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眼与视觉测试题
展开3.1眼与视觉
一、单选题
1.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成像于( )
A. 视网膜 B. 视神经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2.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
A. 物体是光源 B. 必须有光射入眼睛
C. 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 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3.英国牛津眼科中心开发了一种仿生眼睛让失明患者重见光明。仿生眼是一种视网膜植入物,简单地说,就是用这种“电子版视网膜”代替患者人体的视网膜。患者在光照下,所插入的芯片会发出电化学脉冲刺激患者视网膜后面的视神经细胞,视神经细胞向患者大脑发送信号,解读成图象,这样患者就能看到东西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芯片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B. 在人眼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 该芯片植入体内,不会引起任何排异反应
D. 视神经细胞受损引起的失明也能用该仿生眼睛治疗
4.停课不停学,但长时间线上学习容易使眼睛和大脑疲劳,因此学校建议学生做眼保健操、适时远眺、对眼睛适度冷敷等。对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护眼建议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产生视疲劳的原因是角膜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B. 做眼保健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改善眼部疲劳
C. 远眺时睫状肌放松,能有效缓解视疲劳
D. 冷敷可以使眼睛及周围组织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5.一只蜜蜂嗡嗡地朝你迎面飞来,你要形成对它的物像和视觉才能看到,物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 大脑皮层和视网膜 B. 视网膜和小脑
C. 视网膜和大脑皮层 D. 脑干和视网膜
6.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如果信号灯光线过强,司机观察信号灯时瞳孔会变小
B. 如果要看清远处的信号灯,睫状肌会放松,晶状体变薄
C. 信号灯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
D. 信号灯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并在此形成视觉
7.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 倒立、缩小的虚像 B. 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8.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为了探究眼轴(眼的前后径)长度和视力的关系,医学人员对不同近视程度的志愿者152人,依次检查了眼轴长度和视力,记录如表。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眼轴长度/mm
≤26.99
27.00~28.49
28.50~29.99
≥30.00
平均视力
1.02
0.96
0.82
0.46
A. 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好
B. 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差
C. 近距离用眼时,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D. 为了预防近视,尤其是青少年应该注意阅读习惯,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9.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B. 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C. 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D. 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10.足球守门员看从远处飞来的足球,其眼球的变化是( )
A. 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瞳孔由大变小 B. 晶状体由大变小,瞳孔由小变大
C. 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瞳孔由大变小 D. 晶状体由小变大,瞳孔由小变大
11.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
①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②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③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
④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有利于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 躺卧看书 B. 乘车看书 C. 直射强光下看书 D. 坚持做眼保健操
13.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 长时间使用电脑 B. 躺在沙发上看
C. 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D. 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14.人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体作用相当于光轴可转、焦距可变的凸透镜。其特点是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只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某同学从低头写字到抬头看黑板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将 (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15.用手捂住右眼,用左眼看光亮的地方,过几分钟后,捂住右眼的手放下,此时两眼的瞳孔是( )
A. 两眼的瞳孔都放大 B. 左眼的瞳孔大,右眼的瞳孔小
C. 两眼的瞳孔都缩小 D. 左眼的瞳孔小,右眼的瞳孔大
16.人的“黑眼珠”“白眼珠”分别是( )
A. 角膜和虹膜 B. 虹膜和巩膜 C. 巩膜和晶状体 D. 虹膜和视网膜
17.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能把光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 晶状体 B. 角膜 C. 视网膜 D. 视神经
18.某视力正常的同学,当他站在候车亭候车时,先是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远处,然后朝他迎面驶来.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19.眼睛正常的人看近物时,晶状体和瞳孔的调节是( )
A. 睫状体平滑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
B. 睫状体平滑肌舒张,悬韧带放松,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增大
C. 睫状体平滑肌收缩,悬韧带拉紧,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
D. 睫状体平滑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曲度变小,瞳孔增大
20.从光线进入角膜到形成听觉形成需经过( )。
①瞳孔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④玻璃体 ⑤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⑥视觉神经
A. 角膜→①→②→④→③→⑥→⑤
B. 角膜→④→②→①→③→⑤→⑥
C. 角膜→④→①→②→③→⑤→⑥
D. 角膜→④→③→①→②→⑤→⑥
二、填空题
21.上图为眼球结构。
(1)图中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
(2)某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如图的成像特点,该人患的是________,需要佩戴________。
2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缩小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2)小明在研究爷爷的老花镜时,不小心将镜片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他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3.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一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 、缩小的实像,而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厘米。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约为25厘米。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________。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_来获得清晰的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的收缩或放松引起的,当我们看清近处物体时该肌肉处于________(填“放松”或“收缩”)状态。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的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
A.0~10厘米
B.10~25厘米
C.10厘米至极远处
D.0~25厘米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
24.外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瞳孔等进入眼内,并经过________等的折射作用,就在________上形成一个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________,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产生了视觉.
25. 今年五一期间,福州三坊七巷开展了精彩的木偶戏表演.伴随着乐声,木偶在演员的操纵下,上下摇曳、左右腾挪,演绎着神奇的故事,引得观众阵阵赞叹.
(1)乐声入耳,刺激了表演者内耳的________ 中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递给________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2)表演者眼球内的睫状体能够随时调节________ 的曲度,使他能时刻看清运动中的木偶.
(3)表演者手臂上下飞扬,其手部的肌肉牵引________ 绕关节活动,随着音乐的节奏精准地控制着木偶的表演,这主要是在________ 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26.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眼睛发生病变。据调查统计某省初中生视力不良(主要是近视)检出率为78.62%,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保持眼睛的健康。如图是眼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上面诗句中的“白水银”指的是图中[________]________。
(2)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容易导致睫状肌的调节负担过重,[________]________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到了[________]________前方,形成近视。
(3)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________]________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
(4)俗话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这是因为眼睛角膜里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
27.用左手拿着一支削尖的铅笔,使笔尖朝上,放在眼前一定距离处,然后用右手的食指从左面去接触笔尖,那么是闭上一只眼睛容易接触到它还是同时张开两只眼睛容易接触到它?请说明理由。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A 2. B 3. A 4. A 5. C
6. D 7. C 8. A 9. D 10. C
11. D 12. D 13. C 14. A 15. D
16. B 17. C 18. A 19. A 20. A
二、填空题
21. (1)凸透镜
(2)近视眼;凹透镜
22. (1)凸;倒立
(2)刻度尺
23. (1)倒立
(2)焦距(或弯曲程度);睫状肌;收缩;像距
(3)C
(4)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厘米
24. 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感光细胞
25. (1) 耳蜗;大脑皮层
(2) 晶状体
(3) 骨;神经
26. (1)8;巩膜
(2)1;晶状体;7;视网膜
(3)3;瞳孔
(4)感觉神经末梢
27. 同时张开两只眼容易接触到它。因为一只眼睛只能确定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而两只眼睛能确定物体的实际位置,原因是两条区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外界物体反射的光成像与视网膜,
2. B
【解析】我们看到的物体,其实是物体发出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缩小的实像。如果没有光线,那么就不会成像,自然看不到物体,因此看到物体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光射入眼睛。
3. A
【解析】
A、反射弧中的感受器的作用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芯片冲激患者视网膜细胞,视神经细胞向患者大脑发出信号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B、仿生眼睛是一种电子版视网膜代替患者的视网膜,患者使用了仿生眼睛就能看到东西了,但是由于患者失明所以他们的人眼视网膜不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该芯片植入体内会引起排异反应 ,只 适用于眼部失明患者 。
D、仿生眼能够刺激患者视网膜后面的视神经细胞,导致患者能够看到东西,但是如果患者视神经细胞受损,那么仿生眼刺激患者的视神经细胞就不起任何作用,因此视神经细胞受损引起的失明并不能用仿生眼睛治疗,D不符合题意。
4. A
【解析】
A、 视觉疲劳是由于长时间不当用眼(如高度紧张地近距离目视,注视目标闪烁、目标亮度过高/过低、用眼过度等)之后出现视模糊、眼胀、干涩、流泪、眼眶酸痛等眼部症状,A不合理,符合题意。
B、做眼保健操.可以缓解眼肌的疲劳,增强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B合理,不符合题意。
C、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睫状体)放松,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加强眼的营养,保护视力、预防近视,C合理,不符合题意。
D、冷敷可以使眼睛及周围组织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D合理,不符合题意。
5. C
【解析】物体经眼球的折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由视神经将信息传递到神经中枢而形成视觉。
6. D
【解析】A 眼睛上的瞳孔是光线的通道,起到调节光线的作用,当光线过强时我们的瞳孔会变小以减少光线的进入,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信号灯 离我们远时,像距会比较小,要让像落到视网膜上就得让光稍发散一点点,所以 睫状肌放松使晶状体曲度变小,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眼球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视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7. C
【解析】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8. A
【解析】A、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差,A符合题意。
B、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差,B不符合题意。
C、正常人的晶状体是有一定的调节限度的,一旦物体离眼睛过近,超过了晶状体调节范围,那么来自物体的光就会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 C 不符合题意。
D、为了预防近视,青少年应注意阅读习惯,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D不符合题意。
9. D
【解析】A、结构2是晶状体,晶状体在成像的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起折射作用,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结构1是角膜,角膜发生病变或损伤时,可以起先移植,使病人重见光明,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结构4是视网膜,视网膜能将物像的光刺激变为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结构2是晶状体,如果晶状体过度变凸,不易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10. C
【解析】解:根据眼球的成像规律可知,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凸度较小,而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大;而瞳孔是控制进入眼球内部光线的多少,看近处物体时,瞳孔小,看远处物体时,瞳孔大;
11. D
【解析】解:因为光从空气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故正常人在水中,相当于出现了远视,应该带凸透镜进行矫正,故③符合题意;根据此原理,高度近视的人由于晶状体凸度过大,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而在水中,水的折光率小于空气,故高度近视的人看物体会更加的清晰;
12. D
【解析】解:躺卧看书、乘车看书、直射强光下看书都对眼睛有伤害,而坚持做眼保健操能够保护眼睛;
13. C
【解析】A、长时间使用电脑会使眼睛过度疲劳,不利于保护眼睛,故A错误;
B、躺着看书容易近视,不利于保护眼睛,故B错误;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有利于放松眼部,有利于保护眼睛,故C正确;
D、用手揉眼睛,容易将细菌带入眼睛,不利于保护眼睛,故D错误。
14. A
【解析】由题意:人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体作用相当于光轴可转、焦距可变的凸透镜。其特点是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只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从低头写字到抬头看黑板的过程中,物距变大,而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将变大。这种变化是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
15. D
【解析】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用手捂住右眼,用左眼看光亮的地方,过几分钟后,捂住右眼的手放下,进入左眼的光线增多,瞳孔会稍缩小,进入右眼的光线减少,瞳孔扩大.
16. B
【解析】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巩膜的特点是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人眼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
17. C
【解析】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利于光线的透入;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神经的功能是传导功能
18. A
【解析】A、表示的是晶状体曲度由静止状态变的越来越大,符合题意;
B、表示的是晶状体曲度由静止状态变的越来越小,不符合题意;
C、表示的是晶状体曲度由静止状态变的越来越小然后变的越来越大,最后静止,不符合题意;
D、表示的是晶状体曲度先是越来越小,然后静止,不符合题意.
19. A
【解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视近物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视远物时,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变大.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的凸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悬韧带拉紧,晶状体的凸度变小.
20. A
【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二、填空题
21. (1)凸透镜
(2)近视眼;凹透镜
【解析】(1)图中晶状体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2)图中物体所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人将看不清物体,该人患的是近视眼,可通过佩戴凹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的上方,重新变得清晰。
22. (1)凸;倒立
(2)刻度尺
【解析】(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小明在研究爷爷的老花镜时,不小心将镜片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他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所需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3. (1)倒立
(2)焦距(或弯曲程度);睫状肌;收缩;像距
(3)C
(4)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厘米
【解析】(1)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一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或弯曲程度)来获得清晰的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的调节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放松引起的,当我们看清近处物体时该肌肉处于收缩状态。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3)根据题意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厘米。所以正常人的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厘米至极远处。(4)通过分析题中信息,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约为25厘米。所以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厘米可以预防眼睛疲劳。
故答案为:(1)倒立;(2)焦距(或弯曲程度);睫状肌;收缩;像距;(3)C;(4)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厘米
24. 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感光细胞
【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5. (1) 耳蜗 ; 大脑皮层
(2) 晶状体
(3) 骨 ; 神经
【解析】【解答】(1)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人能够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
(3)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26. (1)8;巩膜
(2)1;晶状体;7;视网膜
(3)3;瞳孔
(4)感觉神经末梢
【解析】(1)上面诗句中的“白水银”指的是图中[8]巩膜。
(2) 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容易导致睫状肌的调节负担过重,[1]晶状体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到了[7]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
(3) 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3]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
(4)若是沙子进入眼睛,刺激了眼睛角膜里分布着的丰富感觉神经末梢,眼睛产生眼涩的感觉。
27. 同时张开两只眼容易接触到它。因为一只眼睛只能确定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而两只眼睛能确定物体的实际位置,原因是两条区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解析】是张开两只眼睛容易碰到。因为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闭上一只眼睛时,我们只知道铅笔是处在铅笔笔尖与开着的那只眼睛的连线上,但不知道在连线上的具体位置。同时睁开两只眼睛观察,来自笔尖的反射光分别同时射射入我们的两只眼睛,从两条光线的相交的地方,就可以判断出笔尖的位置。
科学八年级下册1 磁现象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1 磁现象课时作业,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电阻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电阻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八年级下册3 电流、电压习题: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3 电流、电压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