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写数 读数表格教案
展开1.2.2 读数 | ||||
学习内容 | 教科书第9页---第11页的例4-例5,,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练习二第3-6题。 | |||
育人目标 | 1.学会用类推的方法探索万以内数的读法,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读出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读数的方法。 2. 进一步建立数位概念,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不同含义。 3. 激发爱国情感和学习热情,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 |||
学习重难点 | 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 难点: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 |||
教学过程 |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 |
课题导入 | 1.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师拨计数器,让学生看计数器马上写出计数器所表示的数 怎样写万以内的数?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了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 (板书课题:读数 齐读课题。) |
| 在读数、写数过程中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 | |
新课教学 | (一)教学例4 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横线上的数,再读出这两个数给同桌听。 沙河镇大地小学有学生315人,沙河镇中心校有学生1236人。 2.小组讨论:这两个数是怎么读出来的? 我们写数是从高位写起的,那读数是从哪位开始读的?千位上的数要读成什么?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又要读成什么呢? 小结:读数是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3.把课本上的读数方法补充完整,并读一遍。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用计数器拨出例5第(1)题中的两个数:260,3100。 (1)(指着第一个数)谁愿意来读给我们听?这个数为什么要这样读? (2)第二个数让学生自己试着读后,再在全班读一读。 (3)这两个数与前边的这两个数相比,有什么特点? (4)末尾有零的数,我们是怎么读的呢? 2.让学生用计数器拨出例5第(2)题中的两个数:4030,4003。 (1)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这两个数,多请几人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指第一个数追问:如果不读这个0,会怎样? 指第二个数提示:百位和十位上都是0,表示千位和个位中间一个数也没有,所以只读一个零。再指几名学生读。 (2)小结:像刚才这两个数的中间都有0,我们是怎么读的呢? (3)指导读出书上的结语,并结合例4、例5的读法总结出万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练习读数: 完成书上第9页的“试一试”。 |
独立参与活动 同桌交流
汇报交流 归纳读法。
补充读法 读一读
思考反馈
自由读 全班交流 |
| |
课堂练习
| 1.课堂活动第1—2题。 (1)第1题:“你说我写”的游戏。 (2)第2题。 ①第1页的情景图,独立读数,再指生读数。 ②拿出准备的数字卡片,与同桌摆一摆,并读出这个数,看看哪些小组摆出的数多,并能正确读出这些数。 2.练习二第3题——第6题 (1)第3题 强调用0占位的问题。 (2)第4题借助具体情景读数。 自由读,请生读。 (3)第5题读数。巩固基本的读数方法。 (4)第6题是理解数的组成。 | 小组合作 全班交流。
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
| |
课堂小结 |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新知识?在读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 交流反馈 |
| |
板书设计 | 读数 读数是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 |||
教学反思 |
| |||
数学三年级下册问题解决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问题解决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表格教案,共6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写数 读数表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写数 读数表格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