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保护大气圈 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69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保护大气圈 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69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保护大气圈 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69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空气5 保护大气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空气5 保护大气圈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点默写,例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5 保护大气圈一、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圈各分层的名称以及其功能2.知道臭氧层的意义3.了解如何保护臭氧层4.了解空气污染以及防治二、知识点默写1、大气层被分为: 层, 层, 层,电离层,散逸层。2、对流层有 等现象,平流层中有大量的 可以吸收紫外线,飞机一般飞往平流层,比较安全,在 层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3、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氟利昂、一氧化二氮等,臭氧如果在低空,也是温室气体。温室效应会 土地荒漠化,引起 上升。4、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了99%以上的 ,保护了地球上各种生物,过强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患上 ,破坏臭氧层的气体有 、氮氧化物等。5、一般认为空气的污染物只要是 和 ,可吸入颗粒物可以是固体小颗粒、也可以是液体小液滴。6、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的颗粒物。 三、例题解析 考点一 温室效应[例题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哪种气体含量增加所致( ) A. NO2 B. CO2 C. SO2 D. 氟利昂[解析]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答案]B考点二 空气污染物[例题2]“绿水青山——我们能为蓝天保卫战做什么”主题班会中的环节之一是知识竞赛,你认为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可吸入颗粒物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氮 D. 二氧化碳[解析]空气污染物是指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空气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颗粒物(PM)等[答案]D四、巩固练习1.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 ) A. 硫酸厂排放的废气 B. 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 C. 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 D. 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2.下列各项中,因果关系配对正确的是( )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大量排入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排入大气中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A. ①-d B. ②-a C. ③-c D. ④-b3.在空气质量评价中,被计入主要污染物的物质是( ) A. 二氧化氮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4.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各地积极行动,落实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 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C. 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 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5.列说法具有科学道理的是( ) A. 碘升华过程中碘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B. 温室效应气体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臭氧等
C. 能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带走热量降低了着火点
D. 物质颜色有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6.由于森林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最近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7.下图A~D是四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观察到A~D四瓶中b端液面升高最明显的是( ) A. B.
C. D. 8.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 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 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 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9.临沂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表: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65Ⅱ良二氧化硫6二氧化氮20(1)据图所示,该日临沂市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 (2)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利用风力发电
B.露天焚烧垃圾
C.用煤作燃料.10.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除了酸雨以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11.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________2.5微米的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细颗粒物可以进入人的________甚至________,对人体健康伤害很大。 12.如图是验证“温室效应”的图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温室效应”已给全球带来了很多的灾难,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预防和控制“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大事。对如何控制“温室效应”,请你提出两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 13.近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压减化石燃料 ②控制车辆使用③减少户外运动 ④加强城市绿化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
答案知识点默写1、对流 平流 中间2、风雨雷电 臭氧 电离3、二氧化碳 甲烷 加剧 海平面4、紫外线 皮肤癌 氟氯烃5、污染性气体 可吸入颗粒物6、2.5 微米 巩固练习1. B 2. B 3. A 4. D 5. B 6. D 7. D 8. D 9. (1)可吸入颗粒物
(2)A 10.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11. ≤;支气管;血液 12. 左;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积极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13. ①②④⑥
巩固练习解析1.【答案】 B 【解析】 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2.【答案】 B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故①-b;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与水结合会生成亚硫酸和稀硝酸,从而形成酸雨,故②-a;
一氧化碳大量排入大气中,会使人缺氧中毒,故③-d;
冰箱制冷剂氟利昂排入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加大紫外线的强度,故④-c。3.【答案】 A 【解析】在空气质量评价中,被计入主要污染物的物质是二氧化氮、而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4.【答案】 D 【解析】“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实际上就是指要做好防治空气污染。
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能够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有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B、 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能够较少煤中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 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也能够减少硫的氧化物、烟尘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 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虽然可以大大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但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下还不可能做到, 符合题意。5.【答案】 B 【解析】A、碘升华过程中碘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但碘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错误;
B、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故B正确;
C、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C错误;
D、物质颜色有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6.【答案】 D 【解析】A、二氧化硫属于有害气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氮属于有害气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D、沙尘暴是固体颗粒物,属于粉尘污染,故选项正确;7.【答案】 D 【解析】四个装置中,通过比较,可知,A瓶→D瓶四个瓶子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多,在阳光下,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的装置中,温室效应现象就更加明显,装置中的压强变大,使a液面下降,b液面升高.
8.【答案】 D 【解析】A、氧气的分子是:O2 , 臭氧的分子是:O3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式不同,则其化学性质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 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 包含可吸入颗粒、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臭氧等;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辐射下就会生成臭氧;故C不符合题意;
D、口罩的孔洞直径远大于臭氧分子的大小,所以口罩无法阻挡臭氧的吸入;故D符合题意;9.【答案】 (1)可吸入颗粒物
(2)A 【解析】解:(1)根据图表可知该日临沂市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2)解:A、利用风力发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故选项正确;B、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会产生影响,故选项错误;C、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烟尘,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会产生影响,故选项错误.10.【答案】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解析】解:全球性大气污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酸雨:pH<5.6的雨水,是由于燃烧煤、石油、然气时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到大气中与雨水结合,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的危害:使土壤的养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繁殖甚至死亡,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11.【答案】 ≤;支气管;血液 【解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人体吸入后经呼吸道进入肺,引发咽喉炎、咳嗽、哮喘等疾病。12.【答案】 左;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积极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解析】(1)一段时间后,右边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强大于左边空气的压强,因此水柱向左移动;
(2)控制“温室效应”的建议为: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等。13.【答案】 ①②④⑥ 【解析】压减化石燃料、控制车辆使用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加强城市绿化能够净化空气,调整能源结构能够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因此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②④⑥。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科学5 保护大气圈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知识点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常见的植物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梳理,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第5节 天气预报精品学案设计,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