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美术3年级下册 教学计划
展开
重庆市南岸区
小学学科全册单元计划
2016—2017学年度下期
学科 美术
教师 杜亚林
年级 三年级
学校 学院附小
教学班级 | 三年级 | 任课教师 | 杜亚林 | 制定时间 | 2017.2 |
学生情况分析 |
我所教授的3年级6个班的孩子共218人,其中特长生百分之10,优等生百分之15,差生百分之5。三年级学生随着因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经过两年的美术培养,不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 ||||
本册教材与前后联系 | 知识和能力: 上册教材大纲要求学生能观察到作品中的形与色彩,本册教材要求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上册要求学生认识点线面,本册教材要求能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上册要求学生初步接触多种材料的基础上本册要求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上册教材要求学生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
本 期 学 习 目 标 |
1、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设计·应用: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欣赏·评述:采用造型游戏的方法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
教学重难点 | [欣赏] 重点: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难点:1、提高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 [绘画] 重点:1、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熟练彩笔、油画棒的表现技巧。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难点: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细致、充分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手工] 重点:1、运用各种材质纸张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2、运用橡皮泥、陶泥及相关材料,进行简单的泥塑制作。 难点:1、由简单的平面折纸逐步转为立体造型。 2、如何细腻、立体表现泥塑造型。
|
全学期教学进度 | 单元 | 教学内容 | 节数 | 备注 |
1 |
第一课 纸片插接 |
|
| |
|
第二课 点、线、面 |
|
| |
|
第三课 重叠的形状 |
|
| |
|
第四课 鲜艳的包装纸 |
|
| |
|
第五课 五味瓶 |
|
| |
2 |
第六课 得奖了 |
|
| |
|
第七课 孔雀翩翩 |
|
| |
|
第八课 叶子上的小“血管” |
|
| |
| 第九课 漂亮的花边 |
|
| |
| 第十课 奇妙的脚印 |
|
| |
3 | 第十一课 蔬果变变 |
|
| |
| 第十二课 小鸟的家 |
|
| |
|
第十三课 故事画 |
|
| |
| 第十四课 我们班级的标志 |
|
| |
| 第十五课 变了样 |
|
| |
4 | 第十六课 我心中的老师 |
|
| |
| 第十七课 会爬的玩具 |
|
| |
| 第十八课 电脑美术 |
|
| |
| 第十九课 娃娃家 |
|
| |
|
| 第二十课 认识图形标志 |
|
|
第 1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
| ||||
授课时数 | 新授课 | 练习课 | 复习课 | 机动 | 共计 |
|
|
|
|
| |
学习目标 | 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对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
|
教学措施与方法 | 让同学谈谈其他同学的作品、及教材的作品,你看 了会什么感受,个别同学对全班小结。 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显得非常重要。蜻蜓的色彩、姿态、样子,玲珑剔透的翅膀,都能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要求学生通过边思考边模仿,根据学生的想像,表现出各种富有个性的画面来。 经常的欣赏大师的作品,这非常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 |||
单元教学进度 | 单元各小结内容 | 节数 | 机动 | 共计 |
第一课 纸片插接 |
|
|
| |
第二课 点、线、面 |
|
|
| |
第三课 重叠的形状 |
|
|
| |
第四课 鲜艳的包装纸 |
|
|
| |
第五课 五味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2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
| ||||
授课时数 | 新授课 | 练习课 | 复习课 | 机动 | 共计 |
|
|
|
|
| |
学习目标 | .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情境教学,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感受树叶的美感。 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 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的美。 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花边的设计、应用;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难点: 奖杯的设计制作方法 奖杯的外形变化和大胆的想象力。 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 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重点: 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 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花边的设计、应用; |
教学措施与方法 | 小组进行评议,让同学谈谈其他同学的作品、及教材的作品,你看 了会什么感受,个别同学对全班小结。 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显得非常重要。蜻蜓的色彩、姿态、样子,玲珑剔透的翅膀,都能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要求学生通过边思考边模仿,根据学生的想像,表现出各种富有个性的画面来。 经常的欣赏大师的作品,这非常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 |||
单元教学进度 | 单元各小结内容 | 节数 | 机动 | 共计 |
第六课 得奖了 |
|
|
| |
第七课 孔雀翩翩 |
|
|
| |
第八课 叶子上的小“血管” |
|
|
| |
第九课 漂亮的花边 |
|
|
| |
第十课 奇妙的脚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
| ||||
授课时数 | 新授课 | 练习课 | 复习课 | 机动 | 共计 |
|
|
|
|
| |
学习目标 | 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动物。 塑造能力及想象力。 培养的合作能力。 运用橡皮泥、色纸表现小鸟和鸟窝的形象,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能力。 培养对保护鸟类的意识。 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了解家乡或城市的发展历史。 发展观察、记忆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绘画造型能力,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利用各种蔬果进行造型。难点:利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设计。 小鸟、鸟窝的造型和制作。(有变化、有创意) 故事的表现 教学难点: 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表现家乡楼房建筑的特点 |
教学措施与方法 | 大量的欣赏作品使他们对材料的运用和组合轻车熟路 让学生按照居住的区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们非常乐于和住的近的同学合作,合作拉近了同学的心。 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制作过程的指导,而且还应引导学生玩得有趣,有意义。 不光是让学生来画马,还要让他们了解画面的构成,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组织画面。 | |||
单元教学进度 | 单元各小结内容 | 节数 | 机动 | 共计 |
第十一课 蔬果变变 |
|
|
| |
第十二课 小鸟的家 |
|
|
| |
第十三课 故事画 |
|
|
| |
第十四课 我们班级的标志 |
|
|
| |
第十五课 变了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4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
| ||||
授课时数 | 新授课 | 练习课 | 复习课 | 机动 | 共计 |
|
|
|
|
| |
学习目标 | 回忆生活中的形象,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 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精神。新 课 标 第 一 网 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欣赏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利用各自准备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家居模型。 培养乐于与同伴合作、共同合作完成作业。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认识图形标志,懂得一些图形标志的含义。 学会理解和应用图形标志,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种使玩具爬起来 模型、制作家具。 如何根据收集的材料设计制作家具。 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的含义。 |
教学措施与方法 | 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 指导过程中及时作个别指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时,我 请所有的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我利用自己朗诵的特长,用不同的语气朗诵名著中关于四季的风的描述。将《生活美劳DIY——纸玩篇》中的各种会转的玩具展示给学生们看,引起了学 生们极大的兴趣。 用学生熟悉的《天线宝宝》的造型作了几个范作,找学生和我一同表演。 | |||
单元教学进度 | 单元各小结内容 | 节数 | 机动 | 共计 |
第十六课 我心中的老师 |
|
|
| |
第十七课 会爬的玩具 |
|
|
| |
第十八课 电脑美术 |
|
|
| |
第十九课 娃娃家 |
|
|
| |
第二十课 认识图形标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