洋政府的 统治与军阀混战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1.1 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1.2 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2.3 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3转变中的社会生活,共2页。
第3课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精神生活的状况,以及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过程与方法】以交通工具的变化为例,通过举例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揭示发生变化的原因,感受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变化趋势;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生活的状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尝试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学习中领悟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精神生活的状况,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及产生的深远影响。【难点】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情境式导入)呈现图片:洋伞、洋车、洋纱、洋布、洋火、洋油、洋碱。教师讲述:这些名称你有听说过吗?知道是什么东西吗?这些平常的东西为什么会都带一个“洋”字呢?相信学习了本课后,你就会明白。【合作探究】一、生活中的变化:1、阅读P20,思考:(1)19世纪,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与此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2)你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艘轮船的名称吗?淞沪铁路、“黄鹄”号轮船。教师点拨: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对中国的影响,使得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与世界“接轨”。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陆续传入中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物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得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迁。2、阅读P21,(1)归纳近代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清末,近代邮政的创办。台湾省率先改驿为邮。民国时期,“中华邮政”接管了“大清邮政”,国家邮政的专营权得到强化。电报通信也发展起来,电话、电报等普及率逐渐提高。(3)通信事业的发展给近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不仅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还对近代的新闻、出版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二、观念的变化1、鸦片战争后,现代意义的报纸传入中国,出现在各大通商口岸。后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大量出现,喜爱阅读报纸的人越来越多。(1)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哪一家?《申报》。(2)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商务印书馆。(3)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维新变法时期:《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B、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C、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每周评论》。(4)当时还从西方传入哪两样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照相和电影。(5)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三个“第一部”分别是什么?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B、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C、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渔光曲》。2、随着文化生活的变迁,人们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1)辛亥革命后,有哪些落后愚昧的习俗得到改变?留辫、缠足、翎顶补服、跪拜礼、称呼等。(2)这说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平等博爱、互尊自重。【课堂小结】近代的人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的年代,不断求新求变,改变以往社会中的陈规陋习,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生产生活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