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第三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Ga-70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合理答案,共12分)
1. 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 燃放烟火B. 胆矾炼铜C. 粮食酿酒D. 炭黑制墨
【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燃放烟火有燃烧发生,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B、胆矾炼铜,硫酸铜变为铜,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炭黑制墨是炭黑的粉碎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D。
2. 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聚焦可持续生活,致力于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 深埋处理废旧电池B. 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
C.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D. 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深埋处理废旧电池,仍会造成土壤污染,不符合该理念;
B、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符合该理念;
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该理念;
D、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利于减少碳排放利于保护环境,符合该理念;
故选A。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放置洗净的试管
B. 加热液体
C. 添加酒精
D. 过滤
【3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正确。
B、加热液体药品,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引起火灾,错误。
D、过滤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以免液体溅出,错误。
故选A。
4.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B. Rb+核外电子数为38
C. 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D. 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B、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Rb+是铷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核外电子数37-1=36,说法错误;
C、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说法正确;
D、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说法正确。
故选:B。
5. 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变成+6价
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5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微观模型图可知,发生的反应是。
【详解】A、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化合物中氧元素化合价通常为-2价。所以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4价,三氧化硫中硫元素为+6价,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成+6价,错误。
B、从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从3个变为了2个。错误。
C、从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2:1,错误。
D、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正确。
故选D。
【点睛】
6.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推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Z>Y>XB. Y>Z>XC. Y>X>ZD. X>Y>Z
【6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比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和酸反应,比氢活动性弱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所以活动性Y>H>X。
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所以活动性X>Ag>Z。
所以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故选C。
7.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含镓(Ga)元素催化剂一ZnGa2O4,在该催化剂表面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关于ZnGa2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锌、镓、氧的质量比为1:2:4
B. 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C. 其中镓元素化合价为+3
D.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其他物质
【7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ZnGa2O4中锌、镓、氧的质量比为65:(70×2):(16×4),错误。
B、物质由元素组成,该物质是由两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错误。
C、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化合物中锌通常为+2价,氧通常为-2价,所以Ga为+3价,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二氧化碳中不含氢元素,所以需要添加含有氢元素物质。错误。
故选C。
【点睛】
8. 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 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 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 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8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①是由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碳的化合价升高了,碳元素被氧化,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是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可以通过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因此不能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③是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钙,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是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可通过高温煅烧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来实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互转化、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的原理,以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题的关键。
9.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 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D. 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软水,则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一定是硬水
【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灯点亮也会有发光放热现象,但这不是燃烧,推理错误;
B、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如蒸馏水是纯净物,但蒸馏水含有氢、氧两种元素;但含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氧元素,但不是纯净物,推理错误;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推理正确;
D、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软水,但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一定是硬水,也可能是软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推理错误。
故选C。
10. 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下列有关模型不正确的是
A. 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
B.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从小到大
C. 含碳量从低到高
D. 空气中各种物质体积分数由小到大
【10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Mg、Al、Zn、Fe、H、Cu,正确。
B、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从小到大顺序正确。
C、生铁和钢都是碳合金,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0.03%~2%,正确。
D、空气中各种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小到大为二氧化碳(0.03%),稀有气体(0.94%),氧气(21%),氮气(78%),错误。
故选D。
【点睛】
11. 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该实验中,酸的种类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铁、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不符合题意;
C、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均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温度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NaCl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
B. 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 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KNO3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D. 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
【1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0℃时,硝酸钾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溶解度,从40℃降温至0℃时乙试管有晶体析出,故乙中加入的固体是硝酸钾,说法错误;
B、0℃时,乙中有晶体析出,溶液一定饱和,甲中加入的是氯化钠,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7g,1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57g>3g,故甲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C、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快速减小,硝酸钾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说法正确;
D、40℃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溶解度,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乙中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要更大,故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说法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28分)
13.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各种材料的研发与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图为某种儿童使用保温图中的陶瓷使用的是新型的碳化硅陶瓷。传统的陶瓷是将黏土和水的混合物通过高温烧结而成,而新型的碳化硅陶瓷是将二氧化硅与碳在电炉中加热至1900℃以上反应生成碳化硅(SiC)和二氧化碳。碳化硅陶瓷的导电性、耐酸碱性等性能优异,此外还具有硬度大、熔点高等优点,可用于制造耐腐蚀部件、防弹板等。
(1)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
(2)耐酸碱性属于陶瓷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生产碳化硅陶瓷过程中有______(写元素名称)化合价变化了,由题可知碳化硅陶瓷的熔点很______(填“高”或“低”)。
(4)家中的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生活中可通过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后饮用。
【13~16题答案】
【答案】(1)不锈钢##不锈钢外壳
(2)化学 (3) ①. 碳元素 ②. 高
(4)煮沸##加热煮沸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陶瓷是非金属材料,塑料、涤纶是合成材料,棉布是天然有机材料。不锈钢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
【小问2详解】
耐酸碱性是陶瓷不易和酸碱发生反应,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小问3详解】
碳化硅陶瓷是将二氧化硅与碳在电炉中加热至1900℃以上反应生成碳化硅(SiC)和二氧化碳。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通常氧元素在化合物中为-2价。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前Si是+4价,O是-2价,C是0价。反应后Si为+4价,C为-4价和+4价,O为-2价。所以生产碳化硅陶瓷过程中只有碳元素化合价变化了。从题干“。碳化硅陶瓷的导电性、耐酸碱性等性能优异,此外还具有硬度大、熔点高等优点”可知,碳化硅陶瓷的熔点很高。
【小问4详解】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以将水中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14.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方程式______。
(2)图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
(3)氢气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无污染,热值高等优点。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从______(“m”或“n”)端通入。除了氢气以外,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______(填一种即可)。
【14~16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 ①. n ②. 太阳能、风能等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及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该装置可以通过上下移动试管使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接触和分离,所以还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小问3详解】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先集中在装置的上部,所以从n通入。常见的新能源除氢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
15. 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化学、生产、生活等场境中都有重要的用途。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高锰酸钾的一种用途______。
(2)“I混合加热”发生的主要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请写出“Ⅱ氧化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Ⅲ电解”反应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写元素符号)。
(5)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写物质名称)。
【15~19题答案】
【答案】(1)实验室制取氧气
(2)物理 (3)
(4)Mn、H
(5)氢氧化钾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高锰酸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小问2详解】
“I混合加热”投入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产出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的熔融物,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小问3详解】
Ⅱ氧化反应投入二氧化锰、氢氧化钾和空气(主要有氧气、氮气等),产出氮气等、锰酸钾和水,所以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锰、氢氧化钾和氧气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Ⅲ电解”中投入原料是K2MnO4、H2O,产物是KMnO4、KOH、H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化合物中通常钾是+1价,氧是-2价,氢是+1价。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反应前K为+1价,Mn为+6价,O为-2价,H为+1价。反应后K为+1价,Mn为+7价,O为-2价,H为+1价和0价。所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Mn、H。
【小问5详解】
流程中有氢氧化钾投入,最后有氢氧化钾产出,所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钾。
点睛】
16. 为研究“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作出假设】I、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Ⅱ、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Ⅲ、______(请你填写一个合理的猜想)。
(2)【实验探究】实验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实验①:为探究猜想I,小李同学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锌粒和铁片,然后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放锌粒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片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由此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Zn>Fe.你认为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②:为探究猜想Ⅱ,小刘同学利用上列图甲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将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粒分别与等体积、浓度分别为5%、15%的稀盐酸反应。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______。(填A或B)
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拉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锥形瓶的水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气密性完好。
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推动(或拉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完好。
实验③:小刘同学还用压强传感器替换注射器进行数字化实验,测得两次实验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该图中信息写出1条合理结论:______。
【16题答案】
【答案】 ①. 可能与温度有关(或金属的表面积大小) ②. 不合理 ③. 没有控制锌和铁的表面积大小相同 ④. 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 ⑤. B ⑥. 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解析】
【分析】
【详解】(1)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有:金属本身的性质、盐酸的浓度、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温度等;
(2)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实验①不合理,没有控制锌和铁的表面积相同;
实验②中注射器可以测量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实验中记录下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可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反应的快慢;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要保障装置形成密闭装置,再改变装置内的压强,形成压强差,即可证明气密性良好,故选B;
实验③: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装置内压强变大,从图像上可看出,相同时间内,15%的盐酸产生的压强更大,即相同时间内,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多,可得出: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的组成,取20g该假黄金放进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已足量)。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17题答案】
【答案】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0g+20g-119.8g=0.2g
设有锌的质量为x
所以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解析】
【分析】
【详解】见答案。
A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C探究红磷和白磷着火点不同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5页。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Na-23,72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